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章道为万物之源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妙解:
“道·宇宙本体·空无”—呈现空虚的状态,但却充满无穷尽的巨大能量,那是用不尽的。道博大渊深,看起来好像是万物、万有之总源头。空无的本体,似有若无,若存若空。我实在观察不到是什么生出道、演化出道。我观察到的实相是:好像在天帝之前,道就已经存在了。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本体,呈现的是空虚的状态,看似空无,却充满着无穷尽的巨大能量。我们自己就是这个宇宙的本质,那我们拥有的爱和力量也是无穷无尽的,为什么会有用不出来的那种感觉,感觉缺爱,无力,还有失落啊等等,这些感受就是有了那个标准有了概念束缚了我们,就会在那个狭窄的框框里面去找,我们被自己的想法,观念,概念填充的很满,不能保持虚心,空无的状态。一旦我们的框框,界限消失了,我们就会变得无限!
这些道啊,就隐没在尘埃里,你就在尘埃里面就已经找到道,你还想哪里去找?别总是架构在那种大道里面去?你看我们的光啊,它的能量是隐匿在那个光之中的。你在光里面去找能量,你不可能找到能量的。你在光当中找光明,怎么找到光明呢,他本身就是光明嘛,所以就是和其光同其尘,所以我们才有二元对立,所以才有是跟非。当你清清明明的时候,你自然就成为光明本身,你就是光明,所有界限都消失了。
就像昨天有位学长和我聊天,她说很喜欢我的分享,特别是和身体链接方面的。她说自己一直都想和身体连接可就是没有连上,她问我,怎样才能连接上。
我一听就明白了,她是被自己的想法,观念给框限住了。认为有个另外的链接,好像有个彩色的光带一头连着你,一头连着身体才叫连接,不是这样的。我告诉她我们本身就在自己的身体里,本身就是连接的,无论我们知道还是不知道它们都是连在一起的,从没分开过,只是我们缺少了这份觉知,无视身体对我们的提示和提醒。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没有爱自己的身体,以至于身体通过病痛等一些状况来提醒我们。所谓的与身体的连接就是让我们去觉知到身体,看到身体的需求,不去伤害自己的身体,去看到身体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让我们的心灵与身体合一。她听我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内心非常喜悦。
所以郭老师常常说让我们保持归零的心态,不带成见,不带评判,不自我设限,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实相。我们的爱就会充盈。我们的潜力潜能就会无限。当我们保持一颗空灵的心去学习的时候,就会学到更多,老师所讲的内容,我们能接收的就会更多。如果带着自己的观念和见解,边听老师讲边评判,那么老师所讲的依然还是老师的,你所学的也只能是自己的见解了。
禅宗公案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一天,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后,南隐什么也没说,只是一味地请他喝茶。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不断地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仍视若无睹,继续倒茶,以至于茶水四溢,流了一桌。
大学者望着茶水不断地溢出杯外,搞不清禅师究竟在捣什么*,急切地叫道:“大师,茶水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听后,顿时放下手中的茶壶,注视着他说:“你的头脑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念头。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如果我们保持一颗空灵的心去聆听,就会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因为我们能够把对方的想法和建议全部听进去,再综合自己的想法,找到一个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工作中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把身心放空,一边做着自己手上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对周围的情况保持觉知。有时候听到领导对其它同事交代工作的时候,我这里都听明白了,同事还没理解领导的意思。那就是因为领导说的时候,她头脑里都是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都放空自己的习性思维,回到自己能量中心,就能更好的把事情做好,呈现最佳利益,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时刻保持一颗空灵的心,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会有源源不断的智慧涌出!
读完我的感想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请在评论区留言!感恩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