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之治国篇贰拾 [复制链接]

1#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意思是:当世道平安的时候,是容易持守的;当事情还未见端倪的时候,是容易图谋的。脆弱的东西,容易分化,微小的东西,容易散失。因此,事情还未发生时就处理,便容易成功,天下未乱之前开始治理,就容易见效。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些道理都是化有事为无事,消有形于无形,其所作所为,仍是无所作,无所为;否则为者失败,执者丧失。

普通人做事,往往到快成功时失败,就是因为不能始终如一。如果从开始就始终循道而行,到最后也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了。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扑救众人所经常犯下的错误。这样遵循自然的本性,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敢去妄为。

本章的每一句都是举世闻名、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为世人奉为座右铭。用于治国,国家就会国泰民安;用于修身,个人则能成就大业。概括起来,大致在说明以下三个方面的道理。

一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当社会处在安定状态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洞悉体察民意,以未来发展的需要,去遇见和判断可能发生的事情,从而不断地调整*策和策略,实施精心地把控,把困难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任其泛滥,就有可能发生质的转变。历史上无数次朝代的更迭,无不是因为矛盾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天下大乱,*权崩塌,改朝换代。所以,统治者的每一项决策,都要建立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基础之上。

历史上最能够居安思危的统治者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了。下面是他与宰相魏征的一段经典对白: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大意是这样的,太宗对左右侍臣说:治理国家犹如治理病人。病人求医心切,希望尽快痊愈,如果认真听从医生嘱咐,配合治疗,病就好的快,反之就有可能恶化,甚至丧命。治理国家也是一样,要保持天下安定就得事事谨慎。若在关键时候疏忽,必会招致亡国之祸。现在天下人的安危都在我一人的肩膀上,因此,我要慎重警惕自己。即使有歌功颂德的,也要时时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单靠我一个人的努力还不够,希望你们做好我的耳目,发现我的过失,直言无妨。魏征听后说:国家已是内治外安,我并不以为高兴,高兴的是陛下您能够居安思危啊!正是因为唐太宗的开明,才引出很多像魏征一样善于进谏的大臣。就是这样的施*态度,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二是细微着手,成就大业。“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的事物都是由小的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自身生长、变化、发展的过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这样一个过程。人是一天天长大的,高楼是一砖砖垒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什么事都要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从容易的做起,从平凡的做起,才能成就大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只知道树立理想,而不去一步一步地去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好高骛远,到头来也只是空有一番凌云志,到老依旧一事无成。

三是坚持不懈,慎终如始。老子认为,一般人做事情,通常会半途而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缺乏毅力,不能善始善终。一旦我们选择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就必须坚持不懈,慎终如始。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目标确立以后,必须树立必胜的信心,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耐心地持之以恒地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向前推进,直到终点。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彭端淑的《为学》大家并不陌生,说的是四川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富和尚,一个穷和尚。他们都想去南海朝圣。富和尚多年来一直想雇个船顺江而下,到达南海,而始终没有成行。穷和尚说道做到,仅仅凭借一个盛水的瓶子和一个讨饭的钵盂,步行到达了南海。为什么前者没有实现愿望,而后者却如愿以偿呢?根本原因是穷和尚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没有这些,富和尚到不了南海,穷和尚就更到达不了南海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