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智慧丛书帛书老子第二章导读 [复制链接]

1#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随,恒也。

是以,聲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导读一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知”,这里指人主观认识,主观上认为。

第一个“善”字指善良的标准。第二个“善”字指善于遵循道。

老子这句话是在告诫世人,凭借自己的主观认识把事物划分为“美”与“不美”,“善”与“不善”是错误的,尤其是社会公认的统一的美丑与善恶标准,都是人们不善于遵循道思想的表现。

人类主观上的认识往往是对事物肤浅的表面认知,往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认知,往往是不合于道的认知。自然万物本身没有美与丑、善与恶之分,这些都是人的一种主观认知。

道的变化是永恒的,万物的变化也是永恒的。

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中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物或两件事,因此,如何做人做事,要看天时、地利与人和,也就是要合于道。而不能用同一个方法去做,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和衡量。

儒家评价善恶的标准是仁、义、礼等人伦道德,我们今天沿用的仍是这个标准。

老子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道德,言行合于道为“善”,言行偏离道为“不善”,言行逆道而行为“恶”。

客观来讲,一个言行不遵循道的人,无论他心底多么善良,事实上,他都是不善的。比如,一个教师不懂教育之道,他必然误人子弟;一个领导者不懂治国之道,他必然祸国殃民。这样的教师,无论他多么热爱教育,无论他多么关心学生;这样的领导者,无论他多么爱他的国家,无论他多么关心他的臣民,你能说他“善良”吗?

因此,遵循道的善才是“真善”,一切不合乎道的善都是“假善”。或者说,这样的教师、这样的领导者,主观上是善,客观上是不善,甚至是恶。

导读二

“有无之相生也。”

“无”,指万物初期的“胚胎”,因人们观察不到,故为“无”。“有”,指万物呈现出来的“母体”,即万物的“本体”,因人们能观察到,故为“有”。

天下之物,“无”与“有”,“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因此二者相互依赖而显现。

这里的“生”字是显现、呈现之意,不能理解为“生育”之意,因为“无”与“有”同时生于“道”。

导读三

“聲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聲人”一词,是指传道者,即今天的教育工作者。

老子当年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观万物变化、悟宇宙大道,完全是一种心理活动与脑力劳动,老子五千言中的很多言语描述的是人的精神活动与大脑思维现象。

人类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从脑思维角度讲,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个是大脑的自我意识,又叫显意识;一个是大脑的潜意识,又叫无我潜意识。

科学研究证明,来自大脑自我意识的认知往往是主观的、自我的、片面的、不合于道的;来自无我潜意识的认知往往是客观的、无我的、全面的、合于道的。

因此,一个人合于道的言行来自于无我潜意识,其工作状态是无我的,这样的思维状态与言行,叫“无为”。相反,一个人不合于道的言行来自于自我主观认识,其工作状态是有我的、自我的,这样的思维状态与言行,叫“有为”。

老子提倡“无为”,即提倡世人不要凭借自己的主观认知自以为是地去作为,而是启动潜意识与道合一,遵循道去作为。

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传道,学生学习的本质是闻道。

当一个人放松身心,自我意识入静,无我潜意识活跃,处在一个无我的状态,他感知外界信息的五官通道就会关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时任何外在的声音都会干扰,甚至破坏掉他的这种思维状态。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悟道与明道教育,无需言语,也不需言语。

这就是老子提倡的“聲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真正含义。

导读四

“是以”一词,在五千言中多次出现,其作用是把前面句子的语义作为原因,用来引出后面的结果

当它后面引出的是一个结果时,常常与后面的句子连在一起。当它后面引出的是多个结果时,要与后面的句子用逗号隔开。

如:

第二章:“是以,聲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