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游记的核心思想用虚幻揭露现实,以神 [复制链接]

1#

导读:用天庭来影射朝廷的腐败,用佛教来影射人世间的不平等,用人间帝王来影射古代统治者的愚民思想,用师徒四人的经历来影射人生的无奈。《西游记》真正的核心意义,要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深刻和广泛。

这部书融汇了诸多道教天庭的构架,也借鉴了许多道教人物的原型,同时也改编了多个与佛教有关的故事,加入了众多与佛教相关的元素。可是却唯独没有体现出,佛道两家真正的思想境界,和立世的宗旨,反倒用一种世俗化的手段,去塑造了这些神仙。

而且此书还用虚拟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又一位人间帝王的形象,和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但是在这些人物的身上,却没有看到真正的古代君王,应该具备的心境和素质,反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性缺点。还有《西游记》中描写的师徒几人,他们前后的性格反差,简直是判若两人,出现这样的差距,着实给许多人都造成了一种难以适应的感觉。

当然这些并不是《西游记》留下的败笔,而是故意制造出的强烈反差。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出真正的核心思想——用虚幻揭露现实,以神话影射人生。

《西游记》中的天庭是以当时的朝廷为原型

若想知道这部书要体现的东西,首先就需要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据清代学者吴玉搢在《山阳志遗》的记载,《西游记》乃是明代嘉靖年间贡生吴承恩先生所著。可见此书描绘的故事背景,大多是依据历史上的明朝为原型,然后再加以艺术手法的塑造,最终才形成了《西游记》中的故事模型。

而且在书中有很多地方,都能够与当时的朝代相互对应。比如玉皇大帝派10万天兵天将镇压孙悟空却没能取胜,反而在后来被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就是取材于明朝中期的土木堡之变。

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率领20万大*北征瓦剌,却因指挥不力,反被瓦剌头领也先大破明*,从而突破边境防御长驱直入,兵临明朝都城之下。

这一段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迹,与《西游记》书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隐隐形成了一种对照和呼应。同样是朝廷派兵镇压,结果都是反被对方打败,而且就连事情最终的结局,也颇具相似之处,都是因为一个英雄的出现,才拯救了最后的危局。

在《西游记》中出现的这个英雄是如来佛祖,他接到玉帝的诏令挺身而出,用五行山压住了孙悟空。而《明史》中出现的英雄,则是备受世人敬仰的一代名臣于谦,是他临危受命,拯救了即将倾倒的大明王朝。但是这个民族英雄的下场,并没能像《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那样,得以安然返回灵山,而是被人诬告入狱含冤而死,倒在了黑暗迂腐的斗争之中。

两件事的过程极其相似,可结局却大相径庭。《西游记》在以这种方式告慰英雄的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的朝廷有多么不堪。

此外还有书中对于太上老君的设定,其实也具有着非常独特的意义。因为《西游记》中至高无上的主宰是玉皇大帝,可玉帝却把太上老君供奉在最高33重天上,让老君为他安心炼制仙丹,至于他自己只是端坐在九重天上。也就是说在西游的神话体系里,玉皇大帝非常崇拜会炼仙丹的太上老君,甚至把他的地位抬到了自己的上面。

而书中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当时明朝的嘉靖皇帝,就是这样的形象。在《明世宗实录》中有言,嘉靖皇帝喜好道教,尤其宠信懂得炼制丹药的方士,如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就有方士王金等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并且还制长生妙药献给嘉靖。

更有甚者嘉靖皇帝还给自己加封道号,称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也正因如此在嘉靖年间,道教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但是这种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自从嘉靖皇帝修道之后,便开始逐渐疏远朝*弃用贤臣,不仅导致大明王朝民不聊生,而且南北边境地区都出现了巨大的变故,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这样的局势与《西游记》中的天庭,可谓是如出一辙。由此可见《西游记》在用一个虚幻的神话天庭,来间接描述大明王朝的破败局势。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了古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传递着一种“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指导思想。

书中故意忽略了佛道两家的思想

其实只要对佛道两家思想有所了解的人,就能够很容易地发现,《西游记》中的佛教和道教,和现实中的佛与道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西游记》只是化用了两教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而并没有体现出佛道两教的宗旨。

比如道教的宗旨,是以《道德经》和《南华经》为核心,其内容是“尊生贵生、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见素抱朴”等。

但是在《西游记》当中出现的道教神仙,却完全违背了这些思想。就像在书中被奉为道祖的太上老君,在听说孙悟空偷吃了他的仙丹之后,便采取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手段——把孙悟空丢进炼丹炉。而且据原著中所写,太上老君当时是这样说的:

“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通过这样的做法,又如何能够体现出道教“尊生贵生”的宗旨!而且《西游记》书中很描写了一段,猪八戒调戏嫦娥仙子的故事。如此更是不但颠覆了人们心中对于道教的印象,更是彻底违背了道教“清静无为”的说法。

而如此刻画人物形象的意义就在于,能够通过对人们传统认知的冲击,表达出一个真理,那就是现实与幻想总是存在着差距。因为在现实的世界里,并没有人能够真正达到所谓的神仙境界,无法做到绝对的“尊生贵生、清静无为”。包括当时的统治阶层也是一样,人的地位越高离这些宗旨也就越远,那些完美的境界,永远都只是人们的幻想,既然身在世俗就没有人能够免俗。

