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讲解共八十一章 [复制链接]

1#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腾跃和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空虚无形之物,能自由穿透任何没有间隙的地方。我因此懂得了“无为”的益处。

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解析:

本章主要以柔为比喻,来讲无为的好处,主要在论述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腾跃过阻挡他的东西、也能够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这种理念在第八章中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基本是相同的,因为水是至柔之物,与万物无争。在这章中讲述天下至柔之物是最坚硬之物不可阻挡的,这就是柔能克刚,对柔弱的称赞是老子讲述的主要内容,而柔弱的做法也是最符合“道”的精神内涵;虽然柔弱,但是可以腾跃而绕过坚硬之物,而不与坚硬之物相撞;同时可以穿透坚硬之物。这个与治理天下“处无为之事、行不较之言”也是同等的,百姓是柔弱的、而统治者是刚强的,但在百姓的生活种渗透着诸侯王的每一个制度,并且对国家的强盛具有关系。而对强暴则是批评、甚至斥责的。老子希望统治者看到百姓的需要、不以强对待百姓,同时要认识到百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和对国家的支持才能使国家强盛。

老子希望统治者采用“道”的思想来治理国家,认为“道”的无形、无态可以穿透、进入到任何地方。也就是用“道”的思想来教化人,可以使任何没有学过“道”家思想的人、不知道“道”家理念的人可以听懂“道”的思想。然后按照“道”来要求自己,对于懂得的部分尽力去做好。

天下人人按照“道”的要求来做了,这样只需要贵族们来做好“道”、学习“道”、传播“道”,而百姓则自化,认认真真去种好自己的地、治好自己的布,按照贵族们的要求缴纳一定数量的捐税,规规矩矩、轻轻松松地做好一个守法的劳动者,这也是道家的理念。这种美景的出现是老子的一种愿望、也是世人心中的美好愿景,而达到这种状况,也就是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最好状态。

老子说因此懂得了“无为”的好处。在当时战国家国天下的社会结构下,家的治理也是很主要的一方面,当然也有做家长的采取了“无为”的治理方式,并得到了超过其他人用其他方法治理的效果,出现了大众眼中的美好愿景;或一些国在参照“无为”的治国方式,而无为而治在当时的环境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提高,超出了采用法家或墨家等方法,这种场景老子也是看到了的,所以老子就有了“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的实践认知和总结。

虽然老子懂得了、也看到了“道”的好处,但“道”是很深奥的,在战国百家学说争相传播、各诸侯国采用的治国理念不同的情况下,采用“道”的思想来治国的并不是非常多、或者采用了一部分“道”的思想,而不全然采用。这样无为而治的思想并没有在当时全面盛行起来,很多诸侯国也没有达到这种状态。所以老子有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的说法。

战国时期主要以德治和法治来治理国家,而相互之间是交替的。而“道”家思想在当时老子推广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让贵族们接受并运用起来、逐步来形成完整的治国理念,所以在四十一章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看来在当时的推广不是非常全面和普及的,在不同的贵族看来“道”的思想在他们中的人实施不同的。其中很多诸侯国均用过“道”的治国理念,并且在这种体系的治理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美好场面。而传说中的老子的弟子尹喜还在周朝任过官。但老子只是传播思想、也传授知识,而不主张当时的弟子们去求官,有遁世的思想存在。所以其弟子为官者很少,也大多成为传授思想的人,如辛计然曾经教授过范蠡而兴起了越国。但道家的主要传播者包括庄子也是不求官,即使当时楚国多次请他去做相国,也是推脱了。

道家的思想在当时的广大流传,《道德经》在战国时代成为很多贵族们学习的经典,在治国中得到了采用。因各国之间的相争,所以并没有形成当时固定的治国理念,而是成为学说得到流传下来。

而如法家学说商鞅的严峻苛法也得到了一定的采用,并且富强了秦国,其他国家同样也采用,但当时德治和法治同时运用,大多以“道”家的宽、柔弱思想者居多。所以后期的流传和对后世的影响应该说“道”家思想是大于法家思想的。即使在中原统一并稳定下来后的汉朝其思想得到了非常的重视,汉朝初期的治国理念就是“无为而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