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竟然与老子思想不谋而合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如果你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如果你正在面临痛苦,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修炼自己,如果你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其实大多数人的不如意,都是因为人类文明的道德体系,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大家好,我是白同学,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道家与尼采。

道家与尼采

在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苏格拉底、犹太先知、释迦牟尼,以及儒家的孔子,为人类社会建立了道德体系,因此人类文明,才能脱离毁灭的循环,延续到了两千年后的今天;但可惜的是,这几千年来,总会有,也总要有人去修改道德、利用道德,将它变成奴役民众的工具,于是开始出现压榨、产生痛苦,因道德而生的人类文明,最终变成了一种看似道德,其实不道德,依旧能够延续的循环社会;但抛弃道德,就会陷入征伐、使得文明崩溃,可树立道德,又会成为工具、被人利用,那在这种极度矛盾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以上就是《道德经》的中心思想,也是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的一个难题,也可以说人生之中大多痛苦,其根本都是源自于道德体系的缺陷;除了老子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出现,这个人,就是曾经“谋杀”上帝的尼采,同时他也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就从尼采这个人说起。

尼采,出生于公元年的普鲁士,父亲是威廉四世的宫廷教师,家中除他之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他5岁这年,先是父亲因脑软化症去世,而后弟弟也相继夭折,虽然在家族的帮助下,尼采并没有经历生活上的窘迫,但亲人的接连死亡,使他不得不过早的,去思考有关人生的意义,因此尼采在著作中写道:“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学会成熟地思考。”于是他开始学习音乐、学习文学,年仅25岁,就被聘为了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的教授,这个时期尼采所写的著作,每次一经出版,就销售一空,成为了当时学术界的新宠,但随之而来的,又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他先是患上了严重的头痛,和眼部疾病,接着就是无休止的失眠,和反反复复的胃病,到了0岁这年,视力又开始下降,严重时已经接近于一个盲人,可以说从头到脚,都没有一个能让他舒服的地方,后来在《悲剧的诞生》出版后,又因批判苏格拉底,和道德体系,从而遭到同行、甚至学生的攻击,因此他不得不辞职,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5岁的尼采,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流浪生涯。

他没有家室、没有职业,失去了原本属于他的一切,但却进入了创作的*金时期,此后他将自己的思想,编写成了一部著作,也就是著名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但可惜的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思想,只能换来世人的各种不理解,就像是老子的西出一样,于是他又在精神上,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之中;在年1月的一天夜里,尼采写下了一句名言:“凡是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变得强大。”紧接着到了第二天,在意大利都灵市的街头上,他看到一位马夫,正在拿鞭子抽打,一匹因长途跋涉而寸步难行的老马,他突然从人群中冲出,像拥抱亲人一样,抱住了这匹老马,然后开始胡言乱语、痛哭流涕、直至晕厥,从这个时候开始,尼采彻底疯了,最后在精神病院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11年的时间,到了年8月,尼采在疾病,和精神失常的折磨下病逝,享年仅56岁;那为什么这个伟大的思想家,会有一个如此悲壮的结局呢?其实翻看他的著作就会发现,他与老子一样,都是发现了人类文明的破绽,从而走上了一种万分孤独的境界,这种破绽,就是轴心时代,道德体系的缺陷。

