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道德经第十六章个人感悟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返本归元,虚极静笃,回归自己的本心,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祖气,或者说是先天的元气。

向外追逐,这追求的是小我,耗损自己的元气,变得与真我分离,小我是幻想,是浮云,为了加深自己的存在,便不停的向外获取能量,功名利禄,酒色财气,却不知道这样只会让自己和真我更加分离,能量获得时,一时的满足,然而贪欲无穷无尽,小我遮蔽双眼,欲海难填,饮鸩止渴。唯有静下心来,去体会真我,形与神俱,看破小我的幻想,“远离颠倒梦想”,才能“度一切苦厄”。

身体要动起来,这样会让我们克服肉体的懒惰,心要静下来,这样才能让自己“明”!静下来才能归根,才能复命,才能知常,才能“明”!这种状态就像太阳一样光照万物,《六祖坛经》讲“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然而要做到“明”还需要一个“诚”,《中庸》讲:“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后人说:心诚则灵。灵明不昧!不昧就是清醒明白,智慧具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身边的诸位老师,各位师兄,同仁,对自己的都是那么的真诚,真实,实在,有一说一,言行如一。《大学》讲:“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是如此。

说道不行道,这才是最大的恶。说道还要做到,才能得到,让所学文化落地,生根,这才是真正的“学而时习之”!

庚子年五月初七――林诚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