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道德经,悟人生,第三章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道德经》第三章,话不多说,往下看。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白话: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白话: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白话:;不显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白话: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魄。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白话: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白话: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上半部分是白话,接下来看我的理解。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推崇贤者,不树立偶像,使人们不必去努力争做偶像、贤者。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没有万金难求之物,使人们不必为匪。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让人们看见欲望,就能让人们的心都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所以,圣人的办法就是,不让人们的心中充满欲望,却让人们能填饱肚子。不让人们有远大的志向,却让人们强壮身体。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人们没有寻求知识的想法,更没有强烈的欲望,那么即使有不怀好意的人想要引导,也引导不起来。

“为无为,则无不治。”

所以老子认为,不治理,不教导,则可以更好的管理。

我总结一下啊,第三章我们可以理解为老子的治世之道,也是他认为正确的道“无为”,但是我认为有些不适合当今。不尚贤,可。不贵难得之货,可。不见可欲,不可。有欲望不可怕,因为有欲望可以更努力地去达到目标。怕的是一个不择手段。更不可无知,有知才有敬畏。故我认为,无为不适合如今。

大白话聊一聊,老子的智慧,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无为”你不要去理解太大,太深奥。理解到自己身上,漠视一切,何尝不是一总保障自身平安之道。因为行善而受到毁灭的有很多。“无为”,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自私的态度。但他何尝不是一种保全自己的态度呢?当今我们虽大部分热血之人不认可,但更多的是选择漠视与旁观啊。

我先前在解六爻的时候,说过,因旁观可能会引起危害,那是没有没有完全的无为,因为心在挣扎,故观看,寻找机会,虽最终无机会。甚至受到了波及。那么是因为想“无为”却也想“有为”。而今与古时不同,故学习只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单选

看到老人摔倒扶不扶呢?

扶不扶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读道德经,悟人生,第一章

读道德经,悟人生,第二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