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问答80章小国寡民章排序问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16.html

本文对“小国寡民”章在王弼本和帛书本的排列差异问题做出了辨证。

上文注释了《道德经》第69章,本文按说应该注释第70章,但通行本的顺序在此出现了问题,需要进行调整。《老子》有两种章节顺序版本,一是以王弼本为代表的《道德经》,即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有章节序号;二是帛书甲、乙本的《德道经》,即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没有章节序号。经笔者论证,《道德经》是正确的排列顺序;《德道经》是人为将德经排于道经之前,属于错排。很多人认为《德道经》从版本上早于《道德经》,应该更接近老子原文,为什么这里说是错排?在于《道德经》是对《周易》卦的阐释,完全是对应《周易》卦写下来的,道经在前,对应《周易》上经;德经在后,对应《周易》下经。(道经与《周易》上经的对应顺序请参阅前文《关于道德经中道经和德经的由来》)。也就是说,道经和德经顺序是由《周易》上经和下经来确定的,先后不能颠倒。《德道经》不符合《周易》上下经序列,就可以断定是错误的。《道德经》的章节按顺序基本对应六十四卦,才符合原创主旨。

杨吉德

王弼本的《道德经》排列大体正确,但不意味着所有章的排列都是正确的,“企者不立”章列于24即为错排,而按照帛书本序列则是对的,正好对应《周易》蛊卦。还有就是“小邦寡民”章和“信言不美”章,在王弼本中排在80章和81章,即处在整部书的最后位置;在帛书本中是排在67章和68章(按王弼本序号),到底哪个版本是正确的呢?按照《周易》卦的顺序来说都不对。

首先,谈一下《周易》卦和《道德经》正确的对应排列,《周易》最后几卦的排列是:《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从内容看,《巽》卦对应64章“其安易持”;《兑》卦对应65章“古之善为道者”;《涣》卦对应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白谷王者”;《节》卦对应67章“我有三宝”;《中孚》卦对应68章“善为士者”;《小过》卦对应69章“用兵有言”;《既济》卦对应80章“小国寡民”;《未济》卦对应81章“信言不美”;70章为全书后记,全书到此结束。71章至79章是不应该存在的章节,故《道德经》实际应该是72章,后面的文章还要专门谈这个问题。这些章所对应的《周易》卦即是各章的主题,老子在后记中称为“言之宗”,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没法提纲挈领地领会每一个文字。

周易说解京东好评率93%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3.7购买

我们再看一下比较可靠的资料,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所摘录的最后章节是66章,韩非《解老》记载的最后章节是67章的文字,我们有理由质疑汉初《老子》72章后的文字之伪。

在帛书本中,“小国寡民”章和“信言不美”章分别排在第67章和68章的位置,处于72章之内,可以确定是老子原文章节。对应《周易》卦序,帛书本提前错置了三个卦的位次,说明汉初在添加了九个章节的同时,对这两章做了前移。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是二个章同时前移?从版面看,“小国寡民”章的前面有个分章符,而“信言不美”章前面没有分章符,有可能当时把这二章作为一个整体部分前移的。二是为什么移动到66章后,67章前的位置。从文字上推测,66章最后写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信言不美”章最后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两章有相近之语,改文者大概以为语义相近的应该放在一起才对,故而做了前移。

为什么王弼本又恰巧移动了这两章,并把它作为80章和81章排到了最后?有可能移动者见过与前述两个版本不同的顺序,发现这两章是同时移动的,便也同时后移了这两章。问题是为何把这两章后移到了最后位置?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是因为“信言不美”章的最后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认为《道德经》就是讲的天道和圣人之道,把这一章看作是全书的总结而放到最后。

这样看起来,如果全书共72章,抛开后记一章,“小国寡民”章和“信言不美”章作为《周易》既济卦和未济卦的对应章,排在第70、71章次是完全合理的;如果全书81章,排在79章、80章也算合理。“吾言甚易知”作为后记必须放在最后一章,全书首尾呼应,方尽善尽美。但王弼本和帛书本对这两章都进行了错排,原因在于帛书本多添加了九章所致。

假设帛书本将道经排于前,德经排于后,直接删去最后九章就可以恢复《道德经》原貌,但其将道经和德经前后做了置换,这九篇假经混杂在了全书的中间,如果没有王弼本做对照,是很难从中挑出这九章来的。这样看来,帛书本调整两经的动机是相当复杂的。

小邦寡民。

问:一般认为“小国寡民”(帛书甲本“国”写为“邦”)是老子虚构的理想社会,能作为老子思想的代表吗?

