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一章要放开自己的思维 [复制链接]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房解读要点:

1.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这个最最终极的来源。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无中生有”,这句话不是贬义,甚至可以说成一个哲学的命题。但是我们在大多数的理解过程中都是从有入手的,我们只有很好理解了“有”有然后才能去理解那个“无”,不能一学习就来理解那个无。就像佛家讲“空”一样,万物到最后肯定是“空”的,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呢,对于我们很多想要理解“空”的时候,首先得理解“实”啊,我们首先能感知到的东西,然后再通过感知再往里深入,最后才能理解到原来是“空”的。

2.“官要有官道,做商要有商道”在每一个行业都有门道,各个道会导向一个颠扑不灭的“道”,我们称之为叫普、及世界,价值也好,或者叫普、事真理也好,在这个基础上,可能要归结于所谓的“乾道”,最后才是“道法自然”,我觉得这可能是老子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

3.关于名:有一天早上,我从小区出来正好看到保洁阿姨拿着大扫把在扫地,我突然在想:“扫把”的名字。前两天我的一个老师在讲:世界上是没有“杯子”这个名字的。我就在想:那世界上有“扫把”这个东西吗?不一定。这个“扫把”是我们给它命的名字,“杯子”也是。我们把世界上看到的有形的,白白的,圆圆的,里边装水的容器称之为杯子,命名扫把也是一样。但是对于单独的这一个“扫把”,它就未必有一个单独的的名字。就如同我们人生下来一定要起一个名字,但是这个名字不是他这个人,这个人是一个生命,它是一个有形的一个生命体,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要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搞清楚是这个“名”是个体还是群体,或者同一类的概念,当我们给一个东西命了名,这个名字其实是我们所赋予他的,而不是这个东西的本身。

4.常无和常有是两种状态,在“常无”的状态下,我们可以怎么做?在“常有”的状态下,可以怎么做?“常无”的时候就要放下一些东西,不要被这些东西所困住,也可以我们可以天马行空,放开自己的思维。

5.“玄”,我们很多人理解成“颜色”,因为“玄”是深色的,但是,唐汉先生从甲骨文的角度来看这个玄字,认为是“脐带的缠绕”,后来才引申为“深色的、黑色的、血的颜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