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十章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学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pf/a_8740651.html

《道德经》第四十章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

?

《?道德经》第四十章学习心得

?蛇在每次长大的时候都会蜕一次皮,皮留在树上或者地上,而蛇却无影无踪,蛇蜕皮代表一条蛇在长大,而也表明那条蛇就要死了。蛇是万物中的一员,也是道的载体。

我们人类也一样,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不仅证明了我们的生,也证明了我们终归会死去,如果不出生,也就不会有死亡,所以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单单是一个结果。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也将预示着它将在西方隐没,而从东到西的这段时间里,就是一个从有到无,从生到死的过程。但太阳在第二天又会由东方升起,表明它的继续,人在死前也留下了自己的后代,继续我们人类的存在。世界就是这样,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之中循环不断、持续往复,无穷尽地运转着。

由此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就是说,从一开始,它就走向它的反面。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人是这样,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这样,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也就是说,我们顺道而生,也应顺道而死。

我们人类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延续生死循环的过程中,应效法大道的延续,顺应大道的自然柔软,才会平安顺利,无灾无难。

?

有这样一句话,人一生下来,就是相互牵着手一路奔向死亡,那么在路上又何苦互相残杀呢?和平无争的相伴总要好过你争我夺的拼斗吧!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学习心得

?

?在万物中,只有我们人类是与大道,苍天和大地并列为宇宙四大的,所以老子认为应该把人单独挑出来,单独划分为一类,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能够主动地了解、认识和顺应道,也能够主动地抛弃、背离和指责道。人类相比一些动植物,要晚很多年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我们为什么能够比其它生物先进和发达呢?因为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并通过这种意识,发明及善于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语言体系的形成要比任何一种物种都发达和先进,它已经不单单是单纯地召唤同伴和表达情绪的作用了。

我们人类大器晚成,成为了万物中最有灵性和最具发展的生物。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了优越感和自豪感,也导致了我们的自大和狂傲,甚至不把创造万物的道放在眼中。甚至有人怀疑和否定它的存在。

其实,大道是看不到的水,老子把这片烟波浩渺的水指给我们看,至于我们是否能看到,那就是我们个人的事了。悟性高的人不仅能看到水,还能了解水,更能适应水,最重要的是还能知道水是能淹死人的。而悟性一般的人,就会怀疑水是不是真的能淹死人,甚至怀疑水的存在。最可悲的是悟性低的人,不仅不相信水会淹死人,甚至否认水的存在,其结果就是溺死在水中。人类最根本的就是悟性,如果我们人类没有悟性,也就不可能成其为人了。

为什么我们人类的悟性有差距呢?那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会觉得四个盲人可笑至极。其实我们不应该嘲笑那四个盲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程度不同的瞎子。我们还是不同程度的聋子。我们只能看见我们所能看到的,而看不到我们看不到的。我们只能听见我们能听见的,而听不到我们听不到的。我们只能感觉到我们所能感觉到的,而感觉不到我们感觉不到的。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然而事实就是这样。

北海若说:“井底之蛙,不能和它说海之大,夏天的虫,不能和它谈冬天的冰。”

胸襟宽广,悟性高远的人可以砥砺前行,气吞万里如虎;心量狭隘,悟性低的人可以将一颗芥菜籽看成大山。为争夺一棵白菜不惜流血,在大事上往往糊涂的犹如烂泥,而在小事上马虎的人,有时却是大智若愚的贵重之士,甚至能成就丰功伟业。

?

楼阁院老猫,一个心中装满阳光的家庭主妇,一个将近花甲,白发不断生出来的女人。笔端人情冷暖苦乐事,说与兄弟姐妹有缘人。喜欢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