答:这是误解,老子不会凭空提出一种社会形态的,必有其写作缘由。本章对应《周易》既济卦(见上图),卦象三阴三阳互相间隔,各居正位,阳与阳、阴与阴没有交接,是一种稳定、独立的社会形态。卦辞:“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既济亨就是各安其位。小利贞是指有利于以小邦的形式出现。所以老子说这是一种“小邦寡民”的社会形式,国家小,民众少,是既济卦讲的,不是老子主张的,老子只是用语言描述卦象和卦辞的意境。

使十百人,之器不用。

问:王弼本为“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按帛书甲本所写怎么解释呢?

答:这是对《既济》卦讲的小而稳定的描述。百,近似于单位数字,三百、五百、百家争鸣,都是以百为单位。十百,按数字说就是千,但不会用十百来表示千的,应该是十个百人。人,一般作为概念来使用,不能作为一个人用。*队以人计数,社会组织以家为基本单位,而不是以人为单位,如:《国语·齐语》所载管仲对国都的规划为“五家为轨,伍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家是最小的组成单位,故此处之人实指家。十百人,十个百家。使十百人,百家为一个自治管理区域,以千家举例,可以分割为十个百家社会基层组织。

之,往。之器,出行工具。之器不用,出行工具概不使用。卦象阴被阳所间隔,阳被阴所间隔,都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故有“之器不用”之说。“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不用。”意思是根据卦象,应该将一个整体分割开来各自为*。

使民重死而远送。

问:帛书乙本:“使民重死而远徙,”改了个“送”(徙)。王弼本:“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进而又添了个“不”字,可译为:使百姓重视死亡而不向远处迁徙。但从来没人讲清楚死亡与迁徙有什么关系,人们迁徙不正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吗?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才对呢?

答:甲本是正确的。送,指送葬。《孝经·丧亲》:“擗踊哭泣,哀以送之。”送即指送葬。远送,指远离居住区择地而葬。使民重死而远送,让民众尊重死者而选择善地而葬。此句是对应《既济》卦初九爻辞而谈的,“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曳其轮指用人力拉着车轮前行。平时都是用马、牛拉车,只有出殡时才会用人力拉车,故本句是依初九爻辞而言的。丧礼和祭祀是古时社会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事项,按《礼记》要求礼仪相当繁琐,还要守孝三年,但此句只用了“重死”二字,当简则简矣。乙本改成“远徙”,与送葬就没有了关系,与“重死”也没有了关系。王弼本又改成“不远徙”,到底什么意思,就只能靠猜了。

需要注意的是,从本句往后读,每一段句子都在对应《既济》卦的一段爻辞,也就是说,本章首句“小邦寡民”并不是老子提出的社会理想,而是陈述《周易》既济卦的思想,而且其它文字也完全出自于《既济》卦的内容。我这样说,所有的读者都会觉得不可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除非你割舍不下自己多年的固有认知。

有车周无所乘之。

问:乙本改为:“有周车无所乘之。”王弼本又改为:“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是不是“舟舆”最为恰当?

答:如果不知道“车周”的来历,用“舟舆”代之当然是最恰当的。其实“周”并不为舟。《既济》卦六二爻辞:“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孔颖达疏:“茀,车蔽也。妇人乘车不露见,车之前后设障以自隐蔽谓之茀。”妇女乘车出行必须用茀围起一周,以免被人望见,此即为“车周”。但“妇丧其茀”讲的是丢失了茀又怎么能出行呢?意为应呆在家里切勿出行。“有车周无所乘之”则变了个说法:就是有车周也没有目的地可去。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卦象阴阳阻隔,无法出行。

有甲兵无所陈之。

问:既然有铠甲兵器,就说明有战争准备,说“无所陈之”,你没有侵略别人之心,别人不一定没有侵犯你的心思,这样说岂不是一厢情愿?

