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二章,教你修成豁达人生,还教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第二章上承第一章,描写内容与行文风格却跟第一章大相径庭,第一章一开篇的第一个字就是“道”;而第二章通篇不见一个“道”字,倒是出现了六个“不”字,所有反常的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道德经》第二章的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如下:

全天下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所以才产生了丑;都知道什么是善,所以才产生了不善。

与此相似,所以有和无相互滋生,难和易彼此成就,长和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互依存,音和声相互响应配合,前和后彼此伴随而存在。

因此圣人做事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不用律法、言辞而用身体力行来施行教化,听任天下万物自由发展而不干涉,生养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却不炫耀能力,成就万物却不自居其功。

只有坚持自己不居功,才能真正的不失去功业。

总算译完了,虽然选择合适的词语比较困难,但跟勉强解释幽深微妙的第一章相比,已经容易太多了。

好了,现在我们回到本文开始时的问题,为什么道德经的第二章通篇没有一个“道”字,却出现了六个“不”字?

现在看了译文我们应该可以明白,虽然表面上看来第二章没有写出一个“道”字,实际上全章却都在积极而自然的展示着“道”。

不信你看,知道什么是美,才会产生丑;知道什么是善,才会产生不善;有和无相互滋生;难和易彼此成就……前和后彼此伴随而存在,所有本章列举的这些事例,都是反常的,一时难以理解的,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想想,这些表面上反常的事物,都有着相反却又相成的特点,这其中不正包含着玄奥微妙的“道”吗?这不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吗?这不就是“反者道之动”吗?

推而广之,现实生活其实存在着很多像这样相反又相成的事物,例如大和小,福和祸,成功和失败。

根据上面的事例,就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像那篇著名的寓言《塞翁失马》一样,成功和失败这对好基友在一定条件下也一定可以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所以如果你正处于成功的巅峰,请不要骄傲忘形,因为成功随时都有可能转变为失败。

所以如果你正处于失败的洼地,也请不要消沉气馁,因为失败也随时都有可能转变为成功。

明白了这些朴素的辩证法,那还不是分分钟就能修成成败不滞于心的豁达人生?

接着要说那六个“不”字,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六个“不”字中,除了“不善”是否定“善”,“不去”是强调“弗居”以外,中间的四个“不”字否定的都是欲望。

不言、不辞、不有、不恃,否定、破除的都是“圣人”对于操控天下万物和炫耀个人能力的欲望,就像佛家有云,修佛要破除物我两执,那么修道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然后这许许多多的“不”字,否定、破除掉“圣人”的不良欲望后,通过“功成而弗居”的过程,最后终将达到“夫惟弗居,是以不去”的效果。

其实功成弗居这种事不但“圣人”需要做,我们这些沉浮在尘世中的普通老百姓更需要做,毕竟向“圣人”学习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好处:)

干巴巴的说教总是费力不讨好,不如直接举栗子简单有效。

先说个正面的,春秋时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位范蠡先生在立下大功后毫不居功,放弃眼前的功名利禄飘然而去,后来不但保全性命成为巨富陶朱公,千百年来后人还一直都在传颂着他兴越灭吴的功绩。

接着说反面的,话说三国末期,魏国征西将*邓艾率*偷渡阴平险道,克绵竹入成都,消灭了已经成立四十余年的蜀汉,立下了不世奇功。

邓艾其人略有口吃,但熟读兵书深明韬略,实在是魏国之中不可多得的一名将才,当时他攻破蜀汉之后,名声威望四处传扬,可以说是已经登上了人生巅峰。

可惜邓艾志得意满,身处险境而不自知,他不但没有急流勇退上表谦让,反而居功自傲、大肆宣扬,继而招降纳叛、私自授官,甚至私欲膨胀想要盘踞成都割据一方,最终触怒魏国权臣司马昭,派监*卫瓘设计擒拿,后来又趁钟会姜维造反之乱局将其父子诛杀,最终落得身死功消一场幻梦!

回顾邓艾一生,只因他居功自傲,骄矜自夸,不知“道”更不循“道”,所以在立下大功后反而失了功业丢了性命,实在是一个令我们警省的反面教材。

联想到众多为人生和事业打拼的小伙伴们,如果我们能学习范蠡成功的经验,吸取邓艾因居功自傲反而身死功消的教训,在各行各业辛苦奋斗的同时,努力做到多学技术技能,努力做到立功而不居功,那么我们既能学到本领,又能远离猜忌陷害得到同事和朋友的喜爱,长此以往,我们的努力总不会白费,最终不但能收获人气人脉,还将一步步迈向事业成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