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法自然,周行不殆读道德经第25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由于是竹简排编,现在流行的八十一章《道德经》并非是原来的编排顺序,有些章节甚至可能是后人添加的,很有些灌水的味道。所以在阅读《道德经》时,不一定非要按书上的章节顺序来看,也不一定非要将每章经文都奉为圣书。

看完第一章,我接着看第二十五章,因为我觉得这一章是第一章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原文如下:

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的直译:

有东西(注:指“道”,非有形之物)在混沌中生成,于天地创生之前便已经存在。它是那样的寂寥啊!它独立长存,循环运行,永不衰竭,是天地得以创生的原因。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用“道”字来记录它。我也无法为它名命,就勉强叫它为“大”(注:本义指圆满具足、能力出众的人,我把它引申为“灵”,属于“无”的范畴)。

这种“灵”会流逝远去、返归本源(形成周而复始的运作方式)。(道、天、地和人都是如此运作的。)所以,道拥有“灵”,天拥有“灵”,地拥有“灵”,人也拥有“灵”。宇宙中四种拥有“灵”的典范,人居其一。人(的运作方式)效法于地,地(的运作方式)效法于天,天(的运作方式)效法于道,道(的运作方式)源于最初的自然法则(注:最初的自然法则,则可能来自于更早的宇宙)。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主要阐述道的来源和演化规律,也是本书中各方争论较大的一段经文。特别是“道”的来源,以及“大”的含义及演化方式,甚是费解。

(一)“道”源于“母宇宙”的遗传信息

在第一章中,我们提到“道”无形无质,但有两种形式——“无”和“有”。“无名天地之始”,即“无”演化出了精神世界;“有名万物之母”,即“有”演化出了物质宇宙。我们无法直接探求“道”的最初来源,也无法探求精神世界的形成过程,但可以对物质宇宙形成之初进行合理的猜想。

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学说是大爆炸宇宙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它认为宇宙最初起源于致密炽热的“奇点”,在某种未知的推动力作用下,“奇点”发生急剧的扩张,就好像是某次大爆炸一样。在这过程中,基本粒子从虚空中诞生了,并且继续组合形成更大的粒子,形成原子、分子,然后复合成气体,最后演变成星云、恒星和星系。

大爆炸宇宙论的确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红移现象”、“微波辐射”、“轻元素丰度”和“宇宙原初引力波”等,这说明大爆炸宇宙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它不能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最初致密炽热的“奇点”哪里来的?二是“第一推动力”是什么?

神创论认为上帝就是“第一推动力”,即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在老子的《道德经》里,这“第一推动力”则应该是“道”,认为“道”是万物创生的原因。

按照第一章的解读,用科学里的“信息”代替“道”,那么就是“信息”创生了万物,“信息”是第一推动力。“信息”把虚空组织为基本粒子,又把基本粒子组织为原子、分子等大粒子,最后组织出了气体、星云、恒星乃至星系。

如果继续追问,这“道”或者“信息”又是哪来的?

从“大爆炸宇宙论”描述的过程来看,唯一可能的来源只能是“奇点”。可是,这神秘的“奇点”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回答,所以我先引用一种方法论,叫全息宇宙论。这个理论认为部分与整体的演化原理相同,或者说整体的任意部分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

典型的例子,如生物体的任一个体细胞都含有生物体的全部信息,所以我们用生物体的任一个体细胞来培育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将这个道理推广到宇宙也是如此,宇宙中的任一部分都包含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宇宙任意部分的演化来推知整个宇宙的演化。

在佛教《华严经》中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堤”之说,《金刚经》中有“一沙一世界”之说。意思都一样,一朵花、一片叶、一粒沙中都包含有这个世界的全部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叶或沙的演化过程来推想整个宇宙的演化。

无独有偶,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有类似的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也是说,人与天、地、宇宙的演化原理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体中含有宇宙的全部信息,故素来有人体小宇宙之说。

根据全息宇宙论,我就用人的演化来推想宇宙当初形成的过程。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过来的,而宇宙是由一个小小的“奇点”演化的,可见“奇点”能与受精卵类比推演。既然人体受精卵中的生命信息来自于父母的遗传,那“奇点”中的宇宙信息是否也来自于“母宇宙”的遗传?

在科学上的确有这样一些理论,认为宇宙并不只有一个(多重宇宙论),认为这个宇宙可能在“母宇宙”的量子泡沫中诞生(泡沫宇宙论),还有认为宇宙演化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黑洞和白洞,黑洞和白洞是宇宙遗传信息输送的通道。

——多重宇宙猜想

根据黑洞理论,黑洞的巨大引力要吞噬星际物质、恒星甚至整个星系。被吞噬的物质会解体,重新变回到最初的虚空,但信息永不会丢失。信息会通过虫洞和白洞,喷到宇宙之外,形成量子泡沫。在这量子泡沫中,新宇宙就开始孕育了,“奇点”或许也就由此而成。

这黑洞和白洞创生宇宙的模样,与八卦阴阳鱼很相像。
  

所以,这最后一句“道法自然”要表达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这个宇宙的演化信息来源于“母宇宙”的自然演化规律。否则,先天地而生的“道”,又怎么可能去仿效比它更迟出现的自然规律呢?

