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讲解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佳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8813030.html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我表现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长久。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是*神都会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解析:

本章以对不良好品德的批评提出符合“道”的行为规范,教育人们如何修身。不仅是对贵族们的修身要求,也同样适合我们普罗大众。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人为了看得远,总是将脚尖踮起来,但这样站不了多长时间,同时也容易失去重心跌倒。这说明仅仅做唯上的事情,只想着诸侯们想得到什么就去尽力满足,不管下层人的需求,这样做是不能做好的;为了完成一件事情,就采取激进的做法,看起来很积极,很有力度,但跨度太大是做不好的,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按照事情发展的具体步骤来做。这个教导人们不要眼睛只想着看上层,要想着百姓的具体需求。也别太急于想完成工作,需要稳妥一些,把事情做得细致一点,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自见者不明”,在做事情中,处处想着自我表现,想着找机会显示自己能力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聪明人。因为缺乏沉着、稳重,给人的感觉总是很轻浮,也因为他的轻浮所做的事情总是不完善,缺东少西的。试想一个轻浮、浮夸的人就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吗?同时处处想着表现自己缺乏对事物深刻认识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很愚,背后的批评多于赞许。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人,也就是小聪明特别明显者,只顾着自己的想法、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问自己的想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总是脱离别人,显得特别的自私。这样的人在一个环境中是不能彰显出自己的,会被别人看到很多的缺点、甚至在大的环境中显示出的是他的幼稚,逐渐被所在的环境所淘汰。

“自伐者无功”,自我炫耀者是因为他做的事情不够好或没有明显的功劳,别人根本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好的事情。这样希望通过一点不起眼的小事来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存在感、给自己内心上带来满足,好像自己也进入了做了大功劳者的行列。就像今天的不断找机会刷存在感,但并不会带来粉丝一样。希望别人做的真实一点,你做了好事就是做了、没有就是没有,不要通过一些媒体来不断吹嘘自己、夸大自己的行为和工作的效果。

“自矜者不长”,对于仅仅做了一点有益于百姓的事,就觉得自己做了很大的好事,显示出趾高气扬的样子、骄傲的放不下自己。这样的人在大的环境中很快会受到别人的蔑视,他的自骄自傲受到的是别人的批评。这与老子前边提到的“不自矜”是相反的,所以自我骄傲的人在一个环境中是不能长久坚持下去的。这与战国时孟尝君到秦国之后的做法相似,带着一大批门客,显出自己的出身高贵,但秦国人不买账,最后偷偷跑回了,还创造出了一个鸡鸣狗盗的成语。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家的要求是谦下、柔弱、俭啬,上述所列举的自我表现、炫耀自己、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的行为,不是“道”家精神,可以称为多余的饮食和行为,是连*神都厌恶的。可见老子对于这些做法是很厌恶的,就是今天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也不会产生好感。所以有“道”的人是不会这么去做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的一些国家中、包括后代都对君主和贵族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无为而治”成为一种治国的思想。这些思想同样影响着后世人的行为规范,指导者后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些对二十二章从反面立论对修身提出的要求,从另一方面教育贵族们。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修身养性提出了很多,从多方面给与了阐述,因为一个人的思想符合了“道”的内涵,才能做出符合天地自然规律的事情来,尤其对于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传播的年代,统一认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老子提出这么多的修身要求,希望当时的贵族们不被各种思想所迷惑,希望其他各种流派的思想得到收敛,最终使百姓的生活回归自然,让百姓在美好的田园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耕作。这些观点就是在现在看来都是一种理想,但理想就是实现的目标,所以就能够千古流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