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讲的是全局观,守中道, [复制链接]

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从天地角度,从跳出万物的角度去理解万物,万物的形成就像刍狗,编织成型后,用于祭奠,祭奠是祭祀谁?祭奠祖先?祭祀天地?祭祀创造他的人?祭祀完了之后就烧掉

所以万物的生长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从天地视角,万物生长自有其规律,万物生长对于万物自身并无意义(这可能是老子的观点,可能对祭祀的人有意义,如果万物得道,了解天地的规律,把握规律,能驾驭规律,可能对万物自身也就有了意义)

同样,从圣人角度,也要跳出百姓的角度去理解百姓,认识百姓就像刍狗一样,从编制成型,到老去,死去的意义,百姓做了什么?做了祭祀的事情吗?或者做了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吗?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是否跳出百姓生活的规律去做事情?是否跳出生老病死?是否跳出天地规律去考虑事情

天地间就像一个风箱,流动着风(从古至今“气”的概念)我们都生活在风箱中

空虚而会循环(感觉像能量守恒,循环往复),我们生命体也像一个风箱一样,大风箱套着小风箱,我们动起来,风箱也动起来,循环往复,我们向外动,风箱就动的呼之欲出

越往风箱里面了解,越不可穷尽,如果你像圣人那般跳出风箱,守住自身的宁静,才是正道,向外求是不可穷尽的,守住自身的中道,才能宁静

中道是把握自身的一个平衡点:因为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如何找寻自身宁静,有的人静坐,有的人跑步,去寻找自身的宁静吧,自身的中道

总结方法就是全局观,寻找风箱中的规律,找到自身的位置,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