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十四章下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抹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784989.html

《帛书老子·第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执古之道,以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王弼本·老子注·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驭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需要矫枉视力才能看到的事物,被称为微,幽隐之物;需要矫枉听力才能听到的声音,被称为希,稀少之音;需要矫枉感官才能获得的结果,被称为夷,平灭之果。以上三个问题无法详细追究,故混淆为同一个整体,混沌。混沌的性质大致如此,它的上端并不显明亮,下端也不晦暗。但却连绵不定,无法名状。周而复始,如同消亡。因此被称为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形体的景象,被称为仿佛。跟随它看不到它的结束,迎接它也寻不到它的初始。但把握从前自然而然的运转规律,能够驾驭如今的拥有,反知初始,这便是自然的运行纲纪。

本章开篇,老子依然通过反复列举实事的方式,引申出华夏民族道德体系的效法原型,开天辟地的混成之物——“混沌”。并将它的性质统称为“一”,这个动静相宜,阴阳相辅。以和谐作为宗旨,统一与对立并存。却因不断变化无法名状,周而复始如同消亡的玄奇事物。

先秦古籍有云:“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认为黑暗与光明兼具,对立与统一并存的矛盾性质方可称之为玄。故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结尾旗帜鲜明地指出,反复运用这种无法名状的矛盾性质,便是破解众多奥妙的共同门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从第二章开始,老子便一直在教授后人如何正确的理解并运用这种性质。如“万物作而弗始”,矫枉万物的初始,便是在阴阳对立的基础上,进行的确保统一与对立并存的和谐处置。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的论述,则进一步夯实了矫枉事物初始的必要性。既是说,老子认为推崇贤能的统治方式,将会导致百姓养成争名夺利的行为习惯;珍贵货物的统治方式,则会导致百姓行为出轨,产生偷盗抢劫的不良之举;而激励欲望的统治方式,则会使人性发狂,道德沦丧。故老子认为“尚贤”“贵货”“见欲”均是行为不均的不良开端,有违阴阳平衡的大道之理。故提倡“万物作而弗始”,矫枉万物初始的治世宗旨。而之后“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则进一步明确了圣人之治“阴阳并举,刚柔并济”的运用宗旨。

“虚其心”指开拓百姓的心灵,使民众拥有虚怀若谷的包容精神。但深悉上古混沌法门的老子认为,世间万物利弊皆存,祸福相依。执政方法同样如此。故“虚其心”与“实其腹”是一套阴阳并举,相辅相成,无法独自进行的治理方法。因此采取“虚对实”,“心对腹”,“无形对有形”的阴阳并举的文体方式,作为治理天下的共同范式。

为什么如此说?

因为《帛书老子·第二十三章》与之后的《二十八章》记载的非常清楚“圣人执一为天下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如此梨花认为,第三章阐述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与之后的“弱其志”“强其骨”,均是后文总结的圣人治理天下的共同范式,执一守中与阴阳平衡。包括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看似蹩脚论述,也同样如此。遵循同样的是不偏不倚的均衡之道,平衡之法。

注释第五章的时候梨花解释过这个问题,老子使用刍狗并非是在骂人或轻贱什么,而是为了表明古者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的均衡理念。所以老子强调,天地以世间万物作为均衡自然的祭品,圣人治理天下也应同样如此,以和谐为念,无私无亲为理。故有“天地无情,圣人无亲”的古老说法。

如此,在圣人看来“虚其心”与“实其腹”,“弱其志”与“强其骨”,精神教化与民生教化是一整套相辅相成,阴阳不离的上古“混沌氏”修行法门。而关于混沌氏之术,《庄子·天地》中曾略有记载,说它是一种在春秋年间便已逐渐消亡,以阴阳和谐为理念的古老修行法门。

相传,孔子的弟子子贡南游楚国完毕,返回晋国,经过汉水南岸时,看见一位老者正在整治菜地,只见他挖地道通到井中,抱着瓮从井中取水,然后来灌溉菜园,非常费劲而收获很小。子贡便好心的告诉他:“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地,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于是子贡便详细为老者讲述了这种前轻后重,使用重力汲水的机械“桔槔”。不想老者非但未曾领情,还将子贡讥讽一翻后赶回鲁国。并说子贡介绍给他的工具,是会使人性沦丧,丧失纯朴素白之心的巧智之物。子贡返回鲁国,便将这件奇怪的事儿告诉了孔子,孔子告诉他,这应当是位治内不治外,既追求内心纯白不偏的,修行上古混沌氏之术的老者。并说关于混沌氏之术,并不是他和子贡所能认识的。

