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十四章讲解 [复制链接]

1#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混沌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边无际、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称作“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背。

把握着古有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解析:

本章为论“道”,“道”混沌一体、无边无际、无形无像、无法描述,人们凭着感官知觉无法触及,但是是实际存在的,同时无处不在。

本章首先描述“道”的形态,因为看不见,所以是无形的,而人的肉眼看到的是有形的物体,是可以描述的;因为人无法听着道的声音,所以是无声的,道和人之间是用自然万物的运行来交流,而不是告诉人自己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这样就是有声的活动体了;摸也摸不到,所以是无形体,如何接触天地万物?如何去触摸整体大自然?在战国时代技术不发达到达不到,就是现在也触摸不了天地万物这个自然体。用这三方面来描述“道”的存在形态,因为“道”是博大的,只能用混沌一体来说明了。因为人是离不开大自然的,天地万物存在于人身边的每一个地方,所以“道”在天地之间任何地方都存在,任何地方都有“道”。

当然这是古人的看法,为什么皇帝称为天子?诗经中有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古人的地理观,上天把自己的儿子派下来管理普罗大众来了,说明天地之大、华夏之大,皇帝管理者天下的所有地方。战国时期周朝的边境已经和羌族、匈奴、闽越等开始了战争,说明天子管不了天下了。但周游列国的是孔子和一些说客,而李老先生没有周游列国,这里的所说的“道”是指现在的宇宙观和博大的人文思想,让人对天地万物要有一种敬畏,不要悖逆自然规律。

既然是天地万物,就是混沌一体的,日月星辰照耀大地时,晴朗的天空、光亮的大地;阴雨绵绵时天地是阴暗的。天地是无边无际、延绵不绝,无法用词语来描述它的大,是无形无像地存在的,天地之大向前走看不到头、转过身来再走,也是看不到天地的尾。现代来看宇宙也是看不到边际的,天文望远镜一看多少光年,但宇宙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这样的广大,用什么来形容呢?只有用“惚恍”来称呼了。

既然天地是如此广大,那人在天地之间该怎么做呢?人在不断地认识自然,而认识的部分可以理解为存在的“道”,希望人把握好从古有开始已存在的“道”,顺天意、尽人力,驾驭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包括现在生产力的提高,要认识到这是人们对天地万物认识的逐步提高而达到的,是对“道”这个规律的遵循,并非一蹴而就。我们以前听过一句话“人定胜天”,但如此博大的宇宙人看不到边,连他的规律都没摸索清楚,怎么样去战胜呢?

违背自然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包括现在世界举行的气候大会就是对过度地使用化石类燃料而造成的气候变化而召集的会议;中国很多地方出现的雾霾造成了看不见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太阳。这些就是因为没有遵循“道”——即自然规律的缘故造成的。

老子主张了解“道”的方法为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个是需要人不断去探索的,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还没有走出银河系,而广大的宇宙是怎么样的还不清楚,更不明白宇宙的初始状态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现在说的要改变世界是与自然规律不相符的,也是不符合“道”家思想的。

这方面反应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而我们对已存在的天地万物的认识达到了什么程度,就要按照这些认识的规律来做事,尊重自然、尊重人类。体现到当时的社会就是要求当时的贵族们以你所知道的对自然的认识来行事,不要去超越自然规律,包括对物质的需求要知道是自然界赋予的,不要想着过分去占有;作为管理者要知道你所需要物质的来源是需要人从自然界攫取的,而你不能过分伤害为你服务的人,使他们在为你服务的时候所得到的能满足他们的生存,这就是认识“道”的规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