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二章这样解读,更让人受益无穷 [复制链接]

1#

天地循道,人循德,《道德经》就是关于天、地、人生生不息的规律与规则。

《道德经》成书于春秋中晚期,比孔子编《春秋》还早。如果说《春秋》是微言大义,内涵深远,《道德经》也是比如。

老子画像

例如,《道德经》第二章第一、二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意思是,如果天下人都认为,美好,就意味着只能有高大上,不能有矮丑穷;认为仁德就意味着,只能有和善与奖励,不能有批评与惩罚,这种思想才是真正的危害。

因此,有和无,能互相转化;难和易,互为基础、互相成就;长和短,只是形的相对不同;高和低,是态势的区别;音和声常融合为一体;前和后相伴相随。

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每个面都有独特的价值,它们互为参照,互相参考,互为补充,互相联系,缺一不成。

这是相对论,凡事不可太绝对,太纯粹,就像世界是个复杂多面体,每段时间,每寸空间,都是复杂的存在。所以我们不可偏废或偏爱其中任何一点。

懂得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孔子在世时,儒家思想不受欢迎,为什么后来又强势复兴了,也就明白了如何治国,齐家。

孔子周游列国图

就治国而言,在王朝初建,天下安定后,生灵期待休养复苏,需要仁爱礼仪,所以周朝初建时可以用礼乐治国。

但是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各诸侯国越来越为所欲为。

到东周时,尤其春秋末期,儒学创始人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思想,想要恢复周礼,以礼平乱。诸侯王都很敬重他,却不接受他的思想。

孔子去了那么多诸侯国,却没有去秦国,结果反而是秦国统一了六国。

据说,当时商鞅先向秦孝公讲治国之道,先讲的是老子的道家思想,秦孝公听得直犯困。

商鞅变法

然后商鞅又讲周朝先祖的治国思想,强调以礼治国,秦孝公也不以为然。

而当商鞅讲到霸道思想,也就是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峻法,谈富国强兵之策时,秦孝公听了大喜。

为什么秦王不接受仁*、礼乐治国呢?因为秦王看到了周王朝礼崩乐坏的乱状,明白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发展,民智开启,诸侯王纷纷强大,你争我夺,常年混战,而周王室却日益衰微,无所作为,无德无能,难以服众。

秦王广招天下人才,励精图治,就为了统一天下,结束战乱。面对一群虎狼般的诸侯王,他当然需要霹雳手段,所以只有法家思想符合当时的秦国。

等到秦统一六国后,应该以仁*为主,法家思想为辅,但是秦始皇继续用法家思想,继续严刑峻法,百姓无法休养生息,必然被逼起义。

董仲舒画像

西汉初年,汉朝几代皇帝为了恢复国力,与民休养,尤其文帝景帝时期,连儒家思想都不用,只信奉*老学说,独宠道家思想,实行“轻徭薄赋”、“以德化民”、无为而治,终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景。

但是,过度无为导致汉文帝时期出现了“诸侯之乱”,景帝时期出现了“七国之乱”,西汉朝廷必须有所作为,才能巩固皇权,安定四方。

就这样,强调加强中央集权的儒家思想应运而生,汉武帝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这时的儒家思想是融合了道家、阴阳家、法家等众家之长的与时俱进的、完备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随时代的发展而调整、完善了,变成了以仁*为体,以法治为用,以其余各家为补充,所以儒家思想能自汉武帝以来,一直统治着中国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

由此看来,并不是仅有儒家的仁*就好,法家的严厉法律就不好,治国“兹事体大”,需要众多思想有机结合,主次分明地一起发挥作用。

儒学家图

和治国一样,齐家也是,养育儿女,管理家族,不能为了善而善,一味宠溺顺从。必须如同国有国法一样,家有也得家规。核心是仁爱,形式上有规矩。

如,范仲淹(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范仲淹家族代代为官,可谓有钱有势,如果没有严格的家训管理,就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厄运。因为“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范氏家训

总之,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家族,教育儿孙,道理都如此,以人为本,仁爱为核心,以法规和礼仪为保障,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这就是老子的教诲:如果天下人都认为只有表面美好的东西是美,表面不好的东西就不是美,这是有害的思想。

有时初看是仁善的行为,结果不一定好;而初看令人感觉不那么仁爱的行为,结果却是好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恶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