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学.第篇》帛书老子.64
悟学十八子
《德经》第64章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
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
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事物(情况)稳定时就容易掌控(维持)。事物(情况)没呈现征兆时就容易筹谋。事物(情况)脆弱时就容易分裂,事物(情况)刚刚有点端倪时(微小、萌芽)就容易消除(消灭在萌芽中)。
要在事情(情况)没有发生时就处理它(预防),要在祸乱(势态)还没发生(恶化)时就治理它。
合抱(粗)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芽长成。九层的高台,从一筐土堆筑起。登上百仞的高处,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妄为将失败,把持不放反而会失去。因此,圣人顺其自然不妄为,也就不会失败;无所把持,也就无所失去。
世人做事,常常在快要成功时反而失败。所以慎终若始(以终为始),就不会招致失败。
因此,圣人推崇无欲,不贵重稀有的东西;推崇无知,补救世人所犯的过错;以此辅助万物回归顺其自然,而不轻举妄为。」
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
「(1)安:安慰、安定。(2)持:把握,掌控,维持。(3)兆: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预兆。(4)判:分裂、分解。(5)毫末:细毛尖,比喻:细小的幼芽。(6)成:同‘层’。(7)蔂:(藤制的)筐子。蔂土:指一筐土。(8)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9)几:接近,差一点。(10)复:还原,补救。」
无欲、无智、无为
本章承继上章(第63章)老子继续阐释深邃的做事哲理:从细小处着手,注重征兆、端倪,防患未然。
回应第1章:『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
预防第一,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千古名句:‘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日积月累,长期坚持而成。成就大事,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将会功亏一篑。
‘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何也?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喻指做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因此更要努力、谨慎。即‘慎终若始’也!以终为始,坚持,始终如一,成功的基石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后借此讽刺持志不终的人,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最后老子再次赞颂:‘无欲’、‘无智’、‘无为’的重要!
战国策
拓展阅读:
《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王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入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王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于秦。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
“今王破宜阳,残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国,徙两周之疆,而世主不敢交阳侯之塞;取*棘,而韩、楚之兵不敢进。王若能为此尾,则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为此尾,而有后患,则臣恐诸侯之君,河、济之士,以王为吴、智之事也。
“《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愚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韩以拒秦,四国之兵敌,而未能复战也。齐、宋在绳墨之外以为权,故曰先得齐、宋者伐秦。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齐,则魏氏铄;魏氏铄,则秦孤而受兵矣。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有人对秦武王说:“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轻视齐、楚,而且待韩国就象对待奴仆,极不礼貌。臣听过这样的话,胜而不骄是王者作为,败而不忿是霸主胸襟。胜而不骄,故能服众;败而不忿,才能与周围和睦共处。现在大王很看重和魏、赵两国的关系,不惜广施恩德,可却淡薄与齐国的交往,这可是骄傲的表现;取得宜阳大捷,就疏远楚国,这是忿怒的原因。骄忿难以成就霸业,臣私下认为大王应当加以深思,不该这样做。
《诗经》上说:‘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因此先王要特别注重善始善终。过去智伯灭掉范、中行氏,又围攻晋阳以求灭赵,结果为韩、赵、魏三家所灭;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又在艾陵一役中大败齐国,后来在*池(地名)主持诸侯会盟,对宋无礼最后为勾践所擒,死在干隧这个地方;魏惠王当年更是盛极一时,伐楚胜齐,使韩、赵屈服,还邀集十二家诸侯朝天子于孟津(地名),最后太子死于马陵(地名)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这三人当初都建有赫赫战功,只因不能将谨慎贯彻于始终,才招致后来的惨败。
如今秦国攻破宜阳,占领三川,使得天下策士惶恐震惧、闭口无言;隔绝诸侯之间的呼应,使东、西二周疆界因秦兵的进逼而屡屡更改,使各路诸侯不敢聚合策划图谋秦国;还夺取了*棘这地,使韩、楚之兵不敢西进。既已取得这样的成就,大王如果兢兢业业,谨慎到底,王霸之业可指日而待。假如慎始而不能克终,就会后患无穷。臣担心诸侯之君,河、济一带的有识之士会认为大王步夫差、智伯之后尘。
《诗经》上说:‘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还只是一半。’着重指出走最后一段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如今大王常常有骄傲的情绪,臣曾经留心观察,方今天下之事,根据诸侯的心意,不是联合对付楚国,就是并力收拾秦国。何以见得?秦人援魏抗楚,楚人援韩抗秦,只因势均力敌,正处在相恃不下的局面。而宋、齐两国置身四国之外,就显得举足轻重。因此可以断言秦、楚两国谁先争取到宋、齐,谁就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秦国如果争得两家外援,就能遏制削弱韩国;韩国受到遏制,那么楚国便孤立无援而遭到打击;假如楚国先得到齐国的援助,魏国就会衰败,魏国衰败之后,秦国就会陷入孤立,饱受战祸。如果按这条路走下去的话,那么秦、楚两国必然有一方遭受败亡之辱。”』
《悟学》的宗旨:通过领悟、参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取其精华,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让国学中深邃的哲理及丰富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指引我们现实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