但梨花认为,按照庄子的讲述,这位拒绝使用“桔槔”的长者,应当就是老子笔下“万物作而弗始”,弗正万物初始,内心纯白不偏的修行之人。因为他曾这样对子贡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老者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运用机械必然产生投机取巧的事情,而产生投机取巧的事情之前,一定是先存了投机取巧的心思。这样的心思留在胸中淳朴之心就无法获得,纯洁空明的心境也不会完备,进而精神无法专一安定;而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不会承载他的内心。我不是不清楚你所说的汲水方法,只不过我感到羞辱不愿那样去做。”。

由此可见,庄子所述的老者内心,深悉天地均衡之理,杜不均如杜大忌,如同老子“智慧出,有大伪”的劝告,要知道智慧是把双刃剑,明晰真理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制造虚伪的利器?

如此一来,我们应当大致清楚何为圣人独异于人?因为圣人为腹不为目,只会根据自身的合理需求,适时的进行取舍。驾驭外物为己所用,却从不会被外物所驭。但普通人大多深陷欲望无法自拔。在欲望的漩涡中熙熙攘攘,如同享受丰盛的宴会,如同春天登台欣赏美丽的景色。似乎在欲望面前,只有圣人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合理适时的运用取舍,不放纵自己寻欢作乐。浑浑噩噩的像个不会说话的婴儿,似乎没有任何想要的得到东西。因为圣人清楚有得定有失,对方生方死的人生而言,唯有精神永存。老子甚至认为圣人孤独顽固,被众人所鄙视。似乎唯独他与众不同。因为圣人心中时刻都铭记着阴阳平衡的万物创生之理,尤其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代,深知且笃行适可而止理念的人还有几位?能够发自肺腑的齐物,齐同是非。心量广大,譬如虚空。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心如佛土,深知自性真空的又有几位?

可知我等因何来又为何去?

又可知“道通为一”?一的上端并不明亮皎洁,下端也不晦暗不清。它变化不断,因此无法名状。言下之意一在善恶好坏之间不断变化,无法使用确切的性质为它命名。而且它循环往复,游离在生死,既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因此也无法确定它的状态与形象。只能称它为似乎与好像。称为恍惚。

本章梨花为何要保留《帛书老子》“恍惚”的通假字“沕望”?因为,阐述圣人是非观念与众不同的《帛书老子·二十章》记载:“沕呵,其若海。望呵,无所止”,而非后世通用的“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惚恍啊,像大海般汹涌;恍惚啊,飘泊无处停留的抽象描述。

梨花认为,“沕呵,其若海。望呵,无所止”描述的应当是,圣人无法建立确切是非观念的复杂认识与无奈感慨,因此感叹——道的状态似乎如此,但它的范围却如同大海般浩瀚;道的形象好像如此,但他它时刻都在变化没有停止。

还因为《帛书老子·第二十一章》,描述大道状态的“孔德之容”时记载:“道之物,唯望唯沕。望呵沕呵,中有象。沕呵望呵,中有物。”说,道中的事物,存在于似乎与好像之间,既仿佛间。似乎与好像之间,存在着景象状态。好像与似乎之间,又存在着确实的事物。

这便是梨花注释《道德经》的宗旨,类似的说法必须意义相通,绝不能这里一套说法,那里又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说法。因为大道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故死扣字眼,与自掘坟墓无异。

而之后“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执古之道,以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的论述不过是“虽然大道的变化永无止尽,但却环环相扣,根据自然而然的逻辑线索把握未来,反塑初始,这便是自然的运行纲纪”。

关于自然的运行纲纪,注释《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混成之物时我们还将深入讨论。就此先将话题按下,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说来汗颜,前后一年才注释了十四章,而且开始的几章,尤其是第一章注释的毫无头绪。虽然期间补充了《时空中秘密》的等五篇有关上古易学的辅助文章,但因限流等诸多原因作用有限。既然梨花说要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那便一定会提及易经。只不过梨花所讲的易经,有别于《周易》,而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易经,一本大道至简,专心于天地,时空均衡问题的简单论述,而非讲述天地人三才平衡运用的《周易》。

虽然均衡是易学的基础,但也分为阴阳平衡,三才平衡,四象平衡,五行平衡等诸多分支。而据梨花所知,学三才看《周易》,学五行看《黄帝内经》,而学四象具体看什么还不确定,因为星象的问题一直都是避讳,古人也多以此为妖,谋利惑众。建议慎入慎言,效法孔夫子的治学精神,子不语怪力乱神,知其神不知其所以神的问题,一概敬而远之,存而不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