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对我国古代的*治,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据史学家研究,被我们称道的汉初的“文景之治”,以及唐初的“贞观之治”,都是受老子《道德经》中治国之道影响的结果。
老子《道德经》中“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更被历代帝王奉为治国之策。
“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三章,第三章原文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主要还是讲能量转化守恒的自然原理,告诉我们要懂得了人与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态原则,但是老子在这章中的“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是有很深的智慧之处。
《道德经》中“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的智慧之处在于,我们普通人很难理解,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这是老子的愚民倾向,这是因为我们与老子所处的高度不同,现在来分析这句话在治国理*方面的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社会经过战乱统一之后,必定会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新的统治者大多会选择老子的思想来理*,而《道德经》中“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恰恰正好适合安定社会、恢复生产的需要。
要弄明白“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为什么受统治阶级推崇,就要从我国的历史说起:
老子所处的年代是农耕文明的时期,当时大多古圣先贤,都是以恬淡虚无而追求长生,以淡泊明志追求心身清净,他们不受红尘俗事所累,所以国泰民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过度推崇选贤任能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看到了老百姓惟名是争、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现象。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老子《道德经》中“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被统治者接受,统治者选择老子这种思想作为*治指导方向,实行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的治国*策。
在老子的“常使民无知无欲”这种思想作用下,社会逐渐形成了不争不夺的风气,还有少数人虽然滋生了这种非分之想,但是知道这样做不对,所以也不会轻举妄动了,这对农耕文明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为国家走入太平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子《道德经》的“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如果从道家修心养性层面来说,也是有道理的,我们要知道:
身即是国,心即是民,心安身即定,淡名利,屏邪欲,自得清静无为之所,久之大成也!
老子《道德经》的“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中,特别提到了“欲”字,众所皆知人的欲望是无极限的,在芸芸众生中,虽你我有千差万别,但我们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无尽的欲望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不管你是青春少年,还是白发老者;不管你是得意贵人,还是山村野夫;不管你是富翁智者,还是贫民愚人,都绕不开“欲”字。
“欲”字可以分为食欲、性欲、情欲、名欲、利欲,种种欲望缠绕着我们,而老子在这是提到的“无欲”,就是希望我们明白一句话:
“其嗜欲者深,其天机浅”。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人的欲望过强,而相应的来说,他的灵性和智慧就会变少,会因此错过许多机缘与福报。
孟子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欲望这座大山下,欲就像是一个无底的漩涡,使人望眼欲穿,使人感到贫穷。
从《道德经》中“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我们应该看到,老子的“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在隐无形、在显为化、无处不在。而老子思想的精髓在于见之草木、见之百花、若得不得、无得自得。你如果细细品味老子和《道德经》,仿佛看到了“道”,而那“道”寂然不动、空空如也、云开雾散、迷尽障消、看山即山、看水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