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的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复制链接]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是人们关于《道德经》中最熟悉的一句话了吧。这本写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是中国哲学的一大代表,很多人都说中国没有哲学。但事实恰恰相反,今天我们就以老子的《道德经》的角度讲解中国哲学的知识。

1、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本名叫做李耳,出生在春秋时期,据说是孔子的老师,他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想法,用儒道释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哲学。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实现在的人们很难理解,过去那种是晦涩的话语,这里的法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法律,而是指一种效仿,通俗来说,就是指天地万物的生长和消亡都有着一定的规律。

遵循客观规律,这是不是与我们所提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似呢?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先人就已经给了我们这种智慧,因此,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发展经济,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对大自然进行保护,正如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对万事万物不干预,任其发展,他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无为。然而只在这里的无为就是指人不用去干预一切吗?这里的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简而言之无为就是无不为。这便是老子提出的关于道的本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要理解老子的这句话,必须首先了解两个核心关键词——“刍狗”和“仁”。

2、何为刍狗?

《庄子·天运》有一段具体生动的描写:

“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

意思是说,刍狗在没有祭祀之前,要把它放在竹筐子里,用锦绣毛巾盖着,主祭者还要斋戒沐浴之后才能把它放到祭坛上,等到祭祀活动结束,路上的行人就可以任意的踩踏它的头和背,砍柴的人还要把它拿去当柴烧。

狗是人类最早饲养动物之一,既然能吃,那么就可以当作祭祀来使用。但随着其他家畜种类的增多,狗能帮助人们看家护院有所作为,因此他便不再作为一种食物,也不再作为祭祀用品,但为了体现人们对于上天的忠诚,就会用草来进行编织模样像狗的来代替真正的狗,而这个草扎的狗的形象就被称为刍狗。

作为祭祀用的东西,在使用前是被很神圣地供了起来,而当祭祀结束之后,它往往被人们所丢弃,因为他已经没有了作用和价值。因此刍狗表示一种不被爱护和不被珍惜。

3、仁

关于仁爱这个思想,几乎贯穿与中国哲学的始终,仁爱仁*,尽管人们给它赋予了不同的组词,但他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并没有改变,通常人们一谈起仁就会想到孔子,但是从道德经中可以知道,最先提出者是老子。

这句话到底蕴含着什么知识道理呢?通过对刍狗和仁的解释,我们现在来译这句话,他的大概意思就是指天地并没有给自己创造一颗仁爱的心,只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让万物自由的生长。在天地间,万物都是平等的,都要遵循从有到无的自然规律,不受天地的干涉和支配。规律是客观的,没有仁爱之心,只是人在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认为天地存在着私心和偏爱。

这里就可以看出老子对于规律的认识是客观到位的,于万物之中的清醒者。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如果加上这一句人们就更能看清楚他的思想了:上位者通过各种手段来剥削本就不足的下层以此来享受,正好和天道相反,老子的中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而不是要人法人。是不是到这里就已经被绕晕了?其实,老子的思想是最早具有辩证思想体系的人,放在今天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当代社会的我们,上位者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是被看重珍惜的,要正确理解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从而更好的把握他的思想。

总结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其实这种思想在当代社会看到就像是我们所说的佛系。其实,这种不主动的态度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消极,人们应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有所为。

在网络上有许多小说一直在滥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说是天地没有仁爱之心,只是冷血无情地把万物当作生杀予夺的刍狗来对待,这是不符合《道德经》的核心理念的。“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这是王弼王弼在《道德经》中的注释。这部哲学著作以抽象的“道”为主题,既体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治世理论,也蕴含其独特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历史上很多君主也曾利用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如西汉初期安定民生的*策,唐太宗对“君舟民水”的践行……

鲁迅先生赞叹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封建统治的以前,还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不断完善的当下,《道德经》都称得上是一部值得深刻专研的著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方一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