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密王阳明心学真正活得幸福的人,往往是 [复制链接]

1#

欢迎大家来到千面略懂先生的《王阳明心学》课堂!

解密王阳明心学,做内心强大的人!

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做内心强大的人必看,汇集《传习录》全书精华;汲取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力量,内心强大的光明之学,成功修身的智慧之源。

希望你能有所收获,今天讲第一讲,请您阅读。

“心外无物,心无外事,心外无理”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这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其实也包含了王阳明对于人生的一种透悟,更是教导人们如何追求生活幸福的法则。

现实中很多人认为,想要获得幸福,就必须要向外找方法,即谋财、取名、求利等等。

然而作为阳明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认为,凡事都应该向内求,向心求,从内心中追溯幸福的秘方,要做到“心无外物,心无外事,心无外理”——

心宽无处不桃源,何处不是水云间,若能达到“空心”的高境界,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轻松自在了。

01心无外物

所谓“物”,分化开来其实囊括了很多东西。包括世间的名声、利益、财富、地位在内,都属于“物”的区间范围。

当一个人对于这些“物”存有过多的奢求欲望时,那么我们就会说这种人有“物欲”。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物欲”是为人之常情,然而过多的“物欲”就会令人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就像《道德经》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当欲望主导自己,整个人的行为、精神都会日益颓废,每天都在疲于奔波,沉浸在名利的追逐战中,连灵*也会颠沛流离,无处安置,这也是为什么欲念越重的人,过得越辛苦的原因所在。

故此,王阳明特意在《传习录》中指出:“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世界上许多人一生为功名利禄所累,而这一切都是内心之中的“欲望之贼”在作妖。每个人被贪婪所禁锢,失了心智,自然就会做一些有失天理的事情。

到了这种紧要关头,人们就要立刻意识到一个问题,即:人生的真功夫在精而不在多,所谓的“精”就是要有理智选择,而不是盲目地被物欲蒙蔽;

要懂得自我克制,减少人的私欲、淫欲、贪欲,便能恢复良知,收获纯真,在克制中寻求真理,人生也会因此感悟出许多不一样的智慧。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王阳明口中的“心无外物”并不是让我们做到简单的清心寡欲,更不是让我们保持无欲无求的圣人节操,而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可以合理规划欲望。

在保证身心满足的前提下,将更多的注意力转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在处理“断舍离”问题时,确保干脆利落,不为得到而纠结,不对失去感到惆怅。

只有这样,你人生的价值才能真正凸显出来,轻装前行,自然就可以免去诸多因欲望而生的繁琐和辛苦。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