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光明也好污浊也罢使光有光使尘像尘 [复制链接]

1#

和光同尘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道德经》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屈原江畔行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兀自高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屈原宁为玉碎不可改其白;成就了“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渔父甘愿淈泥扬波与世沉浮;只为那“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一样的与世为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很是耐人寻味。

屈原的思想是属于儒家,还是法家,还有争论,总之他不属于道家。假设,如果道家庄子遇到了屈原会怎么样呢?我想,他会与这个渔父一样,莞尔一笑,不以为然。而这里的渔父,其实就是一个道家式的人物,他有着和光同尘的智慧,随顺于这个世界,浑朴一世。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不愿与世和光同尘,选择了清者自清。于世人而言,当以其节气为楷模,而孤勇与偏执吾辈之人并不可取。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日后东山再起,再展宏图,何愁理想抱负得以实现?而命没了,除了一世英名,万古流芳,就真的什么都没了。所以,道家所讲的和光同尘也是人生至理。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我们既要以退为守;也要以进为守。要有特别融合于世俗,有超越世俗的力量,这就是和光同尘。那么,如何看“和光同尘”呢?

和光同尘即不露锋芒、处事不争、包容谦下、团结协作。当然,不露锋芒并非畏首畏尾无能力,与世无争也并非明哲保身不作为。和光同尘是人的一种极高境界,它让人回归自然状态而无为,摆脱种种烦恼。赞美光的同时要赞美尘,因为光与尘都是我们的生命。

和光同尘是要让人恢复自由,摆脱世俗礼教的约束,如阮籍所讲:“礼岂为我辈设也!”自由放浪而快其一生。和光同尘的为人方式就是混与玩。但不是一般的混与玩,而是与道游戏。做人要负责任,并且正在负责任,这就是游戏风尘。

和光同尘的人生观最有利于群体,最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偏又让自己最爽,因此最应该提倡。那么如何做到“和光同尘”?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和光同尘关键在于修炼身心,少私寡欲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当然,少私寡欲并不是无私无欲,而是抛掉不适合自己的、过度的私欲。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和光同尘还要与人为善。当然,我们对不善者亦善之,并不是说无原则、无底线;对于大是大非需明辨处置,大奸大恶需摒弃严罚。除此之外,我们需要从道包容万物的高度和胸怀去包容宽宥不善者,即以德报怨。

做到“和光同尘”需要注意三点;读者也许会说,你张嘴说话容易,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谁能时刻把握住自己的心态与行为呢?其实很简单,没准平时你已经做到和光同尘了,我们来看看哪三点,看看自己是否能对上号。

一是与大家打成一片。该说不,说不;该说好,说好,该上就上。

二是没有个人光芒。和光同尘嘛,要的就是整体效果,重在使光有光,使尘像尘,而不是使光非光、尘非尘。这样就会做事顺利。

三是打破思想束缚,与光尘同舞。光明也好,污浊也罢,都一视同仁。所以没有包袱,只有浪游的快感。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这首《凡人歌》唱出了道,也道出了和光同尘。既然人生海海,我们暂时上不了岸,那我们只能选择如何去游;游好游坏,游远游近,全凭自己,反正会有上岸的时候;到那一天,再看我们人生如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