还有书中佛教形象的塑造,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因为佛教立世的指导思想,是讲究“众生平等、四大皆空”,这两种说法分别见于佛教著名经典《金刚经》和《四十二章经》。

然而反观《西游记》中的佛教,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两种概念。因为在书中佛教也划分了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佛祖、菩萨、罗汉、使者、护法、沙弥等等。而且就在唐僧到达灵山的时候,都需要层层通报才能见到如来佛祖,这样的做派俨然和人间帝王没什么两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根本看不到“众生平等”的含义。

最重要的是在《西游记》中佛祖曾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如此看来《西游记》中的佛祖,很明显就是把经书当成了货物来卖,根本没有表现出大慈大悲度化众生的意愿,与“四大皆空”境界更是相去甚远。而这也正是《西游记》想要体现的观念,神佛尚且如此,更何况世间的芸芸众生。同时也是在向世人昭示,如果想要追求真正的平等,光凭嘴上的说辞是不够的。

因为身在红尘之中的人,眼中所看到的都是红尘之事。要想改变人的观念,首先需要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西游记》中的帝王是古代统治者思想的象征

《西游记》可以说是古代四大名著中,涉及到国度最多的一部,虽然这些国度大多是虚构的,但是却有一个是真实存在过的王朝。那就是书中所说的东土大唐,而东土大唐的皇帝李世民,也正是推动唐僧取经的关键性人物。但与此同时,他也是整部书最大的批判对象。

因为根据《西游记》原著中交代,李世民让唐僧取经的目的,是超度地府中的亡*,保证他江山永固。但是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即使唐僧取回了真经,但是唐朝依然没能永固。这样就无比真实的反应出了,所谓的虚幻力量,并不能解决任何的实际问题。正如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的那样,“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神”!

作为一国之君,居然妄图用诵经念佛的方式祈祷江山永固,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可笑的行为。《西游记》之所以设定这样一个情节,其目的正是为了借古讽今,讽刺明朝当时的统治者愚昧无知,荒废了江山社稷。

除了李世民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祭赛国的国王。《西游记》原著中有言:

“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我这金光寺,自来宝塔上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万里有人曾见;昼喷彩气,四国无不同瞻。故此以为天府神京,四夷朝贡。”

可见祭赛国国王统治国家的手段,完全依靠那一颗会放光的舍利子。其实他象征的是通过愚民手段,来压制人们思想的古代统治者。而且当那一颗舍利子被九头虫盗走之后,他的统治就变得摇摇欲坠,如此更是在影射一旦愚民思想的面具被揭开,这样的统治方式就将宣告终结。

此外还有因为痛失美色而积郁成疾的朱紫国王,他也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反面例子。自古以来有多少君王,都是因为贪恋美色丢掉了江山,《西游记》中还针对此类现象,编造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字——“双鸟失群之症”。

这些昏庸无道的君王形象,可以说是《西游记》中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具意义的特点。此书用用一种戏剧性的手法,揭开了古代统治者的面纱,让他们把最真实的面孔,暴露在了世人的眼前。让古代的百姓们清晰地看到了,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统治之下!

师徒几人的故事其实蕴含着人生的无奈

《西游记》中的师徒几人,每一个人都经历过重大的人生转折,那些往事将他们的人生一分为二,彻底分成了两段天差地别的故事。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便是唐僧,因为按照原著中的说法,他曾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弟子,已经修成正果,被称为金蝉长老。但是他却因为“轻慢大教”,被如来佛祖贬下凡间,经历轮回之苦。

其实这一段身世,是《西游记》中隐藏最深的暗喻。因为所谓的“轻慢大教”,只是如来佛祖眼中的看法,并不是对于唐僧的客观评价。

就像《论语》记载中的那样,孔子有一位善于提出质疑的学生名叫宰予,经常与孔子的观点相驳,而且行为比较随性。有一次孔子发现他在白天睡觉,便怒而说出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如此看来宰予和唐僧犯下的罪过是一样的,都是“轻慢大教”。但是他们提出的观点,却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因为真理往往都是争出来的。所以说《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将唐僧打下凡间,其实象征着一种不允许别人挑战的权威,无论坚持的立场是否正确,但是都不许有人质疑。这样的现象暗喻着人生中的一些不公平遭遇,无关对错只在于态度。

而且《西游记》中唐僧之所以能够成佛,也正是因为他顺随了如来佛祖的意愿,不再提出质疑,不再挑战权威。可是这也就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立场,转而采取了一种没有立场的恭敬态度。但是这样的人生,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这也是许多人在生命中都会经历的无奈。

包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亦是如此,他为了修成正果,丢掉了自己的反抗精神,放弃了作为齐天大圣的骄傲。透过他的故事,是人们明白了要想获得某些事物,首先要放弃自己原有的东西,甚至要失去自我和尊严。

再看沙僧和八戒,他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最终所得到的结果,早已不是原来的梦想。《西游记》中师徒几人的遭遇,其实都暗藏着人生中的诸多无奈,经历的越多就懂得越多。

结语

一部看似充满趣味的《西游记》,它的核心思想竟然是如此的深沉,以至于让人沉默。他用那些虚幻的神话故事,深刻地揭露了现实的黑暗,同时也书写出了人生的苦涩。每一个生活在世间的人,都是在黑暗中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行,在无奈中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山阳遗志》、《明英宗实录》、《明史》、《明世宗实录》、《道德经》、《南华经》、《金刚经》、《四十二章经》、《西游记》、《论语》。

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