上帝已死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道德经》的开篇,也是这部经典的主题思想,尼采也曾说过一句相同的话,就是著名的“上帝已死”,什么意思呢?尼采说在很久之前,有一个叫作查拉图斯特拉的人,他为了追求生命中的真理,在山林中隐居修行了十余年,十年后,查拉图斯特拉已经到了智者的层次,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圣人,于是他决定下山,将自己的知识传播出去;下山之后,他先是森林中,碰上了一个垂暮的老人,正在一片空地上虔诚的祈祷,老人对他说,自己已经将生命,都奉献给了上帝,听到这句话,查拉图斯特拉感到十分震惊,心想难道他不知道,上帝已经死了吗?上帝已死,是尼采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为什么说上帝已死呢?上帝已死到底代表了什么呢?想要了解这句话,还要再回到轴心时代;我们之前说到过,轴心时代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创建了道德体系,比如犹太先知说,我们生来就是罪人,每个人都要向上帝赎罪,我们要行善,我们要无私,这样才能转生进入天堂,这个就是道德体系的由来,告诉我们要维护和平,停止征伐,于是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道德,渐渐变成了一部分人的工具,甚至变成了阻碍人类,获取知识的高墙,一开始的道德是让人们行善,后来开始让人们无私的奉献财富,但是当人们真正,履行这种道德时却发现,那些高喊道德的人,却从来都不这么做,于是尼采说:“道德只是低等人,用来阻碍高等人的虚构事物”,凡是通过道德来约束他人的人,都是低等人群,或者说弱者,他们创造了这个虚伪的概念,然后利用其来压迫他人,因此人们才停止了思考;尤其是尼采所处的时代,在现代科学的冲击下,上帝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依靠上帝所建立的道德体系,也逐渐开始崩坏,于是尼采认为,人们要主动打破这种缺陷,重新在道德之外,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因此就有了这句“上帝已死”,换句话说上帝已死,代表着人们撕破了伪装,这对文明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路;如果不太理解,我们也可以将这里的上帝,认为是同出于轴心时代的儒家思想,对封建王朝来说,帝王通过儒家的教化,确实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征伐,但这种教化,始终都是统治者建立的规则,而且他们从不遵循规则,甚至还利用这种规则,让人们停止思考,这样才方便他划分阶级、进行压榨,也就是说,制定道德的人,用道德,限制了我们本该自由的生命,因此我们说儒家已死,代表着我们不再需要儒家,不再戴着面具,过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在这个语境中,上帝和儒家,象征的都是终极真理,是人类心中的一个信念,正因为我们相信勤劳能够致富,所以我们才为生活拼命,正因为我们相信读书改变命运,所以我们才会挑灯夜战,这种信念,往往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动力,但它却始终都有崩溃的那一天,封建时期的王朝,之所以会频繁更迭,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这种信念,再比如日本所表现的“低欲望社会”,背后就是这种信念的崩溃,同理,当我们抛弃上帝、抛弃儒家的真理后,也会主动陷入这种虚无的状态,人们不再会坚持,不再抱有希望,一切都开始动荡,人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但是不破不立,没有真理,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真理,这个就是《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的由来,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不存在真理,在人们自行制定真理下,所衍生的繁荣,其实只是一层虚假的泡沫;那当我们高喊出“上帝已死”,主动放弃这种信念时,应该怎样避免陷入虚无呢?这就牵扯到了尼采思想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尼采说,我们自己就是上帝。

永恒轮回

当这个世界,不再有任何值得你相信的东西时,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呢?针对于此,尼采提出了轮回观念,他的轮回,不同于佛教的六道轮回,是一个偏唯物主义的思想实验,首先尼采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并不存在其他高等世界,我们这是一种纯粹的物质世界,没有天堂地狱,没有六道循环,也就是说整个世界,都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人之所以生,是因为各种元素的堆叠,死亡之后,这些元素,又重新返回了这个世界,这个有点像是庄子所说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因为基本元素没有改变,所以在宇宙无限多的时间里,曾经出现了无数个相同的你,因此我们在人生中,做的任何一个选择,其实都已经发生过了无数次,比如说我今天与人分手了特别痛苦,我今天被人骗了特别痛苦,其实你没有分手的结局已经发生过了,你没被人骗的故事也已经上演过了,你人生的一切可能,其实都已经出现过了。

当我们理解这一层之后,就会发现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我们又陷入了更大的虚无中,但是在这种虚无中,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人生的真相,可以感受到大道的存在,还是那句话,不破不立;于是紧接着尼采,就提出了一个叫作“永恒轮回”的概念,所谓永恒轮回,就代表着当我们这一生结束后,又会重新循环一次,在相同的地方出生,有着相同的经历,人生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循环,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大多数人在听到这个说法时,都会感到深深的绝望,有人会觉得乏味,有人会觉得遗憾,但更多的人之所以排斥,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这一生要经历很多痛苦,这个时候尼采说,当道德体系崩溃时,我们就只有一个目标,将人生过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过成不管重复多少次、循环多少次,你都依旧会热爱,并欣然赴约的模样,这个时候,你就达到了“超人”的境界,其实也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有人喜欢财富、有人喜欢地位、有人想要幸福,这些选择都没有错,你只需要按照自己想要的而活,直到你找到,可以接受人生循环的理由,不管有多少痛苦,都愿意再来一次的瞬间。

因此当我们陷入困境,承受痛苦时,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将所有痛苦,认为是自己人生必经的一步路,然后安然接受就好,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到了这里,关于尼采哲学的故事就结束了,总的来说,尼采和老子,都发现了道德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而两人给出的解决方案,却是截然相反,老子说人生应该无为,顺应大道的规律,尼采则说人生应该有为,应该将人生,过成哪怕无数次循环,也愿意再来一次的状态,但其实从庄子的思想上来看,两者目标又出奇的一致,想要在重复的人生中寻找意义,不就是庄子所讲的,逍遥的境界吗?

最后再送给大家一句说,尼采的一生虽然痛苦,但他却始终热爱生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始终坚信:“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