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个人感悟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很多解释是根据字面上的意思说:“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这样解释也未尝不可,可是这种仅仅从现象解释文字,活脱脱把老子变成了一个“阴谋家”,或者说老子在教我们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一些功名利禄。解释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可老子真的是一个“阴谋家”吗?已经得道的他真的还在谋划功劳,名利吗?

个人感觉这一章讲的还是内修,内求,文中提到“曲则全”,道教虽重视形体的全,但更注重的是内在的德全,《*帝内经》也讲“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如果仅仅从现象层面来讲,老子就变成了阴谋家,帮助人们以恰当的去获得外在的物欲,然而老子是无所求的,或者说他求的是道,而且他已经具备了道,显然这种解释并不是十分贴切的。

还应该是结合形而上的角度去看,如果老子真的想让我们有所得,那也是想让我们也得道,那种没有分别心,对待心,善恶心,美丑心,只有一,看什么都是合一的,看什么都是和顺的,内心那种混沌喜悦的状态。这时候,善恶是等同的,贫富是无区分的,一切都含藏于心中,也就是佛家的“阿赖耶识”。

合一,止于一,止于至善,“止一”便是“正”,儒家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现在看这个“恶”字,它由“亚心”组成,亚心也就是有了二心,心不能如一,种种念头就偏向了恶,也就带来了无尽烦恼。

释家也是如此,《无相颂》讲:“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若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静至无余”。

止于一,止于至善,获得大自在,大清净,老子也给我们提出了内修的方法,推天道以明人事,如天地滋养万物一样,无我却能利益天下。如同水一般,“处众人之所恶”,自身处在鄙陋,底下的位置,“利万物而不争”,成全他人,成全大众的利益,却在内在修行自己的“全德”!

修道,才能有得(德),道为体,德为用,成全他人,让自己处在低洼,屈,少,敝的位置,却能时刻不忘修行自己的内在的德行,少一些欲望,多一些和顺,追求自己德与道的日日新,减少物欲和机巧的多则惑。

甚至效仿自己身上的穴位,处在底下的位置,却能在治病时起到关键的作用;效仿江海,虽处低洼,却能汇聚百川;守敝才能出新,虚怀若谷,才能让真气升起,无为而无所不为。

庚子年五月十四――林诚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