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方文明总体战略为了大众认识重叠结构世 [复制链接]

1#

西方文明总体战略:为了大众认识“重叠结构世界”之:主体工程

(续前文)

前文回顾:

在文章中,我们分析了“西方文明基础工程”的两大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毕达哥拉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这部分中,西方文明完成了,为认识“重叠结构世界”而搭建“知识背景”与创造“体验手段”的全部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是:“上帝信仰”出现的战略目的,以及从摩西到耶稣出现、再从耶稣出现到欧洲黑死病。在这部分中,西方文明拥有了引领认知方向的核心力量。

本文是上篇文章的展开部分,将全面论述西方文明是如何搭建让大众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知识背景,以及如何创造让大众感受“重叠结构世界”的体验方法。

一、人文主义与宗教革新:开启“搭建”与“创造”之路

1、人文主义的萌芽

黑死病席卷欧洲,夺走了三分之一的人口,这让西方人对“上帝信仰”产生了极大的动摇。不仅是普通民众产生了怀疑,相信在广大信徒的疑问面前,神职人员自己也会产生怀疑,仁慈的上帝到底有没有?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为什么不拯救虔诚的信徒?

很明显,教会原有的宗教知识、传教模式,已经无法维持原有的信仰权威,为了让普通民众能够重新恢复对上帝的信仰,教会开始从《圣经》以外的人类智慧中,寻找解决方法。

……

在罗马时代、圣徒保罗传播基督教的时候,古希腊哲学就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教会在这个时候就为后来的西方文明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大量翻译了古希腊哲学的经典,结果,发现古希腊哲学就是让人自己重新恢复“上帝信仰”的最有效方法。

因为在古希腊哲学中,有恢复“上帝信仰”最为需要的概念:人的灵魂。有了“灵魂”的概念,黑死病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容易解释的事情。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不是这个人的肉体,而是这个人的灵魂,上帝拯救的不是人的肉体,而是人的灵魂,所以,黑死病是用来考验人们对上帝的信仰而出现的,只要信仰上帝,人的肉体死后,灵魂则会去上帝的天国。

相信,当时的神职人员用古希腊哲学中的“灵魂”概念一解释,人们对上帝的怀疑马上消除了一大半。

之后,再用自然哲学以及《逻辑学》的逻辑更是能找到“上帝仁慈”、“上帝爱人”的重要支持理由,人们只要观察一下大自然以及自己,就会发现:

人在整个世界中是如此的独一无二,在所有的生物中又是如此的高高在上,所有这一切,不是上帝创造的,又是怎么来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本身就是“上帝爱人”的最好证明,在天地万物中,人是唯一按照“神的样子”造出来的!

人们在古希腊哲学的引导下发现:认识人自己,完美人自己、修饰人自己,就是对上帝最好的认识,也是对上帝最好的敬畏与赞美,在这样的认识中,“人文主义”萌芽了。

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底蕴,西方文明走上了“通过认识具象的自然与人自己,去感受抽象的上帝”的道路,换种说法就是通过显性世界感受隐性世界。

2、基督教新教的产生

我们在文章中分析过,在《十诫》中的“上帝信仰”,是一种让人“自信”的信仰。目的是为了让人的“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去感受上帝、认识上帝。

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很难避免用“最外面一层意识层面”去理解上帝,于是,“上帝信仰”就从“自信”变成了“他信”。

违背《十诫》的“偶像崇拜”、“妄呼上帝的名”以及各种宗教狂热、极端、禁锢,都以虔诚的名义变成了“合理”、“正确”。

在这个过程中,教会本身就是推动“他信”的最主要力量。

为了让西方文明重新从“他信”回归“自信”,摆脱教会束缚的“宗教革新”就成了一种必然。

让“上帝信仰”的信徒摆脱外在教会权威的干扰,让信徒处在一种“认知自由”的状态中,自己去学习《圣经》,感悟“上帝”……

在西方宗教革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提到马丁·路德。马丁·路德在对《圣经》的学习、参悟中,基本上找到了上帝信仰“自信”的门道。

马丁·路德与中国儒家的朱熹很像,朱熹在众多的儒家经典中找出了《大学》,并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但是,朱熹只是意识到了《大学》的重要,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大学》的内涵。

