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而不侍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丨太平国学馆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本期主播

凤霞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阅古]

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释义]

大自然的规律,很像张开弓射箭,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它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得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才能做到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向世人显示自己的贤能。

[通今]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性喜奢华,铺张浪费。有一天,大臣为了让国王开心,为国王举办了一场极尽奢华的晚会。

大臣邀请了国内最有名的达官显贵参加宴会,请最顶级的设计师为国王设计了最豪华的装束,在晚会开始后,大臣全程陪同国王接见宾客。

在座嘉宾无不盛赞晚会的精彩纷呈,并当着国王的面夸奖大臣的才能。国王刚开始对这次活动也非常满意,对大臣赞美有加。

大臣听到国王和大家的赞美,心想:“我的才华你们都看到了吧,这可都是我一人操办的!”一时感觉自己威风八面,想着想着,大臣竟然飘飘然起来,不知不觉竟与国王并肩同行!

第二天,大臣就被国王下令抓捕,名义是浪费国家财产,没过一个月大臣便被处以极刑。

原来,国王看到大臣不仅将所有功劳据为己有,还敢与自己并肩同行,抢自己风头,于是心生怨恨,将大臣杀害。

这是西方一则很有名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想获得领导的重任,是需要适当施展才华,但不可过度。

在中国古代,伴君如伴虎。作为臣子,稍有不慎,轻则被罢官贬职,重则被满门抄斩。

刘邦击败项羽,始建西汉。建国之初,刘邦在外东征西讨,开疆扩土,将大后方交给萧何。萧何在后方帮助吕后顺利除掉韩信,深得刘邦欣赏,刘邦决定封萧何为相国,加赐食邑五千户。萧何得知后非常开心,朝内文武大臣也纷纷对他表示祝贺,萧何顿时沾沾自喜,开始得意忘形。

陈平得知此事,暗暗告诉萧何:“你命不久矣!圣上在外四处征战,最担心的是后院着火,先前韩信造反,让圣上十分忌惮,于是授意除之。圣上这次表面上是封赏你,其实是对你不放心,怕你谋反。”“你如果接受封赏,则表明自恃有功,定让圣上心生疑虑,你就大难临头了。你不如推掉所有封赏,变卖所有家产以充*资,资助圣上在外征战,这才能完全解除圣上顾虑,保自己和家人太平。”

萧何听后惊出一身冷汗,觉得陈平所言很有道理,赶紧推掉刘邦封赏,卖掉所有家产以充*资。刘邦得知后,欣然大喜,对萧何赞不绝口,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从上面两则小故事中,不难看出:要想符合自然之道,为人处世,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取得成绩后,要不骄不躁,还要懂得将成就与荣耀分享给曾经帮助过你的同事,领导,这样方能得到大家的拥戴,得到更多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注:部分摘自网络)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希望通过声音与你相识,让如诗如画的流年,多些隽永的味道,希望通过声音与你相知,让纷扰陈杂的平生,多些留恋的余香。欢迎对话PP笔记,回复“凤霞”收听往期历史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