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讲解共八十一章 [复制链接]

1#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6172003.html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ei);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士听到道后,必定立即勤奋去实行;中士听到道后,则将信将疑、犹豫不定;下士听到道后,则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他们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了。

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看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好似怠惰的样子;质朴纯真又好像浑浊未开;洁白无暇的东西好似含污纳垢了一般;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在最后制成;最美妙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状。道幽隐无声,无名无状。

也只有道,它善于给予万物并且辅助万物。

解析:

本章通过不同人对道的认识、老子认为的古代人对道的描述和认识来阐述“明道若昧”的道理,重在论道。

第一段,讲述对“道”的修行程度不同的人对“道”的认识和对待方法是不同的:首先听“道”的人属于贵族,是士人,士在战国时期是属于地位低于诸侯的,但其社会地位是传承下来的,是富裕的、接受了教育的一个群体,进行国家的管理,相当于后期的相国地位的。

这里的上士,指的是修行高的士人,他们善于听“道”,能够听懂“道”所讲解的内容、能够领悟“道”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道”的要求与他所希望去做的非常吻合。他们在听完“道”后,就会马上按照“道”的要求去做,认真践行“道”的要求,当然一方面包括“道”的思想、也包括修身养性、包括如何治国等等。

而在学识上和自我修行上普通一点的士人,他们也会听“道”,但他们听完后将信将疑,觉得“道”的内容怎么与他所做的存在差距,但有些是可以去做的,有些对他们来说是难以达到的高要求。这样他们在思想上就会犹豫,不能完全按照“道”的思想来修身和治国,但“道”仍然会影响他们,对他们的言行等方面会有所改变。

而那些自我修行很低的士人,他们听完“道”之后,会哈哈大笑,他们会说这讲的是什么东西,对我们这些上层人来说还有这种要求,这不是专门来束缚我们的吗?天下怎么能这样来管理,我们怎么可以抛弃锦衣玉食的生活呢?我们为什么要善待这些出苦力的百姓呢?他们原本就是该出苦力而不应该吃饱的。当然这些人也包括其他各种流派的学着,他们的思想与“道”的精神相去甚远。“道”的要求与他们的思想和做法之间相遇甚远,他们只会一边大笑、一边讥讽“道”的精神,所以行道者的谨慎也包括在这些人面前要谨慎,要小心被他们打击。在当时老子的心中,作为包容万象的“道”如果不被这些人嘲笑,那么就显示不出道的深奥与博大。如果“道”能够开通这些人的心窍,那道将不成为道,成为了符合世间俗人的说辞。老子也是不与行为低俗的人同流合污的,他内心的精神世界是不会被这些俗世所影响的。

第二段,老子讲了在他认为的古时候的圣人们,当然指的是商朝和周朝初期时候的一些圣人们对“道”的精神所立下的言论:

“明道若昧”,光明的道路好像很暗昧。并不是这是一条通往前方的道,让人一眼可以看得非常明确,你可以跑步向前了。实际上是需要不断摸索前进的,这就是说光明的道是人不断探索得到的,没有人给你制定好一套前进的大道让你跑步向前。

“进道若退”,前进的道好像在后退。既然前进,怎么会觉得后退呢?这个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就是别人已经开始把地耕完了,而自己还在拔地里的草,给人的外在影响总是很落后。前与后是一个比较,别人前进的多,表示你在后退。但实际上不是后退,是在积蓄力量、在领悟“道”的内涵,最后做出来的就更加符合“道”的思想,这样就会从后者称为前者。当然这是指一个人的修行方面。

“夷道若颣”,平坦的道好像凸凹不平。既然是平坦的,怎么又凸凹不平呢?这仍然是对“道”的探索需要,“道”给人提供的是内心的平坦,但是实行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不是每一个人一听到“道”之后就马上遵从,如果是这样,估计老子就不会写出不朽的《道德经》了。

“上德若谷”,崇高的德则好像是低下的山谷。德的崇高,指的是其内涵,修行的崇高,那么就不去张扬自己,并不显露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真正的好的修行则显得平平淡淡,很容易接近人。好像是川谷一样,因为低,可以包容世间的一切。而差的德行则表现的自己高于别人,超出别人一等。