同样,马丁·路德在《圣经》中也找到了“因信称义”这一关键,他意识到“因信称义”的“信”,是信仰上帝的关键,而且他也意识到,这种“信”并不是人们平常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虔诚的“信”,这种“信”是一种真正的“信”,只有这种真正的“信”,才能让信徒成为上帝的“义人”。

但是,如何才能拥有这种真正的“信”,马丁·路德并没有找到答案,因为,这个答案还保留在中华文明中,等待西方文明去解读。

马丁·路德虽然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但是,他的这种认识,却引发了西方宗教革新,基督教新教诞生了……

在西方大地上,出现了“人文主义”与“宗教革新”以后,西方文明全面启动了“主体工程”——搭建让普通大众都能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知识背景”、创造让普通大众都能感受“重叠结构世界”的“体验手段”。

二、感受“重叠结构世界”的“体验方法”:音乐与绘画

西方文明创造的感受“重叠结构世界”的“体验方法”,有两条战略路径:

第一条战略路径是:从“抽象”感受“具象”。具体表现就是“西方音乐”。

第二条战略路径是:从“具象”感受“抽象”。具体表现就是“西方绘画”。

1、西方音乐:从“抽象”感受“具象”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为大家介绍过,音乐是训练人类感知“重叠结构世界”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中华文明在黄帝时代就发明了“音乐”,“音乐”与“礼制”搭配成为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训练“心智系统转换”的标配。而西方文明也在毕达哥拉斯时代发明了“音乐”。

人类天生就有通过显性世界中的“声”,去感知在隐性世界中的“音”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现代专业音乐训练中,被称为“内在听觉”。

“内在听觉”其实就是“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的感知能力,是一种“内在感知”。

“内在听觉”人人都有,但是,“内在听觉”强的人却少之又少,“内在听觉”强的人经过专业训练,基本上都能成为音乐家。

那么,如何让“内在听觉”不强,甚至感受不到“内在听觉”的人,也能从音乐中强化“内在听觉”?

这就是“西方音乐”在文艺复兴时期快速崛起的内在动力!

“西方音乐”发展出了一整套用于组织抽象“声响”的方法,这样就能让“内在听觉”一般的人,也能从“抽象”的声响中,感受到经过组织过以后的“具象”内涵。

在这里,我们先要理清一下,西方音乐的“音”与中华文化中的“音”的关系,这二者并不是同一回事,只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用了同一个字:音。

中华文化的“音”,是指与“声”重叠存在的,存在于隐性世界的部分。

西方音乐的“音”,在毕达哥拉斯时代,是指对“声”进行深入认识以后,对“声”的构成,用“数”进行了精确的区分与界定。

也就是说,进行精确区分、界定以后的“声”,就是西方音乐的“音”。“十二平均律”就是这种“精确区分以后的声”的产物。

在对“声”进行精确区分以后,就有了“声”的基本元素,再用“声”的基本元素进行相应的组织,这样形成的一连串的“声”,就是“单调”音乐。中国民族音乐都是“单调”的音乐。

如果,把这种“单调”音乐看成是一种“横向”的结构,那么,在其中一些“声”元素的“纵向”上,增加一些新的“声”进行“装饰”,那么,这些“装饰”的“声”元素,就形成了“和声”。

而这些新增加的“和声”之间,在“横向”关系上,也形成了一种新的“单调”,这样就与原有的“单调”,形成了“复调”。西方音乐基本上都是“复调”的音乐。

“复调音乐”对于普通听众来说,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必须让人“听进去”,才能感受到其中非常具象的、类似“建筑”一样的“声响结构”,而且,通过这种“声响结构”能够感受作曲家在乐曲中所要表达的更为深层次的内涵。

这,就是通过“抽象”感受“具象”的训练。

所以,西方音乐的“音”,本质上是“声”,与中华文化中的“音”,特别是与源头甲骨文中的“音”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在西方音乐的“声”之后,也存在非常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音”。因为“音”与“声”是同时重叠存在的,有“声”就有“音”。

