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道德经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 [复制链接]

1#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https://m-mip.39.net/fk/mipso_5661850.html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释

最高明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

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尊重称赞他。

再次一等的,人民畏惧他。

更次一等的,人民轻视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信服他。

统治者悠闲自在,不随意发号施令,等到事情办成功了,

百姓都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太上,下知有之

“大”,伟大、强大。“太”比“大”多一点,更有力量,更强一点。只有把这一点放在下面才能称其为太,放到上面就叫犬。善于处“下”,越是位置高的人,越要懂得善于处下,越要谦逊、谦让、谦虚。

最好的领导做到什么程度,“下知有之”。下面就知道有你这个人。不是什么事都管,不穿越自己的边界,只把该坐那个位置的事情做得非常好。该为的部分去做,不该为的部分不去乱插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把蚂蚁窝堵上的那个人,没有多少人感谢他的,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事儿。发大水的时候,谁上去英勇救人,大家对那人可印象深。至于堵蚂蚁窝那个人大家不在意,不注意,可这个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为之于未有”。

一日,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弟兄三人都精通医术,到底哪一个最厉害啊?"

扁鹊恭敬答道:"我们兄弟三个,长兄医术最好,二兄第二,我最差。"

魏文王一听就纳闷了,心想这扁鹊是最厉害的,大家公认。现在这样说辞,是故弄玄虚,还是欺我不懂啊?心中有不悦道:"那为啥你还是三兄弟中最出名的呢?!”

扁鹊虽己察觉文王不悦,但仍不慌不忙回道:"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疾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难以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导致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可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除秽敷药。一番治疗病人病癒,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大家口口相传,我的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实际上讲的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你看最好的位置呢,“太上,下知有之”。从这里就可以知晓,“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管。而是,遵循道理,总结规律,提前把要做的事情规划好。

其次,亲而誉之

一个领导如果身先士卒,对大家非常好,对大家非常人性化,大家就能亲而誉之。这很难得。

道家认为这已经是第二层。精力分散,很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做。最可惜的是,这类人经常提前让自己鞠躬尽瘁了,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过度依靠领导者个人的热情去推动企业的发展,把所有事情都寄托在领导者一个人身上必然会出问题的。领导者的任何波动,都会引起企业的动荡,这是非常可惜的。

明代万历首辅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时,万历帝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李太后把辅佐和管教小皇帝的双重责任,全权委托给了张居正。张居正亲自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挑选了六位讲臣,李太后便让儿子将听讲内容复述一遍。小皇上讲完了,李太后就问陪皇上听讲的冯保,皇上讲的是否有错漏。如果有错漏,就给予惩处。有好几次,小皇上因为逃学而被罚长跪。帝师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儒学教育,每天举行为皇帝讲授经史活动。张居正担任“知经筵”,为小皇帝制定了最为严苛的经筵日讲标准,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这对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而言,不可避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张居正重视对皇帝朗读和背诵等基本功的训练。他规定小皇帝要“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还主编了《帝鉴图说》,配合图片讲解历史故事和道理。有一次小皇帝虐待宫女,逼死人命,自己吓得瑟瑟发抖。他跑到李太后面前长跪不起,乞求得到宽恕。李太后在陈太后劝说下,松了口气,但仍坚持说:“能不能留你,要看张先生的态度。”张居正又遵李太后懿旨,替万历皇帝代草“罪己诏”颁示天下,此场风波才告平息。这次事件,可看做是朱翊钧与张居正这一对君臣师生关系的转折点。此前,朱翊钧对张居正还有倚赖,信任有加;此后,他对张居正除了畏惧,更在内心潜藏了一份不满与怨恨。相权严重侵犯了皇权,必然引起强烈的反弹。张居正死后没多久,万历皇帝翻脸不认人,说他“专权乱*”、“谋国不忠”,被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差一点就要掘墓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

其次,畏之

这个境界的管理者,被管理者特别害怕他、畏惧他,在他的压力下去工作。这种管理者很常见,往往特别威严,他一进办公室,所有员工都鸦雀无声,不敢看他,这种领导靠着对赏罚的掌握去推进公司的发展。

管理有三个境界,分别是道、德、法。道是最高的,是世界运行的规律,领导者明白规律以后,他隐身于其后,让一切按照道去运行,按照制度去执行,大家自主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境界最高;德是道的外在体现,它是榜样以及各种品德,以德来运行企业,就需要各种榜样与行为规范;法是最后的强制性惩治措施。