答:这个问题提的好。凡解《老》者对本章都多有感言,陈鼓应先生:“‘小国寡民’乃是激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当时散落农村生活基础上所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其实这不是老子的原意。既然是“小邦”,就是一种国家形态,不会是乡村家园;既然有“车周”,就有贵贱之分;既然有“甲兵”,就有镇压防范之虑。所以认为这是老子在虚构理想社会的想法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要“有甲兵”,是因为“邦”的体制需要武器。“陈”是排列。为什么“无所陈之”,是因为小邦之上还有王,王要制约所有的小邦,避免邦国之间恃强凌弱。首句之所以写“小邦”而不写“国”,就是因为上面还有国的统辖。《既济》卦九三爻辞:“高宗伐*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方作乱,背叛商王,四邻不安,高宗派兵讨伐*方,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也避免了邦国之间互相攻伐。这是一个大国辖制众多小邦的社会模式,老子就是陈述的这一爻辞内容。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问:老子这么说是不是一种复古倒退的思想?

答:这句话是很矛盾的,句子中有一个“复”字,是恢复之义,纵观全书,老子从未提出过恢复原始生活状态的主张,所以不可贸然推断是老子的思想。本句似乎漏了一个字,敦煌庚本:“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矣。”有个“矣”字,我觉得“矣”可能是“欤”字的错写,即这是一个疑问句: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欤?难道这是让民众恢复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吗?老子对《周易》既济卦有疑问,并不赞同前述社会结构形式,当然这只是我本人的推断。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问:这是描述民众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吗?

答:这是从《既济》卦的六四爻辞而来:“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说文》:“繻,缯采色。从糸,需声。”指华丽的衣服。《说文》:“袽,败絮,破布。”指破旧衣服。此句也可以理解为把破旧的衣服看作是华丽的服装。老子把这种对恬静生活的感受做了更全面的描述。其实在一个封闭环境中生活,哪有什么甘食、美服?但他们安静地生活在不变的环境中,遵从着世代相传的风俗,由于没有与外界的比较,认为粗糙的食物那么香甜,破旧的衣服也非常美艳。

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问:这是不是指邦国小而静谧的生活状态?

答:《既济》卦九五爻:“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东邻暗指商,西邻暗指周,原是周文王借祭祀的不同来影射商王不顾苍生求*神的自私行为,老子只撷取“邻”字,认为邦国就是这么小,相依为邻,没有攻伐,大家相安无事。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问:大家少交流就是了,为什么要说“老死不相往来”呢?

答:按说这句话不合理,人们没有生活上的交往,难道不需要与外界通婚吗?其实是另有所指。《既济》卦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东邻和西邻谓之道不同不相为谋,此为不相往来。上六:“濡其首,厉。”水淹没了头顶,至死也不求人,此谓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既济》卦六爻阴阳间隔,为道不同,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依傍强国,不惹事生非。象辞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作为一个小邦国,要预防亡国之虞,只有*治上与他国不相往来,保持中立才行,这是“小邦寡民”的立国之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本章描写的是弱小邦国的生存之道。一些小邦国处在强国争霸的夹缝中,自身没有力量保守家园,谁来攻打就与谁结盟,朝三暮四,饱受战乱之苦。老子借《既济》卦爻辞要点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你没有士兵,强国就没法借你的力量;你没有财富,强国就不会产生贪念;你坚守中立,强国就没有理由讨伐。作为一个小国还有什么更好的生存之道呢?至于前贤所认为的这是老子提出的理想社会,恐怕不能代表老子原有思想。

译文

作为一个小的邦国和少量的民众,可以分割为十个百家自治组织,交往工具一概不用。

让民众尊重死者,而在远处择地而葬。

即便有用于远行的车帷,也没有可交往之处。

有用于战争的铠甲和兵器,却没有地方可以陈列。

这是不是让民众恢复用结绳记事的原始方法来生活呢?

让百姓认为自己的饮食甜美,穿旧的衣服也很漂亮,沉湎于自己的风俗,安心的居住在不变的环境中。

毗邻的邦国互相可以望见,对方鸡狗的叫声都能够听到。

但两国民众到老,甚至是死亡,都保持不互相往来。

附录:《周易》既济卦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亂。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九三高宗伐*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厉。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