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子孙保之,保什么吉生起名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读完此文,人生尽通透。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经典,就是要将道理融入生命,哲学化为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西方哲学不要求哲学家言行一致,东方的文化要求必须知行合一,“用你的行为来表达你的思想”。也就是说生命必须和哲学、思想融为一体。

现在很多解读传统文化经典,往往把文化经典当做知识来进行注释解读。当然这是必要的,认识经典总要从熟悉字词句的含义入手,但这还远远不够。

古人有句话:“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传统文化中的学问,不仅是记问之学的知识,其里面涵盖着功夫和见地。所以,解读经典更多的是要注重传统文化里面的智慧如何应用,也就是如何改善生命质量,如何改变命运,解决心灵上的问题。

传统经典的作者,是谁不重要!什么时间出生不重要!姓什么叫什么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流传下来的著作,历经几千年来的洗练,化为传统,影响着世道人心。

传统文化经典是作者心灵历程、世故人情、洞观世界的深刻总结与凝练,其中有道、有德,不同人可以在里面找到不同的自己。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说经典构成了作者,让作者成为影响世界的圣人,如孔子、老子、孟子...

读书明理,就是通过读书来获得智慧,那么选择什么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先登山顶,再窥万象。假如始终在山脚下辗转,你永远也不体会不了高境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什么书才是好书呢?滋润生命,给生命以营养的书,使人安静沉下来的书,如果一本书我不去读,人生会有损失,那么就是一本好书。比如:《易经》、《道德经》、《庄子》、《心经》、《金钢经》...

中国古人讲“一通百通”、“一窍通百窍通”,也就是说只要选择好一个领域或者一本经典,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熟读它、读透它,就能起到很好的用处。有人只读实用的书,其实读看似没用的书,往往无用之用是大用,而且是妙用。

那么,有怎么样的妙用呢?一本书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认知和心里面会涌动出一种新的东西,也就是这本书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境界、营养,会影响你的心灵、人格和行为,在灵*被触动以后,你会一天比一天变得磅礴大气。也许有一天,或许就变成一个伟大的人。但得有个前提,那本书的作者必须要比现在的你更加伟大、境界更高。所以,我们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去读书,更需要学以致用,也就要知行合一。

这个“用”和功利思维中的“用”大不一样,它是读书得到了什么智慧灵光,就要用行动去实践,用生命去体会,并不是贪图一时好玩、新鲜,学到了以后就扔掉了。贪一时之功者,往往一无所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真读书的人,会一天比一天更有力量,一天比一天更有魅力,人格也会一天比一天更加完善、完美。那么,真读书者的人生就必然发生改变,他的心胸也好、他的世界也罢、舞台也罢,也会越来越大。一门深入、学以致用,才是真读书。

我们常说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颗果实成熟之前,会有很多小的细节和因素,在促成他最后的结果,不论好的坏的,有所自必有所然,大概就是因果。

这个世界很奇妙,我们生命的过程和方向也很奇怪,一个因缘推动着另一个因缘,因缘聚合,就链接了。所以认真读完一本书,然后就顺着读了另一本。

在这个过程中,反复锤炼我们的行为,不管沧海桑田、风起云涌,世界如何变幻,有些事情还是有意义的,那就是承载了古老经典智慧的行为,那就是承载着真善美的实践。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说知行合一的行为实践,是我们可以在虚无中建立的存在,也是我们对抗“无常”的唯一法门。

经典从来不流行,也永远不过时。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的智慧和思想,都能解决人的身心问题、灵*问题,乃至命运的问题。

但我们大多不知“道”,而专注于技能、技巧,也就是“术”。这正是当今社会充满精神困惑与疾患的原因。《大学》里面也有讲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就像《大学》或者其他经典,大家都知道名字,但有多少人看过呢?有多少专职研究者之外的人读过并真正践行经典里面的智慧呢?

我们不了解经典,不是经典本身的问题,而且传播的问题。如何构筑一个有智慧的、大写的、自在的,与天地并立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能一些好的东西没有被挖掘出来,比如说思维模式、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等等。这需要一大批人,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有益身心、有益人生的营养,把几千年来的宝贝流传下来。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面对着自己的亲侄子的头颅,怀着无尽的愤怒与悲痛书写,上面是满门忠烈,是孤臣悲歌,是对天下贼人的声讨与鞭打,最重要的是华夏男儿的气节与血性。通篇文字,字字带血,句句有泪。由楷书到行楷再到行草,最后变为狂草,悲愤情绪的递进以及国破的痛心,如同江河倒灌,倾斜千里。

它是有灵*的。所以先人在《祭侄文稿》上面盖上了一个鲜明的印章:

我们的经典又何尝不需要“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