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每个人都能看懂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医治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
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天,我们吃的米面特别容易生虫,即使把米消过*、杀过菌,放到一个密封的袋子里保存,也不能幸免。除非把这袋米放进冰箱,冷藏起来,才可能不会生虫。

这些虫子是怎么生出来的?是谁生出了它们?是什么在推动它们从看不到的一点点大,变成后来到处乱爬的小东西?你好奇过这个问题吗?让米中生出虫子的力量,就是宇宙间的一种无处不在的原创力,这种原创力就是道。

那么,道又是什么?《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以下简称《老子的心事》)中解释为——它可能是宇宙间、法界中的一种原创力量,它有本初性,也有规律性,是一种本体的存在。这个本体就是道。

我们的古人先贤老子曾说过——你不要用道理去解释道,你虽然可以解释它,但它随时都在变化,所以道是无法表述的。《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不谈概念和名相,直接契入道。

是不是更糊涂了?还是跟随雪漠老师,从这本《老子的心事》中详尽了解老子的想法,从古人的智慧中来找到真相吧。

《老子的心事》)是一套系列丛书,共分四辑,作者把《道德经》的内容,通过具体的事例,每一章都深入浅出,让我们普通人也能明白,古人智慧的精妙之处。

本书的作者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文化学者,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

三度入围“茅盾文学奖”,荣获“冯牧文学奖”“上海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等奖项,代表作有西部小说系列:《野狐岭》《大漠祭》等;诗集:《拜月的狐儿》。

入选“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甘肃省委省*府授予其“甘肃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道德经》只有五千二百五十四个字,却涵括了那个时代人类智慧的精髓,是世界上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文化典籍。德国每四个家庭就有一本《道德经》。

关于老子,有很多谜团,但是他的姓名并不是很重要。《道德经》那短短的五千言,已经为他赢得了整个世界的敬仰,让他成为一个任何时代都忽略不了的伟人。

《道德经》的由来

老子过去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官”——相当于图书馆馆长——大概在他七十多岁时,周室诸侯开始争权夺势,老百姓也不再尊重周天子了,老子知道周室将亡,于是辞官西去。

过函谷关时,遇到了函谷关令尹喜。尹喜向老子求道,老子推辞了好几次,尹喜不放老子出关,于是老子变为尹喜传道,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分为上下篇,并由尹喜广传于世。

作者缘何要解读《道德经》?他又是从哪方面来解读?

讲《道德经》的人数以千计,但大多把《道德经》作为学问进行注解和讲解,普通民众很难理解。雪漠老师通过讲传统智慧如何用,也就是如何解决心灵问题,如何改善生命质量,如何改变命运。让我们真正了解中国文化,把老祖宗的宝贝传承下去。

本书中,作者从修道和妙用层面来讲《道德经》,老子的本意是讲如何修道的。因为没有修道,没有访道,没有证道,人们很难进入真正的道家和道教。主要侧重讲该怎么用!

一.宇宙的原创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虽然可表述,但所有的解释都不对,因为它不是概念的东西,它是无为的、本有的、本来的。

比如海水,当下它是水,气温升高就会蒸发,变成了气升到天空。又因高空温度低,再变成雨,雪,冰雹,回到地面。这时,它的盐分消失了,它跟原来的海水不一样了,你根本无法概括它。

名也是这样,名是各种事物的名相、概念、名称,它看起来可以表述,但解释出来的,也仍然不是本来的那个东西。所有的名都在变化,都不是本有的、固定的、也不会是永恒的。

比如爱情的爱,中文读ai,英文是love,法文和日文的名称也不一样,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个名称。所有的这些也只是它的名相,没有哪一个能完全代表它。

《道德经》远离概念,直接叩问最本源的东西“道和名”。任何从无到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源头,虽然可以用概念来表达,但表达的都不是本来那个东西?我们不谈概念和名相,只讲如何契入道。

二·无中生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并不是没有,因为再多的虚无也不可能诞生一个有。能生出“有”的“无”,是一种变化,也是一种能量。

天地最初的状态,是一团混沌,是存在着无数可能性的无数能量,永远在涌动变化,永远不会停止。

生命的力量就在于变化,天地的本质也是变化的,因为无数的条件都在发生,也都在结束。无数中种新的结果都在诞生,岁月在流逝,时空在变幻,这个世界不可能不变。变化中没有永恒的本体。

天地万物就是这样,没有固定形式,存在各种显现,又在不断聚合、离散、重组,形成新的存在,而构成我们能感知的世界。

明白世界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无”;明白不同的存在构成各种显现的时候,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有”。

三·众妙之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为状态就是心中朗然空寂、有无穷可能性的境界,会有无数的妙用在你的生命中出现。静静地感受万物的流动性,静静地、仔细地观察“无”中的妙相与妙慧。

“常有”是妄念纷扰的状态,各种显现在你心中生起,杂念分飞事,把心收回来观其窍(窍就是丹田),气沉丹田,意守丹田,观察心中生起的现象,观察你安住的那个东西。

放松下来,随便坐着,远离欲望,静静观察,把世界和自己都忘掉。久而久之,定力越来越强,妄念就会减少。

一旦静到极致,你的心中就会出现一点灵光,你就会见到“元神”。久而久之,就会完全进入妙无——也是妙有——的状态,也就是有无相生的状态。

在这种训练中,不执著任何一种状态,在无执无舍中,观察妙有中生起的觉性灵光,尽量地延伸它。当它消失的时候,继续意守丹田,到了一定的时候,“无”的境界又会出现,再次守住它。训练到一定程度,你的元气会变得很足,就会开始周天运行。

忽而安住于妙中,忽而守住你的窍,就会进入修道。就会进入玄妙的境界,进入众妙之门。安住于妙中,慢慢地打成一片,就叫得道。修得很好的人,还会结出内丹。

《道德经》开启了内丹修炼的大门,很多道人都开始炼丹,但能不能解脱,关键在于能不能放下对身外之身的执著。能,就可以解脱,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得道。

我们读《道德经》,也要侧重于运用,要把智慧用起来。宇宙、法界中有一种智慧是无法表述的,它只能靠你的生命去体悟。

我们只有通过实践,进入无为之中,体会那种玄之又玄的妙觉,将时间慢慢延长,让生命本体安住于宁静之中,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才会远离世界的纷纷扰扰。

写在最后

《道德经》通过作者的解读,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晦涩难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完全了解古人的智慧,明白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形式,无所谓好坏,看淡世间的一切,修炼自己。因此,无论是遇到人生困境,还是面对时代转型,我们都能从《道德经》里找到有益的启示。

《道德经》哲学家可以从中洞悉宇宙天机,*事家可以从中参透兵法百道,*治家可以从中学习安邦定国。这包含人间众多智慧的经典,在雪漠老师的《老子的心事》解读下,人人都可以看懂,真的是我们了解经典的好书。再也不会遗憾看不懂《道德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