不少西方大作曲家,都是在感受“音”的基础上创作的“乐曲”,也就是说大作曲家在创作乐曲的时候,并不需要“声”,比如,贝多芬、斯美塔那都是失聪者,听不见声响的。

贝多芬在失聪前写的是《致爱丽丝》这类轻松的作品,而失聪后,却创作了他所有的伟大作品,我们熟悉的《命运》就是贝多芬失聪后的作品。

这里还要介绍一下,演奏家在演奏中的作用。

不了解演奏的人一般都会把“乐谱”理解成“程序”,就以为只要按照“乐谱”弹奏,就和“程序”输入一样,最终从乐器中输出的结果都一样,演奏家在过程中,只是一个熟练、确输入乐谱的作用。

所以,就有人认为,可以用电脑的输入替代演奏家的演奏,因为电脑的输入是不会出错的。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真正演奏家都是“内在听觉”非常强的人,TA们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在“声响结构”背后的“音”,这些“音”在TA们的感受中,是有画面感、色彩感、温度感、空间感的,甚至有些演奏家能感受到作品内在的“生命感”。

演奏家除了对乐谱直接感知,还包含了对作曲家在作品创作时内在思想的感知,因为乐谱上的乐曲并不等于作曲家创作的全部内容,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明一种可以呈现作曲家意识中乐曲全部内容的表现方式,从乐谱上呈现出来的,只是一部分,那么,作品的完整部分,就需要演奏家去感知、理解……

所以,一个演奏家真正的价值就在于,把TA从“内在听觉”中感受到的这些内涵,用演奏转达出来。

因此,对于真正“懂音”的欣赏者来说,同一首乐曲,在不同演奏家的演奏中,都不一样,而且,同一个演奏家在不同时期,演奏出来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西方音乐最为有趣、精妙的地方,也是最能训练欣赏者“内在听觉”的地方。

对于一个战略、创新思维者来说,音乐欣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

2、西方绘画:从“具象”感受“抽象”

——达芬奇并不“写实”

我们现在把达芬奇的画法归类为“写实派”,这从纯画法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的归类,却阻碍了我们对达芬奇绘画真正价值的认识。

达芬奇绘画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把人画得像,而在于在具象的人像后面,让人感受到非常抽象的“人性光芒”。

上图,是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

在文艺复兴之前,所有绘画作品中的主角都是神,即使出现人,人也是匍匐在神脚下,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色块。

而在《蒙娜丽莎》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成为了这幅作品中的主角,在此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

那么,《蒙娜丽莎》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不少画家认为,《蒙娜丽莎》之所以这么出名,就是因为她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就从写实的画技上来看,后世的画家中,比达芬奇画得好的画家也不少,因为绘画技术也是在不断发展、积累的,后世画家在绘画技巧上超越达芬奇是必然的。

这其实是对达芬奇的误解!

如果“写实”仅仅是为了画得像,那么,达芬奇的这幅《蒙娜丽莎》,并不能算是写实的,因为在达芬奇画这幅画的时候,在现实中,一定会有一个模特,但是,那个模特只是提供了一个人像的轮廓。

我们如果能穿越时空来到达芬奇画《蒙娜丽莎》时的现场,直接看到那个模特,我们一定会觉得大失所望,因为在那个模特的脸上,我们不可能感受到在《蒙娜丽莎》中所感受到的那种宁静、祥和的“人性光芒”。

这种在《蒙娜丽莎》上特有的“人性光芒”,是达芬奇对人性的深深洞察与体悟,他只不过借着那个模特的轮廓,把自己洞察、体悟到的“人性光芒”再现了出来。

所以,达芬奇真正画的,并不是非常具象的人像,而是通过具象的人像,再现他对“抽象的人性”的洞察与赞美。

达芬奇发现,原来一个普通人的人性也可以这么美!这么高贵!

这,才是《蒙娜丽莎》真正的价值所在!

达芬奇这种对“人性光芒”的再现,在人类绘画历史上就是一座“珠穆朗玛峰”,在此之后,再也没有被超越过。

我们在本专栏中,一直在说“人的意识”有三个层面,达芬奇所感悟到的“人性光芒”是“最里一层意识层面”的“人性光芒”,在这一意识层面中,有着“人的神性”,而达芬奇把这种“人的神性”非常完整地再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这种“人的神性”,并不是达芬奇把以往神话主题绘画中“神的神性”,转嫁到了一个普通女子身上,而是达芬奇从普通人那里感受到的“人的神性”。

等读到本专栏后续文章,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最里一层意识层面”就是佛教《唯识学》中的第八识“阿赖耶识”、《道德经》中的“谷神”,所以,达芬奇所感受到的“人的神性”,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有,只是普通人的“人的神性”都被自己外面两层意识层面给淹没掉了,感受不到自己“人的神性”。

而达芬奇感受到了,并再现了出来,之后,好像再也没有一个画家有过如此深的感知深度。

大家也许会奇怪,达芬奇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感知能力?