小结一下,《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其实隐藏着“多重宇宙论”和“宇宙生命论”,这与佛教《华严经》中“成、住、坏、空”的宇宙观是一致的。而创生宇宙的最初的“道”或者说“信息”,来源于“母宇宙”的遗传信息。

(二)“大”的“周行而不殆”

——螺旋式演化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第25章中最难理解的是,莫过于“大”字,但它却又是这一段中最重要的关键词。

为什么要把“道”称作“大”呢?后面为什么又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显然,这儿的“大”绝非形体大小之“大”,根本说不通。汉字最初的表意往往与它的字形有关,我们不妨来研究下“大”字的演变,并与“人”字进行比较。

——“大”的字形演变

——“人”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中的“人”字为弯腰垂臂的劳作者形象,而“大”字作为双手、双足具备之人的形象。两者都与人有关,但显然“人”字所强调的是社会属性,是劳作者;而“大”字所强调的,则不是作为劳作者的人,而是气质高贵、圆满具足之人,即强调的是人有“精神”。

结合后文中所提的“人亦大”,人又称为“众灵之长”,所以我觉得用“灵”来形容这个“大”较合适。

我们把天地创生之前、混沌中的“道”称为“灵”。而后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中,这个“道”、“天”、“地”和“人”都是宇宙演化之后的产物,但它们均包含宇宙创生之前的“灵”,故称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至于“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一段,讲的应当是“灵”的演化规律。用人自身来理解,在第一章解读中,我们讲人由物质躯体和精神意识两个部分组成,现在将这个精神意识称作“灵”。它起源于最初的“灵”,但已经演化得更为复杂。

那么,人的“灵”又是怎样演化的呢?

我们很难认识自己的精神层面,即使心理学也不过是研究些皮毛罢了。所以,对于“灵”的演化规律,我们并没有更多的研究方法,目前相对操作性较强的,或许只有“濒死体验”了。

通过百度查询,我们可以了解到身体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的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会有一种特殊的体验,比如灵*离体,穿过隧道,与一种光亮交流,观察到各种奇异的色彩和天国景象,与去世的亲友见面,回顾一生,以及洞悉生死界限等经历。

这种特殊的体验就叫濒死体验,它并非个别案例,而是一种普遍性现象。只是不同信仰的人,在经历濒死体验时所看到的奇异景象是不相同的,比如基督徒可能看到天国和上帝(也可能是光),佛教徒可能看到奈何桥和佛(也可能是光)等等。

近二十年来,有关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大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如《柳叶刀》和《濒死体验研究》不断刊登这一新研究领域的科学论文。

我国医学界也有类似的研究,典医院精神医学主任医师冯志颖对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濒死体验的调查报告。

我们无从知道已经死去的人在临死时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但从濒死状态抢救过来的患者所体验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每个濒死之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这为我们对“灵”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根据濒死体验者的叙述,他们在濒死状态下意识会变得特别清晰,以往遗忘掉的记忆也都会细腻而详尽地回忆起来,情感体验犹如刚刚经历般清晰。一般他们都会穿过一段长长的隧道,在隧道的尽头见到一团神秘的光或者上帝、神佛,他们感觉得特别的亲切,情不自禁地想投入其中。但是,上帝或神佛告诉他们,他们在人间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于是他们便重新活了过来。

这些叙述听起来是那样的不靠谱,仿佛是他们编造的故事,但是几乎所有的濒死体验者都是这样说,又使人半信半疑。

当我们把《道德经》中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与这些叙述联系起来时,却发现似乎容易理解了。比如,人的“灵”是会消逝的,是会远去的,当记忆遗忘或生命终结时,“灵”都会消逝、远去。而最后濒临死亡时,原来弥散消逝的记忆、情感会一一返回,所有的“灵”都会返回那个“大光团”,即返归本源。所以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难道真是这样的?对于濒死体验,科学上又如何解释得通?

为了解释这种濒死经历,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和英国的两位著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理论。他们认为构成灵*的量子物质离开神经系统而后进入宇宙时,便会出现濒死经历。

根据他们的理论,意识是大脑内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程序,即使人死后,这个程序仍可以在宇宙中存在。这个程序可以称之为灵*,与大脑内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是由宇宙内的基本物质构成的,可能在时间诞生后就已经存在。

这种观点与佛教和印度教的观点类似,也与我们对“道”的认识相似。它们都认为意识或精神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能在宇宙之初便已存在。

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来解读第25章,那么《道德经》实际上在讲一个重要的规律:“灵”是在循环往复地作螺旋式演化的。

文中用了一个“反”(通“返”),说明人与生俱来的“灵”便来自于本源,最后又返回本源。

这个过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种菜、种庄稼,播下去种子,等种子萌芽,长大成新植株,开花结籽,走向死亡。然后,收获的更多的种子明年再播种下去,便可以收获更多更多的种子。

人生难道就是种菜吗?我们一生下来就被种下了弱小的“灵”,人生体验让我们的“灵”成长充实,最终却要返回本源,等待下一轮的“播种”,难道真是这样?那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