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讲解 [复制链接]

1#

原文:

大道汜(fàn)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大道广博无际,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靠它生长发展而不推辞,成就了功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并不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一直无欲无求,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向它归附而并不自认为是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它始终不认为自己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解析:

本章提倡的是平淡、谦卑的思想,重在论道。

“道”有多大、存在于何处?是广博无际的,无处不存、无处不在,左右上下无所不及的。在第二十五章讲了“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既然“道”生天地万物,那么道就存在于任何地方,这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让人明白“道”的伟大,使人对“道”在内心中存有敬畏之心,这样就可以认真学习“道”、了解“道”的精神内涵,不出现悖逆“道”的行为。

万物的生长是依靠“道”的规律来运行的,万物的生长遵从“道”的规律并且从来不违背这个规律,生长成才从来不沾沾自喜,保持着谦卑,那些虚渺的名利对生长的万物来说从来不去追求。万物如此,而人就更应该遵从天地自然规律,不要觉得我为百姓做了什么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以为我提倡的制度使人的生活得到了提高,就觉得自己了不起、自己是功成名就者、就应该高人一等。希望人们内心做到俭啬、低调,这样才符合“道”的精神。

“道”生天地,天地养育着万物,这样万物依靠“道”而生存。即使做到了这么伟大的事情,“道”并不认为是万物的主人,需要万物来提供给他什么,从不向万物索取,一直无欲无求地奉献着自己,给与大地上的万物以良好的生存环境、滋润着万物,万物在天地的照顾下按照各自的规律来生长,达到蓬勃壮大。因为天地的无欲无求,好像万物包括人类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样,而这样恰恰体现出来的是“道”自以为“小”、非常谦卑的精神。同时因为这种精神,有了广大的包容,更加给与了万物生长的环境。

“道”效法自然,而世间万物是离不开自然而独立生存,每一种生物需要阳光照耀、需要水分滋润,需要风和日丽,需要合适的温度、更需要符合生长的自然环境。而这一切是大自然提供的,而大自然并不认为自己就可以主宰万物,这体现的是天地自然的伟大,我们可以称为“大”。这种“大”更加体现的是包容的胸襟。

难道“道”不去显示自己的伟大、不要求万物来膜拜就不伟大了吗?或者这种伟大就不存在了吗?恰恰相反,更体现了“道”的伟大,也更因为他的无欲无求、他的包容、他的奉献,更加成就了他的伟大,这个伟大不是自己强取的,而是得到万物称颂的。

作为养育万物的“道”,天地万物可以不需要“道”而生存吗?显然没有这种可能,“道”以默默无闻来奉献着自己,不以为自己的伟大、反而以谦卑来存在。天道如此,那人应该怎么做呢?作为管理百姓的贵族们应该怎么做呢?

谦卑、俭啬一直是老子对贵族们的要求,希望他们不要太张狂、不要对天地赋予人类生存的衣食用度铺张浪费,内心求一份平和。那种觉得自己的能力超出了普通人等并达到了远超出自己用度的人应该想想这一切是谁赋予你的,是天地。天地都不自以为是,况且你一个天地之间渺小的人就应该如此吗?锦衣玉食、甚至什么海天盛筵你可以心安理得挥霍吗?

天地赋予万物而不以为自己大,况且作为天地之间的人该怎么做呢?看看那些在膨胀起来的轮流交换的首富们、那些以各种手段取得财富而想着进入最富行列者,他们是否可以学学老子的“道”,收敛一下自己的言行,知道天地间的万物是赋予众人生存的,离开了大众,你如何取得财富?你如何展现自己无度的欲望?

天、地、人、道四者,老子将人列为其中之一,以体现人的重要性,所以重视人的生存才是“道”的法则,才是自然界存在的前提,老子希望统治者用谦卑的行为对待统治下的百姓,那些卫士把守大门、百姓只有在路过的马车大队中可以看见他们贵族们的身影,是否可以在为自己树立光环的同时按照“道”的原则来做好自己的修身、好好管理一下他们的下属,知道百姓所想、百姓所求、减轻百姓的负担、给予百姓更好的生活。同时知道“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不需要高头大马、肃静、回避展现自己超出普通人的自以为大的做法,才是成为众人心中时刻尊重的、成为真正的“大”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