如果看过达芬奇的《画论》,一定会明白达芬奇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

达芬奇也是一个凭借天赋懂得‘看意识影像’的人,所以,达芬奇画的并不是他眼睛看到的显性世界中的影像,而是在他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意识影像”时,所感受到的“意意识影像”。

绘画在达芬奇的技能库中,只是一种小技能,他还有很多超越他那个时代的发明、创造,人们都觉得很神奇,以为达芬奇是个穿越式的人物。但是,明白了达芬奇擅长“看意识影像”以后,就会知道,达芬奇的神奇一点都不奇怪,会“看意识影像”的人,都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达芬奇还是一个懂得爱护自己天赋的人,让自己的意识沉浸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中。达芬奇在《画论》中提到,画家要保持孤独,保持思考,多一个伙伴,自己就少了一半……

我们现在对达芬奇的研究还很表面,只是把他当做是一个画家来认识。但是,就从《画论》的内涵来看,达芬奇对自己“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有着很强的感受,也能感受到别人的“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所以,深入研究达芬奇,对于我们训练战略、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

其实,在文艺复兴之后,那些被称为“写实派”的大画家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实”,他们都是通过具象的写实绘画技法,来表现他们对抽象的感知,只是他们的感知深度,再也没有达芬奇那么深而已。

——“印象派”以后的绘画是怎么回事?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绘画艺术家大概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完全画得与现实事物一模一样,那只能成为一个“画匠”或者“画工”,而不能成为“绘画艺术家”。一个绘画艺术家必须具备在“具象”画面下表现“抽象”内涵的能力,那种“抽象”的内涵才是绘画成为艺术的精华。

但是,西方绘画艺术家在追求“绘画艺术”的过程中,都受到了两种因素的限定,在这两种因素的限定下,发展出了之后众多的绘画流派,我们现在都看不懂的“现代艺术”,也是在这两种因素限定下的产物。

第一种因素:达芬奇之后的绘画艺术家,TA们的感知能力,很少再有达到达芬奇这样的“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基本上都在用“最外面一层意识层面”以及“中间一层意识层面”进行创作。

“最外面一层意识层面”只能对“外界刺激在感官中产生的感觉”,以及“在内心中引发的情绪、情感”进行认识。

“中间一层意识层面”只能对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理性的认识。

这也是在达芬奇之后,我们很难看到类似《蒙娜丽莎》这样“人性光芒”的原因,但是,带来的好处是,普通人可以依靠自己熟悉的“意识层面”,在自己的感觉、情感、情绪、经验、知识中,去理解这个世界中的“抽象”内涵。

这其实也吻合了这个时代的特性,绘画艺术也在从“他信”走向“自信”。

第二种因素:所有成为绘画艺术家的人,都受到西方文明从“他信”向“自信”演变的影响,所以,每个绘画艺术家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表达自己感受的绘画方式。

我们现在审视达芬奇之后的西方绘画艺术家,在TA们的身上都能看到这两方面因素的限定。

比较著名的“印象派”绘画,不管是前期的莫奈、马奈,还是后期的梵高,他们在绘画中所运用的感知能力,很明显都属于用“最外面一层意识层面”对感觉、情绪、情感的感受,所以,这种画派也被称之为“印象派”。

在“印象派”之后,西方科学(Science)崛起了,在西方科学的影响下,“理性”在绘画艺术家的感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所以,越是接近现代的画家,在绘画创作中,主要使用的是“中间一层意识层面”。

给心智玩家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位现代派画家。

第一位是毕加索,毕加索的画基本上没有人看得懂,认为那都是抽象画。

而研究毕加索的学者发现,毕加索前期的研究轨迹,竟然与爱因斯坦的研究轨迹高度相似,他俩都对“同一空间的不同时性”的问题发生了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经过研究,最终用“数学公式”表达出了《相对论》,而毕加索则是用绘画表达出来了那些没人能看明白的作品。其实,《相对论》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弄懂,所以,看不懂毕加索的画,也不要奇怪,毕加索画的不是常规意义的视觉意义上的画,而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研究。

