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后山道书老子道德经道 [复制链接]

1#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36.html

后山道书:老子、《道德经》、道

华夏历史中最早的道师老子,著有《老子》一文,传递上神的声音。

《老子》,同《庄子》、《易经》、《论语》、《孟子》等等一样,被经典化了。因而,老子和庄子等,是备受景仰的智者。

生活中的很多语词,“有无相生”、“祸福相倚”、“和光同尘”、“根深柢固”、“少私寡欲”、“自知之明”、“大巧若拙”、“大器晚成”、“无为而治”、“功成身退”、“出生入死”、“天长地久”、“天网恢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是从《老子》里来的。

语言承载思想。随着世事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老子》的词汇如同其思想一样,常释常新。

据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古者,称师为子。”古人称呼老师,“庄子”、“墨子”、“孔子”、“孟子”,就是他们的姓氏加上“先生”二字。

那么,老子为何不被称作“李子”呢?

“老子”是个尊称。道师享年高,德行高,于是就是“老先生”了。“老先生”的话语是最有道理的。

老子以当时学术名流的身份,出任周朝“守藏史”——宫廷图书馆馆长。

周朝的宫廷曾经一度崩坏,老子无奈,骑一青牛,走入西域。

路经函谷,关令尹喜盛情款待,再三挽留,老子遂为《老子》,“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函谷关馆长尹喜执意请求老子做一文章留下,于是有了《老子》。

《老子》“著书上下篇”,分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称为《道经》,下篇四十四章,称为《德经》,合起来叫做《道德经》,或谓《道德真经》。

迺遒,在《老子》的书中,就是“道”。

老子反复言道,《老子》章章说“道”。八十一章,说“道”的次数有七十三次。

可见《老子》的中心论旨。

老子受上神启迪,得上神启发,而为《老子》。

《老子》的中心论旨,是“道”,亦即迺遒。但“道”不可道,不可以讲述、论说,可以讲述、论说的,不是真正的“道”。

玄妙的“道”,不耳闻,不目见,出乎现世,高于现世。

道,听不见,看不到,因为上神的大道,出乎世界,也高于福界。

所以老子描述“道”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形容“道”,曰“混成”,曰“惚恍”,曰“窈冥”。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作为事物,是恍惚的。其中似乎有模样,又似乎有实在的东西,其中有本质的东西,深远不清的状态,其中是有核心的,核心不可描述,不可形容,却是真正的,实有的。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惚恍”,“窈冥”,“玄之又玄”,这是老子形容的“道”。

混沌不明,深远莫辨,玄妙而又玄妙,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就是所谓的“道”。

后山道书:“道”、“德”、内核、表征

后山道书:上神、慈善观、大道

后山道书:上神、神、仙和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