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感悟,藏巧于拙能长保,以屈为伸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规范化诊疗 http://m.39.net/news/a_6185379.html

一篇文章观点鲜明,可以说思想有锋芒。锋是玫瑰花上的刺,是太阳射出的光芒,是绵里掩藏的一颗针。文章有锋能体现思想或信仰,做人有锋靠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然而若处处锋芒毕露,则会招来嫉恨甚至灾祸。

《菜根谭》中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意思是,宁可愚笨也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约束也不可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也不可趾高气扬;宁可谦让也不可太激进。

01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持,意思是一只手从底下托扶,所以“持而盈之”是指端着一个容器走路,却把里面的东西装的满满的,当然容易泼洒,不如少盛一点。

三国时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的儿子,小时候就才思敏捷、天赋过人,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不为有这个好儿子而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

父亲认为儿子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果然儿子掌权后独断专行引起众怒,最终被吴主孙亮与大臣孙峻设计杀死,自己的家族也被夷灭。

过于表现、张扬和突出个人,会给人以口实、授人以柄。毫无顾忌地显示自己的能力、水平,会造成他人的嫉妒,而陷自己于不利之地。

02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财富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富有过了头,就给自己留下灾祸。

清代时曾国藩为官清正,克己奉公。“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当时清朝官员的真实写照,但他却始终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在京任职期间,他鄙视人情送礼,以身作则拒绝收礼。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功成身退实际上是表现出一个人的前瞻性,以及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清醒的、睿智的把握与预测。

西汉开国之初,张良在危机重重的宫廷斗争中得以善始善终。功成名就之后他急流勇退,过起了闭门谢客的隐居生活。

在封侯之初张便向刘邦表示,从此以后想遗世独立,以求修道成仙。此后便借口体弱多病,逐渐淡出官场,不再过问*事。张的*事韬略卓绝,但是他深谙天道,才使其有了善始善终的结局。

03

从刚才老子的两段话分析,他介绍了始终由有变无的路径,即贪婪、显锋、保守、矜傲。

然后老子提出要效法自然,不贪图享受,不留恋财富,不拘泥于名声,不怀旧于官位,只有功成身退,才是最后的归宿。

春秋时期,楚恭王与晋国的*队战于鄢陵,楚国打了败战,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为准备下一次战斗,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量,他却喝醉了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说天败我也,将因酒误了战事的他杀了,然后班师回朝。

04

那么如何效法自然呢?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源,又蕴涵着规律和法则,规范着事物和生命的运行。这里的自然并非指自然界,而是一种境界、特性和规律。

规律和法则在无形中规范着人们向本质层面运行,当人的思想和行为违背规律和法则时,就会受到制约和惩罚,表现为不顺或者是痛苦、烦恼。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们攫鸟噬人的法术。而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

古人说: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处世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这就是这一篇里老子想表达的思想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