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讲解共八十一 [复制链接]

1#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研究世俗学问的人,伪诈奸巧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

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解析:

这篇通过“为学”、“为道”来再次讲述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里的“学”,是指世俗中的各种欲望,在十九章中“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所以从这里看,“学”是指礼智、巧利之类,是怎么做才世俗,并能从世俗中得名利。如果一个人天天想着从世俗中得到财物、名利,那么他的得到就会逐步增加,财物一天比一天多、名利同样会逐步扩大,这个常识大家都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人,追求名誉的不断显示自己、追求财物的拥有的财物越来越多。但对“道”的追求则相反,人是因为内心的邪恶和各种欲念太多才学习“道”,而“道”的要求是减少人的内心欲望和邪恶的念想。如果不断学习“道”的精神,就会知道这财物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只要做到在有生之年有用的就行了,“为腹不为目”实际上就是最好的解释,吃饱肚子,按照“道”的要求做事做人,那么内心的欲望就会一天一天减少,因为追求太多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需要逐步丰富的是自己的内心,内心丰富了对名利的追求就会降低,就会做到“少私寡欲”了。

学习道的精神能减少人的欲望,那么是怎么减小的呢?就如老子所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减少再减少,一直达到清静无为的状态。这也是老子的道家学说对人精神世界的要求,贵族们应该达到“无为而治”,百姓们应该达到“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降低内心的私欲,这样对世俗中名利的追求就降低了,不会为了利益做邪恶的事情、也不会为了名誉不断计算别人,就能够做到不妄为的程度。

达到上述的到家要求之后会做到什么呢?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再第三十七章中就讲过了,达到了顺应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会内心充满欲念和邪恶而做出不符合道的规律的事情,没有想着去胡作非为,人的道德标准就高了。我们日常学习中要求提高人的道德,这里的道德虽然没有老子的宽泛,但基本的要求是相同的,都是要求减少欲念和邪恶的思想,不要整天想着自己要得到什么、不断挖空心思去想名利方面,顺应自然和天理,做到自己用度不缺乏就行了。

这个看起来和现在的社会要求是相反的,我们目前的社会要求就是要人千方百计去占有,包括占有各种社会资源,以美化成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实际上社会上的资源就这么多,上天赋予人的东西就这么多,关键在于人们怎么样利用好自然,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整个人类的进步。老子讲的是整体提高,而不是少数个人名利的无限扩大,不是去过分刺激人的欲望、激发一些人贪欲的心理,使一部分人不断利用这些刺激的策略,从社会中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这点好像很符合经济学原理。但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人的内心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刺激人的内心,增加人的贪欲,这不是老子所期望的。

而达到“无不为”即不妄为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呢?贵族们治理天下就看起来象没事儿的人一样,如第二章的“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种最好的状态,没有很多号令天天发布、也不需要贵族们忙着制定策略。而百姓“皆谓我自然”,即百姓认为这是我顺应了自然规律而努力的结果,不会认为是贵族们的好策略使他们的生活达到了这种好状态。这是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好、贵族们在学习道的精神、传导道的理念下得到的最好状态。

而如果做为统治者的贵族们不断“为恃”、“自伐”、“自矜”,就是天下不太平的时候了。这时会制定各种策略以增加徭役和赋役,并开始彰显自己有好策略,实行苛刻的制度,能够从百姓口中夺取一些粮食和财物用于治理国家的花费、用于平息内乱和外患,好像这一切百姓来付出使很应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责任应该大家来担,交税的交税、纳粮的纳粮、当兵的当兵,大家都行动起来,积极为国家做事情,出现一派紧张和繁忙的景象。实际上这是国家有事、不太平的表现,而这种事情的出现是贵族们治理不好所引起的,是不遵循道的规律的结果,就是老子的如果经常以繁苛*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圣人之言,长久流传,再影响着后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