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在进道未衰白话道德经第十八章 [复制链接]

1#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句话说得很妙,道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常被翻译为“大道废弛,仁义才显现;……”给人一种道德衰退的假象。所以这一章以“人在进,道未衰”为题,从人类认识的视角给这段文字以正义。

“天垂象”,人类的认识源于自然垂下了的现象,这些现象就是自然规律呈现出来的信息,乌云来了,就可能下雨,满月来了,就要涨潮……我们在这些信息中,发现规律,找到规律。如上一章所说,理解不了自然的信息,就会“侮之、畏之”,发现了自然信息的内在规律,就会“亲之敬之践行之”。

人有先后,总有那么一部分先哲圣人,提前发现了自然的内在规律,在自身受益之后,想让亲族子民也收获这份智慧的成果。但是大“道”难言,规律需要实践的认识与总结,所以,先哲圣人们“设神道以教化”,通过规范言行,助人按规行事,按律行道。如商朝的“卜”,周朝“礼”,又如法治德治。就像一家之规,孩子年幼时,不通道理,只能以家规的形式,约束孩子的言行。这便是“仁义”、“智慧”、“孝慈”、“忠臣”产生的初衷:以某种规制匡扶正道。

所以“大道废……”这句话,不是说“道”衰了、人退步了,而是人类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模仿出一套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规律!这就德治、法治的渊源,比如公平说的是自然之仁,正义讲的是法律要符合自然之义……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易经》中昭示得明明白白。它把自然显现出的信息称之为“兑”,如雨一般润泽四方,不偏不倚,就像信息充斥在我们周身,无论好坏,不问东西。我们通过对信息的认识与处理,总结出自然的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智慧,并以一种“意识的形态”固定下来,这种“意识的形态”便是“离”,离原义为用网子罩住纷飞的鸟儿,意为抓住四散的信息,凝结成规律。

这些“意识”,有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仁义”,有对人与人关系的总结“忠孝”,还有整体的经验传承“智慧”……我们不妨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不是深入骨髓?这些“意识”直接或间接这影响着我们的言行。

所以,我们是幸运的,因为骨子里镌刻着先人的金玉良言,先人们在精神上的给养,让我们的民族久经不衰,浩然长存。但是,我们也要晓得,“意识”源于“信”,“信”源于自然规律。勿要以“意识”作为判断的全部的,“意识”是为了更好的行道处事,却不是遏制我们对自然的客观认识。

所以“大道废,有仁义……”,既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又表明了老子对现状的担忧,怕我们坐享其成,生于安乐,深化了“仁义”“智慧”这些意识对我们的影响,忘却了对自然本身的认识与感悟。就像按图索骥的典故,按书中规则寻千里马,却找出个蛤蟆。

这是一种警醒,即使今时今日依旧深刻:看看手中的手机,是不是在忙于学习手机的新功能而忽视了手机的由来?是不是在烹饪时,只顾着加盐,只想着咸味,却忘了盐的提鲜功效?是不是忙于养生的法子,却忘了生命的意义?科技、食物、养生无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体悟世界,但我们为了科技适应科技,为了吃而吃,为了养生而养生,忘了本,丢了根,在这些“意识”的洪流中兜兜转转,走不到自然中去,忘了科技是为了拓展视野,忘了食物是为了饱腹,忘了养生是让身体与自然协调统一……更有甚者,当我们假想一个观点时,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看法,竟然通过引经据典来支持自己的主观看法,而不是深入实际、深入自然、深入实践,如此以固有的“意识”证明新的“意识”,循环往复,又何来客观?

所以,记住“仁义”、“智慧”、“忠孝”的由来,遵守它们,却不迷信它们,参照它们,却又不失客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