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周易养大格局,道德经成大境界,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1.读《周易》,读懂传统文化的根。

《周易》是传统文化的纲要,是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石。

读《周易》,就是给我们打开另一片天空,让我们多个思维方式看待世界,周易这本书,增加我们生命的维度。

时、位、命:“时”指的是时机、时势;“位”指的是位置、地位。时与位的结合便是人生的处境或者说是境遇。

打个比方,时跟位就如同笛卡尔坐标系中的X,Y坐标,坐标确定就可以找到唯一对应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就是人的处境。

而一个人的“命”则代表了他的方向,这种方向有来自主宰力量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命运;也有来自自己的,如我们常说的“安身立命”、“正位凝命”。

读《周易》,让我们更能明了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使命和道路,有一个通达的人生。

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不离阴阳,当你懂了阴阳就能了解事物发展规律。

阴阳,是中国人的一种上通天地、下达幽微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深邃智慧,堪称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

变化:《周易》是一部讲变化的书。《周易》中说,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可以说,读《周易》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学到不断适应现实世界的方法。

易象:中国人的道都是悟出来的,西方人的道理、科学是推理出来的。理解中国文化,离不开易象思维。

易象思维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文化形成的总源头。

“易者,象也”,用象可以透过外在的形象,发现万事万物相互间合一的本质。于是,周易就是一种从现象到本质,即能分析又能合一的看待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

2.读《道德经》,大气做人,养大格局。

《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总数近种,《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多种。

悟道:道是生养万物的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出气,气又分化为阴气和阳气;阴阳两气、阴阳交合所生的阴阳之气,加起来就是三,这个三分化衍生出了万物。

道不仅是产生万物的最高存在,还是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反者,道之动。”(第40章)意思就是万物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都是根据道的规律进行的。

道是永恒不变的。万事万物,因为有生,所以就会有发展和灭亡种种变化,而道自身不生不灭。

万物灭亡后,都要复归于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这个万物的根就是道,道就是万物灭后最终的归宿。

悟柔弱:柔,可以说是老子的第一法宝。《道德经》贵柔。

老子赞美水、婴儿、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阴柔的力量。柔,就是阴柔、柔弱、柔韧……

柔首先是生命的特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和草木都一样,有生命的时候,身体都是柔的,死了以后身体就会慢慢变僵硬。

柔不仅是生命的特征,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老子说,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却最能克制刚强。

老子用了一个词非常形象:驰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悟虚静:《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

虚和静是道的特征,一个人越是接近大道,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就越高。

古人云,虚能容万物,静能生百慧。虚静是道家最为高深的修行和修养。

读透《*帝内经》

养生不求人

《*帝内经》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养生理论与方法,不仅讲了怎样治病,还讲了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如何来预防疾病,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

如怎样通过呼吸来练气,40岁以后如何养生,失眠应该怎么办,一天中哪个时间段特别需要注意中风的发生,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挑选适合补养脏腑的食物......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尤其是生病之时,很多人都会想着要加强身体锻炼,这样会让身体康复更快,但对于肝病病人而言,并非如此。肝主藏血,“人动则血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病病人的静养比剧烈运动更为重要。

“国学养生”首倡者、第一位《*帝内经》博士后——张其成认识一个年轻人,他肚子总会胀气,有时摸着右下腹好像有个肿块,肿块还会移动。张其成就让他注意观察,看肿块的变化与饮食、温度等有没有什么关系。

一周后,年轻人来找到张其成:“肚子在晚上会特别胀。前两天跟朋友吵了一架,右边肚子有些疼,肿块有手掌那么大。”张其成告诉他:“医院检查一下,应该不会是实质性的肿块,可能跟你的胃肠或肝胆有关系。”

他检查后发现果然没有肿块,肠胀气很严重,还有慢性阑尾炎。张其成告诉他:“你爱打抱不平,所谓‘物不平则鸣’,这很正常,但要收敛,不要生出来的气就会胀得肚子不舒服。”张其成让他每晚按摩腹部,让肚子保持温暖,慢慢地,“肿块”就不再困扰年轻人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帝内经》只是一本用于治病和养生的医书,实则不然。它还囊括了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音律学、物候学、气象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是一部围绕“生命”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如《*帝内经》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于人的一生而言,青少年时期就要使劲蹦跶,有冲劲,增长见识,而不是沉溺于吃喝玩乐,荒废青春;老年时要能静得下来,不要一遇事情还冲动行事,有些光芒该收藏就收藏。

《*帝内经》说养生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家庭生活同样如此,只有处理好各个层次间的关系,才能达到“中和”的状态,家庭才会和谐。如夫妻之间,如果丈夫和妻子同样强势,必定会有许多口角之争,这时一方稍微示弱,也许就能化解硬碰硬的局面。

读《山海经》

《山海经》里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但它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远远大于故事本身。在人与自然艰难抗争的年代,《山海经》中的神话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为自己在精神世界中构筑的避风港,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早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雏形。

知名文化学者、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以上古全球史作为切入点,带观众领略了中国神话的全球性基因。朱大可通过分析人类的进化史发现,中国神话的基本原型来自非洲智人殖民路线上的各个节点,比如非洲、西亚、波斯和印度。它们随着人类早期殖民化的步伐,进入东亚地区,几经波折后完成本土化的进程。在成型之后,中国神话经历了周灭殷商、春秋战国诸侯灭周之典籍、嬴*焚书坑儒和楚朝焚灭秦都四次摧毁。但是,在大焚毁的间隙,上古神话通过自造、组合混搭、租借和挪用多种方式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样貌。

朱大可从《山海经》中描绘的地理风貌、国家、动植物和洪水等自然现象入手,发现它的作者很可能来自于世界各地,这本奇书是“早期全球记忆的月光宝盒”。虽然,现在从表面上看,中国神话的图谱与世界主流的神话体系相差甚远,但朱大可相信,“基于某种隐在的共同语法,中国神话完全可以重返世界神话家族,并让全人类都听懂我们的故事”。

除了地域广度,《山海经》的时间跨度也很长。神话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叶舒宪老师从先于甲骨文字的史前文化大传统开始,以对玉石神话的信仰为线索,为观众刷新了《山海经》的解读史。

“文明国家的起源条件不是理性与科学、哲学,而是由特定的神话观念支撑的信仰。”叶舒宪回溯到万年以前,找到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玉及其代表的精神价值的崇拜,证明了玉神话观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他指出,《山海经》作为记录各种资源的书籍,其中记录了处产玉之山和16处白玉,可见玉的宝贵性。为了确定《山海经》中记载的国家*权所掌握的玉石资源记录的真实性,文学人类学研究会14次玉路考察,整理出了一部西玉东输的历史。“这个历史也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其核心价值形成的历史。”

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周易》,第二部是《山海经》,第三部就是《*帝内经》。

奇书概述

《山海经》:地理风物、人文景观,生命现象,启迪姓氏风水探源,寻找祖先的遗传基因

《周易》:天人思想,开发生命智慧,阐述物质能量场与时空信息场的全息结合理论。

《*帝内经》:经络、调治。

神秘的《易经》、深奥的《*帝内经》以及荒诞的《山海经》,以上就是三部中华文化的上古奇书,在这天书、人书、地书之后,才有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大爆发,使我们的国学大放异彩。

读一本好书,学习更多知识,探寻人生的真谛!欢迎点击链接购买!一套59元,两杯奶茶钱就可以学习中华五千年的奥秘,何乐而不为!

现在购买,特价优惠,限时限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