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思珵谈活用道德经,流浪大师为什么会红他 [复制链接]

1#

天地变化,宇宙阴阳,万事万物都在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则而发展。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正的道理,真正的原则规律,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能在人的生活上,能在人类发展历程上产生影响和引导的,才是真正的道“!

很多人都读过《道德经》,亦都懂里面的意思,然而只是懂“道”而不得道,并不知道《道德经》在生活中能产生哪些影响力,并不知道善用《道德经》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我谈《道德经》,并不是给大家翻译,也不是给大家讲解,因为翻译《道德经》的书籍太多了,讲解《道德经》的书籍也太多了,我要谈的是受《道德经》影响的人和事,让大家领悟生活中的道德经,而不是书本上的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这一章,道德经给我们讲明了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很多事物的存在,是因为相反对立而产生。就好像道家太极图所展现的,黑白两鱼相融合,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白离不开黑,黑离不开白,黑因白而产生,白因黑而存在!美,是因为丑的存在;丑,是因为美的映衬。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世界上的女人都一个长相,一样的身材,还会有美女这个词语么?人的思维里也不会有美女这个概念。同理,高是因为低的存在,善是因为恶的出现,难是因为易的对比。这就是宇宙间相反对立产生万物的自然规律。

太极图

年底,有个叫沈巍的流浪汉,因为熟读《左传》,《尚书》,和人交谈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条理清晰,头头是道,被邻居拍成视频放到网上,一夜爆红,媒体争相道。甚至有人称“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于是沈巍一摇身变成了大师,人称流浪大师!

沈巍是大师吗?大师实在太少了,很多人对大师的概念已经模糊,稍有点学问的就觉得是大师。我举个例子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叫大师。清华大学曾经有四位最著名的导师,分别是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其中,陈寅恪是大师中的大师。他讲课有三原则:一,书上有的不讲。二,别人讲过的不讲。三,自己讲过的也不讲。大家可想陈寅恪的知识有多渊博了,沈巍谈《左传》只是搬里面的内容而已,不能比!历史学家傅斯年这样评论陈寅恪“中国年才能出一个的大师级人物“。梁启超更是感慨说:我一生写了不少文章,也算是著作加身了,可是把我所有的著作都加起来也比不上陈寅恪先生的一篇小论文!

沈巍虽非真大师,可是现实中,他却以大师的身份红起来了,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什么道德经所说的相反对立原则产生了作用。正常的思维,有学问的大师应该在哪里出现?应该是穿着整齐,在宁静的大学院校或研究机构一本正经的样子。街边捡垃圾,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要么是精神有问题,要么是没谋生的本事,要么是懒惰成性的人。大师(有学问)和流浪汉(无知识)可以成为一个相反的对立面,流浪汉没知识是正常的,当他打破常规思维,流浪汉变得有知识,这就很吸引人了。

流浪大师不再流浪

就好像在黑暗中,萤火虫你都觉得很光亮。在一群丑女中,普通的女子你要觉得她是杨贵妃。这种对比法则在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就以非常搞笑的方式运用了。剧情中江南四大才子游江南,偶遇去烧香拜佛的华府队伍,秋香也在其中,四大才子大声呼喊秋香,秋香回头微微一笑,唐伯虎见过之后,说“这很普通喔!”。四大才子之一的徐祯卿说又不是嘛,伯虎兄!要知道美女和鲜花一样,需要绿叶的衬托才会显出娇美喔。唐伯虎说那再看一次!然后四大才子对着华府的队伍大叫美女!然后一群非常丑陋的女人一起转身,秋香在一群丑女中间,瞬间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唐伯虎马上被秋香吸引。

这虽然是周星驰无厘头的搞笑方式,但却蕴含着美丑相相衬的宇宙真理!所以,沈巍之所以成为网红大师,和道德经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一个道理。流浪汉都是没文化知识的,当你在流浪汉中只要稍有点知识,在这种相反对立面的映衬之下,给人极大的思维反差,就会非常吸引人的兴趣。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的成功!*和李小龙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他们一起拍过电影,李小龙是当时最红的动作巨星,闻名海外,无人可以超越,可惜的是英年早逝。在李小龙去世不久,*很快也打出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下,闻名程度不亚于李小龙,是继李小龙之后最出名的动作明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李小龙去世后,导演罗维打算物色一个新的演员来代替李小龙的位置,打造李小龙二代。后来他找到了*,在拍摄的过程中,罗维刻意要求*去模仿李小龙,可是*不是李小龙,模仿只给人产生东施效颦的感觉,拍出来的电影没人喜欢,罗维的计划彻底失败。后来*找到袁和平,拍摄了风格和李小龙完全相反的《蛇形刁手》,马上反应热烈,票房大卖,从此*的风格逐渐形成。

*蛇形刁手

其实,他做的就是和李小龙完全相反,李小龙一拳打出,是刚强的,有力的,勇往直前而不怕疼的。*打出一拳是诙谐的,怕疼的,会马上缩回去不停地抖抖,表现拳头的疼痛!李小龙展现的是硬汉能打的英雄形象,*展现的是普通人的悲欢,同时带上自己独特的打斗风格和诙谐形象,所以*成功了!模仿李小龙的,没人能成功,但是现在依然有人在模仿。在黑中描黑,没人知道你描的是黑色,但是在黑色中描白色,别人一眼看出!这么简单的道理,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两千年后还有这么多人不明白呢?难怪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其实在两千多年来并没有多大的进步,《道德经》,《论语》,《佛经》上提的思想我们依然没办法超越。

战国时期著名的*事家吴起,和兵圣孙武齐名,史称“孙吴”。他不仅仅是一个善用谋略的*事家,还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他领兵的作风和平常的将领是反其道而行之。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一直以来,将和兵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将睡营,兵席地而卧,将骑马,兵步行,将吃肉喝酒,兵由后勤供给。可是吴起身为将的作风,采用老子的相反对立原则,完全抛弃将应有的待遇,起居食宿完全和普通士兵一样,别人是兵伺候将,他是将伺候兵,所以打仗的时候,他的部下个个都为他拼命。论谋略《吴子兵法》和《孙子兵法》齐名,论将兵之道,他的士兵个个为他拼命,所以在公元前年的一次守护魏国的战役中,吴起的5万多普通士兵,能打败秦惠公的五十万秦兵!

吴子兵法

我用了三个故事来讲解《道德经》第二章的相反对立原则,现在回归主题。流浪大师沈巍能红多久?沈巍能否一直红下去呢?其实这个问题,在上面讲的道德经里已经有答案,沈巍可以一直红下去,条件是他必须做到“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意思就是他如果不以大师自居,不以网红自居,每天多读书,多学习,偶尔出来在网络上露露脸,继续讲一些别人没听过的人生道理,还是能红下去的。相反,如果他做不到,他的热度最多维持两年,现在他的热度已经大减,令人感觉他已经是强弩之末,势不能再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