在毕加索的后期绘画中,他曾经致力于表现事物内在最简洁的结构,也就是“结构的临界”。我们比较熟悉的作品是:毕加索用最少的笔画描绘了一头牛。

这头毕加索的牛,不经过高人指点,普通人根本看不出那是一头牛,因为这头牛是牛的“结构的临界”,再少一笔,这就不是一头牛的结构了。

所以,要真正懂得毕加索在作品中画的是什么,那就必须进入他的人生历程,去了解他的思想发展,在他的理性思维中,才能体会到他绘画的过程与乐趣。

第二位是画《呐喊》的蒙克,熟悉《呐喊》的网友一定知道,在《呐喊》中,蒙克所画的人,一点都没有人的感觉,倒是很像“幽灵”的鬼样子,而且,这些“幽灵”明显地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那么,蒙克画的究竟是人,还是阴间的“幽灵”呢?

蒙克画的当然是人,而且,就是他那个时代的人!那么,他为什么会把自己那个时代的人都画成那么焦虑的“幽灵”呢?

我们只要看一下蒙克的生活年代,就会发现:他与弗洛伊德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很明显,蒙克的创作受到了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他感知到了,生活在工业化大城市中的人们内心中所感受的紧张、焦虑与不安。

蒙克在《呐喊》中画的,就是人的潜意识的感受!

第三位是蒙德里安。我们现在所认识的蒙德里安的作品,主要是他的几何画,都是直线条与色块。

为什么蒙德里安画出这些看起来谁都会画的几何画,就被认为是了不起的作品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去看蒙德里安在画几何画之前三十年中所画的作品。

我们如果把蒙德里安之前三十年的绘画作品与几何画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蒙德里安其实是一位拿着画笔的哲学家。

这位拿着画笔的哲学家,在绘画中一直想探索一个哲学问题:在人世间如何表现“神性”。

在几何画出现之前的作品中,蒙德里安表现过“人性”、“魔性”,但是,他都没有找到表现“神性”的方法,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甚至能感受到他的那种苦苦寻找的挣扎、狂躁与自暴自弃……

直到他发现,只有用最简单的直线、用最纯正的色块,才能表现出“神性”。

这就是蒙德里安的几何画能成为伟大作品的原因。

所以,西方绘画艺术,不管如何发展以及发展出何种形式,其实,TA的基因从来都没有变过——从“具象”感受“抽象”。

现代艺术中确实有不少属于“垃圾”的东西,但是,不要因为自己看不懂,或者形式上无法接受,就一概否定。

因为在现代艺术中,有一大批艺术家在用和普通人一样的,外面两层“意识层面”认识着这个世界。不管这种认识的结果是否有价值,但是,这种认识的本身,对于我们学习使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是有帮助的,因为西方绘画艺术一直在引导我们——从“具象”感受“抽象”。

所以,学习欣赏西方绘画艺术,对于战略、创新思维的训练者来说,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方式。

三、知识背景:普通人也能认识“重叠结构世界”

要让普通大众依靠“最外面一层意识层面”与“中间一层意识层面”,能够认识到“重叠结构世界”,就必须吻合普通人的认知特点:用“最外面一层意识层面”认识这个世界。

西方科学(Science)就是一种用“最外面一层意识层面”认识这个世界的阶梯,登上这个阶梯,普通人就能从原始的认识,一步步登上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顶端。

1、《地心说》也是一种科学(Science)理论

就从西方科学(Science)的概念来看,《地心说》其实也是一种科学(Science)理论。

因为西方科学(Science)理论,都必须符合这样一种规范:

首先,提出一种假说,其次,用数学公式对这个假说进行精确描述,最后,通过实验的证实,通过证实以后,这个科学(Science)理论还必须是能够被证伪的。

符合这些规范要求的,就是一种正儿八经科学(Science)理论。

《地心说》的出现完全符合西方科学(Science)的这种规范,《地心说》也是基于一种假说,然后用数学公式进行论证,之后再用天文观测进行证实。当然,《地心说》也是能被证伪的。

