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 [复制链接]

1#

现在的社会,过于强调自我,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对的,对自己不利的就是错的,美和丑,善和恶的区分界限很模糊,大街上无处不在的宣传德行的标语,实际上是很刺眼的,有一些民众希望奋斗创造财富,但是内心更加渴求躺平享受别人付出。有一些民众希望最自由的环境,但是内心渴求别人为自己放弃自由,讲道理都是针对于别人,管理别落在自己头上,犯了错误,质问的是旁人也这样为什么不罚,祈求最大公平,自己就想站在公平之外。这些已经成了很多民众思维的常态。

最令人痛心的根源教育是工作者没有了教训学生的权利,因为有些民众希望老师成为服务员,把孩子当做顾客来服务。从小就给了孩子打下了损人就是利己的烙印,以此做为资本而洋洋得意。这种价值观在网络上相传,而被民众所接受,代表着以为对而宣扬的善美,是一种恶行,从小正确的给孩子树立三观,明白相对的美丑,是非常必要的。

付出和回报看上去是因果,也是相对,只想回报而没有付出,就是不符合于道的客观规律,民众是付出自己的努力力,换取生存的美好,圣人是付出自己的诚意,不凌驾于民众,不贪占成果,给予民众好的生存环境,换取民众的长久支持。

老子如是说,也不是置身于世外,是站在当时世族的角度来看问题,希望有能力的人要有慈爱,收敛,不争之心,方能有平安祥和的治下环境。

道德经成文时是刻在竹简上的,没有分章节,也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全书的所要表述的意思是连贯的,在解读本章节的时候也是要前后章节内容兼顾。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为什么说天下的人都知道事物美好的特性呢?是因为有丑恶行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大家所厌恶的,在恶的对立面就显的格外的美好。大家都知道善良的可贵,是因为不善良的行为太多。正是因为邪恶和丑陋的影响,人们渴望比较美好和善良。如果是一片和平安然的景象,那么美好的事物也就很平常了。我们现在经常会提醒修心养性,不要过分的贪婪,正是现在德行缺失太多,为了利益肆意妄为,德行所以需要弥补。

有是相对于无的存在,那么相对于有,积累的阶段层次也可以作为有无的对比。不一定全无,只是相对有的积累的多,少也代表着无。人攀登高峰,登顶的属于有,而没登顶的属于无,没开始攀登的属于无,而攀登的属于有,想去攀登的属于有,而没于想法的就等于无等,行为处事的难易度,跟执行人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相对也。长短相对,高下相对,前和后相对,音乐和噪音相对,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是自然界道的两种表现,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所以说自然的行为不是刻意的按照个人思维的定式来实行作为,圣人都是按照客观规律顺应形势来行为,不会刻意的从自身出发说话教育人,不妄言迷惑而身体力行来影响民众,适应民众的生存发展而不肆意妄为。

万物的生长不会回到开始,进化是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道或者是有道心的人,是有大的胸怀的,生产的也不会自己独自拥有,有所作为也不会作为倚仗的本钱,成功了也不会居功自傲,洋洋得意。就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处事,所以才会长久的被拥护,而不会被时间淘汰,就像老子的思想一样长久的生命力。

这里前两句我们也可以作另一种解释,但是前后文衔接的差强人意。如果有地位的人想让民众认为他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大力的宣扬他自己的刻意而为的善行,那么这些行为都是丑恶和不善良的,所有的强加于民众的违悖民众的意志的行为方式都是属于有为和强言,是不符合于自然规律所以不会长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