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经
天下皆知美甲之为美,斯国恶国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回之教;万物作四焉而不辞居,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为什么美好,这就会显露出丑了;都知道正确的事为什么正确,这就会显露出不正确了。因此,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相互凸现,高和下互为依靠,音和声相互调谐,前和后相互跟随,这都是互相比较的结果,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圣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不干涉,他们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对待万物,听任它们自然兴起,而不是设法使它们兴起。任由其发展却不占有;帮助其有为却不自恃有恩;成就其功业却不自恃有功。而正因为不居功,功劳才不会被磨灭。
解读
本章正式展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治理念一“无为”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完整地认识对象,既对立又统一地看待问题。事物在展现某方面的特点时,必然包含这一面的对立面。只看到表现出来的一面,看不到暗含的另一面,就不能完整地看清事物的特征。老子的所谓朴素辩证理论,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它的否定。用西方哲学家的话说,那就是“一切肯定即否定”。接下来,老子又提出了“无为的方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包括现在,很多人把“无为“理解成无所作为,并批评老子消极避世的思想。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大家躺在沙发上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强调,人应顺应万物的本性而不人为干扰,遵从万物的自然规律而不人为破坏。所以无为就是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