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活中充满烦恼,烦恼是认识真实自我的机会 [复制链接]

1#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不太懂得什么是烦恼,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如果当我们诚恳地去检视自己的生活,就不难发现烦恼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生活简直就是由点点滴滴的烦恼所构成:考试的不及格,工作的不顺心,人际的障碍,面试的失败,恋人的变心,身体的欠佳,电话的欠费,路上的塞车,情绪的波动……这些烦恼犹如漂浮在光线里面的尘埃,虽然不致命,但会让整个人的状态变得很不好。

随着光阴的流逝,慢慢的我们会对这个世界产生诸多的抱怨,更有甚者把自己活成这个世界的受害者,在抑郁症的思维模式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看问题的角度就变得非常的狭隘,很容易钻进头脑思维的牛角尖,试图将整个世界分成黑白对错,人格也因此变得偏执固执跟极端,就如试图将尘埃从光线里面分离出来一样,但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

人间道是不甚完美的娑婆世界,因为有了贪嗔痴慢疑,烦恼就不请自来。有人为了远离尘世的污染跟避免光线中的尘埃,于是就远遁山林青灯*卷,这不是出离只是逃离,我们应该要在生活中去修行,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才隐于野,虽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但是我们只是在被动地经历生活,比如我们在经历生病,我们下意识的去抱怨生病,这只会徒增烦恼,真正的成长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接纳世事的无常,痛苦就会被转化为养料,这才是修行。

所谓修行的目的是让自己心理成长,是能够获得与痛苦同行的能力疗愈心身的能力,在同样的场景下,学会了自如应对的能力,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提倡和其光同其尘,那意味着你必须要更高维度的意识层次,才能够包容接纳光线跟尘埃的相互交织状态。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烦恼面前不要想着如何去排除烦恼解决烦恼,尽管烦恼让我们感到痛苦,但不要因为害怕痛苦调头就走,当你无法面对痛苦,你就无法解决痛苦。所以当禅宗的神秀将烦恼比做镜子上的尘埃,要时时用心去擦拭的时候,六祖慧能大师却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只有时刻觉知向内寻找,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