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道德经中为什么很少强调仁爱思想 [复制链接]

1#
百癜疯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306/6084179.html

文章作者:琢磨君

众所周知,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孔子格外推崇仁爱,孟子格外推崇而仁义。

孟子在游说梁惠王的时候,更是说道:仁者无敌。

既然仁义道德这么厉害,为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很少强调“仁爱思想”?

而且,老子反而更加推崇“不仁”的思想,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

《道德经》第五章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在老子看来,天地视万物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贵贱分别。所以天地对待世间万物是一律平等无私的。圣人的眼中,百姓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所以圣人对待所有的百姓是一视同仁的,不会有分别心。

一个人,一旦学习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便有了分别之心,也有了善恶美丑标准;

久而久之,便会自以为是,内心滋生出“傲慢与偏见”,看问题有失偏颇。

但是,这些善恶美丑的道德标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人们定义的,并不完全符合大自然的道义。

就如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所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也就是说,天下的人都能认清美好的事物,就显露出丑来了。天下的人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就显露出恶来了。

而且,坏人一旦也学会了这条善恶美丑的道德标准,他们就可以假美和假善来欺骗大众,继而满足自己私欲,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说,从前,齐在姜太公效法古代圣人的作法,在他的治理下,城镇相连,人口众多,一派繁荣景象。等到后来窃国大盗田成子一出来,杀了齐简公,偷窃了齐国,而且把齐国几百年间形成的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都偷过来了。

所以庄子说:所谓的圣人,只不过是在替大盗防守财物罢了。

庄子还说: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而老子则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其实,他们所说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大家再看看西汉的王莽,他早年因为德行很好,备受当时的人们推崇,甚至被当作是道德楷模。但是等到他掌权后,马上暴露出狼子野心,排除异己,篡夺汉朝*权,自己当上了新皇帝。

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王莽之前的各种善言善行都是装的。

王*君太后是王莽的姑姑,是她一手付出王莽走向强大,连她也没想到王莽会篡汉。

王莽派人过来抢夺玉玺的时候,王*君勃然道理,将玉玺扔在地上,大骂道:你们父子一家承蒙汉家之力,才能世世代代都得到富贵,既没有报答他们,又在他人托孤之时,趁机夺取国家,完全不顾恩义之道。为人如此,真是猪狗不如,天子怎么会有你们这种兄弟!

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大忠似奸!

可见,儒家的仁义道德固然很好,但是它们很容易被坏人来去利用,最后甚至做出更大的恶。

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非常痛恨,他在《狂人日记》中如此写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