秦国当时建立的法是恶法,稍微犯一点小错误,那惩罚无比严酷。满大街都是被砍断手脚的。秦朝的统治才维持了十几年。单纯靠这种严刑重罚,又不管它合理不合理,只一味地高压,除了让大家害怕,没有别的,畏之。

朱元璋当皇帝以前是一个普通百姓,深知被官员压榨的滋味。他了解百姓被贪官污吏克扣的苦楚,所以在他当了皇帝以后,尤其注重对贪官的惩处和控制,他制定了严苛的刑罚来惩治贪官,企图通过重罚来治贪,可是效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

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官员可以清廉正直,可以从道德层面上,为君为民工作。所以,他给官员发的俸禄极低。这就导致了官员当官了却连饭都吃不饱。当官的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有精力去为皇帝出力,为百姓做主。所以,物极必反。朱元璋的刑罚虽重,可官员们也要活着,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状态,官员想清廉却难以生存,最后贪官问题就越来越严重。

想要根本的克制贪污,需要有一个良性健康的制度。而非单纯的靠重罚整治贪污腐败。朱元璋反贪失败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不懂得利益平衡。想要官员不贪污,好好为朝廷出力,就必须要手下官员吃饱饭。朱元璋既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最后肯定越反贪,贪污越多。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胡作非为,最后大家起来把他这个位置给他推倒,推翻,侮之。就像商纣王一样,最后在鹿台自焚,“侮之”。

作为管理者,第一个境界是隐身于其后,无我利他,为大家做事,把制度建立好以后,让大家去运行,这种境界是最高级别的;第二个境界讲领导者是楷模,是榜样,领导者关爱员工,对员工特别好。但是这种境界有个问题,这领导者一旦不发光了,企业就会立刻黯淡无光,一片混乱,企业也就不可长久。这样的领导者一定要上升到上一个境界;第三个境界是被管理者怕他,这领导者赏罚分明,特别有威严,用威严、刑罚来让被管理者害怕他。

道、德、法都做不到,被管理者就不再相信您了,领导基础就动摇了。

如果君主信用不足,老百姓就不会相信他。周幽王失信于诸侯而致西周灭亡的故事,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的合理性。

周宣王死后,其子姬宫涅继位,就是后来的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之地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之连年旱灾,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而周幽王重用佞臣虢石父,对内盘剥百姓,加剧了民生疾苦;对外攻伐西戎,严重虚耗了国力。大臣褒珦劝谏幽王,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他关押起来。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国族人找着了一个名叫褒姒的女子,教她唱歌跳舞,将其献给幽王,替褒珦赎罪。

幽王见了褒姒,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褒姒虽然生得闭月羞花,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想尽了一切办法,可是褒姒还是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下令谁能博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佞臣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点燃烽火台试一试。

周幽王立刻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是犬戎打过来了,果然都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却发现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子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原来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在台上饮酒作乐。

周幽王派人告诉各诸侯说:“各位辛苦了,这里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方知被戏弄,遂心怀怨愤地离去了。褒姒见到这一情形,觉得十分好玩,于是大笑起来。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后来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并册封褒姒为后,封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还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并准备出兵攻伐申侯。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先发制人,于是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年进攻镐京。

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急忙命令兵士在烽火台点燃烽火。可是诸侯以为这次还是戏弄他们,都不赶来救驾。镐京守兵也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他们就撤走了,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后来为犬戎兵所杀。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高境界的管理者做事非常谨慎。“其贵言也”,他特别珍惜自己的言辞,从不滥用,但是只要发表言论就都是很重要的。

无论为人还是处事,我们都要明白顺其自然的道理,不勉强为之,不强加于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伯温立有汗马功劳,受到重赏高封,但他却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刘伯温深知“可共患难却难同富贵”的道理。他请辞,是为了避免卷入官场斗争之祸患,为保身安泰,安享晚年。

在他自己看来,少年时所立下的报国之志已经实现,自己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也已经到头了,别无所求。而且,自己性格豪爽,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直言快语,曾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但同时也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而且,就是在朱元璋面前,他也经常直谏不讳。所谓“伴君如伴虎”,谁知道哪天龙颜大怒,自己的性命就难保了。

经他再三请辞,朱元璋同意他告老还乡。于是,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由于刘伯温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深知潜在的危险,所以决定“悠兮其贵言”,并“功成事遂”,过与世无争、自然无为的晚年生活,才避免了杀身之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