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8章为什么成功人士喜欢上善若水这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雅风。

今天我们来学习道德经的第8章上善若水。水这个字在道德经当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仅次于天和地。其实道德经言当中,着重围绕着5个字来展开论述,那就是道德天地水。记得书法协会的一个朋友跟我说过,平时书法作品中最常写到的就是,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这几个词,你看,全都出自道德经。可见道德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己是深入骨髓了。道、德、天、地我们在以往的视频都或多或少讲过一些,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水。

老子在前七章中,不断地用各种形象做比喻来给我们讲解天之道和圣人之道,但天地呀,橐龠呀,谷神呀,玄牝呀这些比喻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抽象,比较虚空,具体如何按照天之道来践行圣人之道,还是让人感觉有些模糊,我们在第1章中就讲过,遵道而行即为德,所以第8章老子借助水的德行,来给我们讲述圣人应该具备的德行都有哪些。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章用了九个善字,对于善字的理解,说法大不相同;很多人认为第一个善是名词,是善良的意思,引申为有善良美德的人,后面八个善字是副词,是善于的意思。但我认为九个善字应该都是副词,都是善于的意思。因为首先,在老子眼中,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道是不应该有善与不善之分的,只有完美的德,没有完美的善;其次,什么是德?遵道而行即为德。因此上善之人应该理解为”最善于遵道而行的人”,引申为具有完美的德行的人。

水最大的特点就是柔,可以说是人们眼睛所能见到的最柔软的东西了,其次呢,水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洗净污浊而不会抱怨,再次,人喜欢往高处走,而水却是往低处流,谦虚处下是水的美德。水的这些特点,与老子讲的大道非常接近,所以用水的德行来说明圣人应该具备的德性,是再合适不过了。

大道派生天地,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是,长得不宰,而且功成而不居。却始终处在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着,摸也摸不到的地方,绝没有让万物去感谢他的意思,因此如果决心体认大道,而要在人格上达到最完美,就应该像水一样,只管去帮助他人而不与他人争长短高下,别人厌恶的地方自己可以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去做,得到功勋却不居功自傲。

具体来说,那就是要具备水的七大德行:居善地:善于选择所居处的地方,因为人都喜欢往高处走,而水却往低处流,所以上善之人不会总处在高高在上的地方,而是顺其自然处于相对低下的位置;心善渊:上善之人心胸宽广无边,清净湛然,就仿佛那水渊一样,这样就不会有杂念和烦恼产生;与善仁:在大地回春时,一场细雨做到润物无声,让万物复苏而不求回报,所以上善之人在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总是以诚相待,既不求回报,也不盛气凌人。

言善信:上善之人与人交往,总是说到做到,坚定守信,就像那潮水的信期一样,如期而至。正善治:上善之人在对待*务问题方面,总是善于治理,以柔克刚,水滴石穿,不立苛*,遇到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会急于严刑峻法,而是用水的柔德来化污净秽,自然会得到圆满的解决,事善能:上善之人处理事务的时候也像水一样,随物成形,因地制宜,善于发挥以柔克刚的能力,动善时,上善之人在采取行动的时候把握时机,像水一样寒时成冰,热时成气,一旦有了通路,毫不犹豫地一往无前。

可以说,水的这些特点,就在于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的强求,所以说水与大道类似,水往低处流,有路就走,没有路也不争,因此也不会遭到任何怨恨和攻击,因为自己没有争的观念,所以心地坦荡,心态平和,自然也不会怨天尤人了。互不相争,两不相怨,这不正是上善之人追求的和谐局面吗?

老子在第78章中写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正是老子以柔克刚观念的真实写照,然而柔弱之所以能够胜刚强,靠的就是德,上善若水,因为水具有以上7种德行,因此,虽然柔弱,却能攻无不克,虽然无形,却能战无不胜。

我们最后再看一遍译文:最完美的德行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能够遵道而行的人,具有和水一样的以下七种德行:居处善于选择(与人无争的)地方,心胸善于保持宁静而深沉,待人善于保持真正的仁爱,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善于精简处理,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不会遭人怨恨,自己也没有烦恼。

好,第八章的内容我们就分享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将讲述功成身退的人生智慧。这里是雅风国学,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