“广德若不足”,“道”是无边的,那么由道所产生的德也是广大无边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是不可能懂得并且做好全部的“德”所要求的内容,能够做好一些就不错了。所以,广大的“德”在人们中间显示出来的不是事事美好,总感觉有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就要求人们继续去提高自己的“德”,使自己能够做的更好。

“建德若偷”,要将“德”做出来并且去传播它,就需要对“德”的认识要高,要坚持“德”的好处,这样“德”即显得健全、也显得刚强。但是要把这一切做好,就会要很多反对的人、是很有难度的,传播德的人需要做好苟且偷生的想法,需要有忍受别人反对的准备才能够坚持下去,否则会在反对声中抛弃它。

“质真若渝”,质朴纯真一直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并且一直在对这种思想进行阐述。混沌未开也是一直阐述的,明白“道”者给人的感觉是混沌未开、质朴纯真的样子。所以真正懂得“德”的也是一样,是在明白“道”的基础上来做,这样不是去显示自己的聪明,不是去处处表现自己,而是以质朴的状态来做。所以有“德”者纯真质朴到了给人感觉是混沌未开的样子。

“大白若辱”,洁白无瑕者,是因为包括了各种色素后变白的,我们可以用红、绿、蓝三原色调出白光来。现实中洁白无瑕是在包容了各种藏污纳垢的东西之后,将它们的污点剔除,这样自己才能成为无暇者。试想如果没有接触过这些藏污纳垢的东西,则比较不出来什么是纯洁、什么是美好。这里也在说明如何在藏污纳垢的社会中自立而生存,并且能够保持自己的洁白无瑕,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事,但作为有“道”之人,就应该、也能够做到只一点,这也是有道者与无道者之间的区别。

“大方无隅”,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这个与中国的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有些相似,看起来好像特性独立,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但是总是可以正确的处理周围与遇到的事情。坚持自己的主见,但不会因为坚持自己的主见而去伤害别人、而是容纳别人。这样就可以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影响别人并带领别人,这与十五章提出的“不自伐、不自矜”是相同的道理。

“大器晚成”,最宝贵的器皿在最后才完成。这说明了“道”的深奥,要懂得“道”、并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事,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解、领悟“道”的精神内涵,只有懂得了才能做好。这与第一段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一样。对“道”的理解达到这个程度,不是仅仅听一下就懂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去学习,这就需要花费时间和功夫,很多的是在别人以为学好了、成功了的时候,自己仍然认为自己还没有学好、需要继续学习才能领悟,这样往往就是坚持学习到最后边的一些人才是真正懂得的人。这个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学历越高的、学的东西越多一样,而学历越高的、学习时间越长、学到的越多。

“大音希声”,最美妙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这个就是相反相成的观点,美妙的乐声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来震聋人的耳朵,此处无声胜有声才是最美妙的音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乐者去高山、流水之地去领略美妙的音乐,而在闹市卖乐的往往是初学者。所以最美妙的音乐来自于自然,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这些很符合自然,到了好像没有声音一样,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听懂。

“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不是用肉眼可以看得到边际的、在眼中就成了无形的。“道生天地”,既然“道”这么广大,是人可以用肉眼看的到边际、可以用语言类描述其形象的吗?需要用心灵去领会“道”的博大。认识到“道”的无边无际,人才能谨慎地对待万物、才能做到“不自见、不自伐”。

“道隐无名”,前边讲了这么多,那“道”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是幽静地隐藏于天地自然之间,而不需要也不能用法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就如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这也说明了“道”的深奥、博大,以及不可描述性,“道”的现象和实质需要人长期的领悟才能有所了解。

第三段,世间万物是道所生成,在“道”的辅助下周而复始、茁壮成长,也只有“道”能够做到这一切。这第四章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与二十五章中“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都是相同的。

老子对士人的讲道,也是严格要求当时的士人们能够学习“道”,做一位“上士之人”,认识到“道”的“大白、大音、大象、大方、大器”,然后再去领悟“道”的精神内涵,做好自己作为士人的工作,即按照“道”生万物、养育万物的精神,制定适合百姓生存的制度,让百姓在道家的范畴内做好自己的工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