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详解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为美,道所说的 [复制链接]

1#

原文: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①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②也,为而弗志恃③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都知道使事物变美是美好的事,其实这是一种丑陋的行为;都知道使人行善事是善良的事,这是一种不善良的行为。有和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互转变,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依靠,音和声相互调谐,前和后相互跟随,相伴长住。所以圣人以无为的心态做事,用行动而不是言语教育他人。万物发挥其作用而没有谋划,使万物有所作为而不自持,有所成就而不把功劳归为自己,只有不自居,才不会有所失去。

注释:①斯:此,这个;②始:谋划;③恃:依赖、依仗;

说明:在对本章进行说明前,先对前一章的观点做较深入的分析说明,以便更好理解本章。

前一章提到无和有是事物发展不同的阶段产生的称呼不一样,此是对同一事物而言,即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空中产生变化而称呼有别;对于形名已立的事物,则需要通过观察不同事物,认识“无”这种事物和“有”这种事物两者的差别;同时提到人的意识有和无的问题,我们对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无和有、同一时空不同事物“无”和“有”进行观察识别后,则最后将回归到人的判断上:此事物当下是处于“无”的阶段还是“有”的阶段?此事物是“无”还是“有”?判断的结果将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从以上论述可看出第三种情况是人基于对第一或第二种情况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因此其涵盖了第一或第二种情况。以上三种情况,各种情况的无和有均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

本章起始句言美恶、善与不善问题,古今译本、注释本大部分将此两句译为天下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恶的存在(或译成因为知道了美,所以恶就出现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不善的存在。这种译法,属于上段所讲的第一、第二种情况,即同一事物在不同时空下的不同称呼或同一时空下不同事物的称呼,他们对立统一、共同存在不可分割。放在本句和本章来解释似乎没有问题,但若放在整本道德经而言,则严重不符合道德经的主旨。

前一章开篇首句言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而本章开篇首句则对此句做了回应,解释为什么是非恒道和非恒名。我们普遍认为使事物变美是美好的事,使人行善是善良的事,这种观点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和名,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老子所说的道和名,相反它们是丑陋的和不善的行为。所以老子说道和名是“非恒道”、“非恒名”。为了美而实施美的事,这并不是美好的行为,为了善良而行善事,此做法亦非善事。何为美、善之事?不以人的主观目的、意识,而以自然规律顺势、适时而行方是美善之事。之后几句举例讲解何为善美之事: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即不是为了辞而去作,不是为了有而生,不是为了恃而为,不是为了居而功成,这才是善美之事。

首句之后,例举了有无、难易、长短等相对立统一的各种情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然后提出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此处首次出现无为二字,什么是无为?不作为?不施为?均不是,准确表述应为: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不做,符合自然规律的事顺势、适时而做,势未到、时未至亦不可做。由此表述可看出,居无为之事并不是不做事,也不是主观意识和主观目的要做的事,而是客观发展的结果,因此居无为之事看起来就像什么也没有做一样,就像自然而然的事,事实上也是“什么都没做”,但结果却像有所作为的结果。对于词语无为的理解非常重要,只有正确理解了无为的含义,我们才可能理解常说的无为之治。而行不言之教的理解与居无为之事类似,教育、引导他人皆是顺势而为,自然而然。

最后以为弗居,是以弗去结束本章。此句是从站在人类社会角度来说,即只要我们不自居功,功业就不会离我们而去。

讨论:1、什么是无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意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