《地心说》在当时依靠纯肉眼观测的情况下,被得到证实,是很科学(Science)的一件事,而且《地心说》照样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地心说》存在的时间,比之后任何一种科学(Science)理论的存在时间都长。

《地心说》是西方文明建构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第一阶“知识背景”。《地心说》用现在的视角去看,显得很荒谬,但是,《地心说》的意义却是非凡的。

第一、这是人类用自己最基本的认识能力认知的世界。

第二、这种认识的模式,完全吻合西方科学(Science)的规范。

这为西方科学(Science)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日心说》:“知识背景”搭建工程正式开始,

《地心说》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产物,在整个西方文明进程中,属于“基础工程”部分。

《日心说》的出现,这标志着西方文明搭建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知识背景的“主体工程”正式开始。

我们现在基本上把《日心说》的提出算在哥白尼的名下,其实,按照西方科学(Science)的规范,哥白尼只能算是提出了“日心说”的假说,他并没有在数学上对“日心说”进行充分的论证,所以,在当时的学界中,《日心说》没有得到学者们的认同,并不都是因为宗教的原因。

直到约翰尼斯·开普勒的出现……

开普勒用数学公式非常精确地描述了行星运动规律,解决了在肉眼观测行星运动中,用《地心说》无法解释的问题,于是,“日心说”从哥白尼的假说,上升为《日心说》理论。

《日心说》的意义同样是非常重要的,TA意味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航船,从地球出发,开始驶向广袤的宇宙!

3、牛顿向外、波义耳向内

约翰尼斯·开普勒(-)很像是西方文明“主体工程”的点火者,在他之后,马上就在英国诞生了两位了不起的大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与罗伯特·波义耳(—)。

牛顿我们比较熟悉,微积分、万有引力、经典力学三大定理都是由牛顿发现的,他的这些发现,为了人类描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宇宙世界:单一结构世界。

也就是说:“完整的世界”就是人类通过感官可以认识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的世界。

牛顿的《经典力学》对现代文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现代文明都是在“单一结构世界”这个假设前提下发展出来的。因为,“完整的世界”是个“单一结构世界”,于是,引发了智者们一连串的“所以”:

所以,在宗教方面《无神论》就出现了……

所以,在哲学方面更注重唯物主义、科学(Science)与逻辑的作用……

所以,在文艺方面更注重对自然的研究与描绘,以及对人性的关怀……

所以,在国家治理方面就出现了君主立宪,平等、民主、自由、法制……

所以,在经济方面追求市场的自由性,以及科技为人服务的商品化……

所以,在个人的生存模式上,以追求个人成功、物质享受为主……

没有“单一结构世界”这个假设前提,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

虽然,牛顿《经典力学》对现代文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其本身是有局限的,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牛顿《经典力学》的作用,只是把人类的认知方向引向“外”,这种“外”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仅仅是人类感官可感觉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不管是再向“外”,还是掉个头来向“内”,只要超出人类感官可感觉的范围,牛顿《经典力学》都已经无法解释了。

所以,牛顿的作用在于,把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向引向“外”,让人类有了自信可以去认识更为广袤的宇宙。

换种角度来看,牛顿《经典力学》其实是新时代的《地心说》,也给了人们很长一段时间的自信,有一个阶段,人们甚至认为所有科学(Science)都已经解决了,这个世界对于人来说,就是一个可知的世界。

相对于牛顿,罗伯特·波义耳在作用在于,把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向,引向“内”,更为微观的分子世界。

罗伯特·波义耳仅仅开了一个头,之后又由两位大科学家:伯努利与罗蒙诺索夫,他们把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真正带入了微观的分子世界。

4、爱因斯坦:突破“感官感觉”以及“已有知识”去认识未知世界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爱因斯坦,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其实,爱因斯坦对人类真正的价值并不是他的《相对论》,但是,我们在这里,先从科学(Science)的角度来认识一下爱因斯坦。

就以牛顿与波义耳为代表的这类科学家来看,这类科学家对科学的研究,都建立在“自己感官感觉”的基础上,牛顿被苹果砸头后,从观测物体向下落开始研究,而波义耳从观测气体开始研究。即使是后来非常烧脑的《量子力学》也是从观测烧火棍开始研究。

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研究的是:光的最小单位(光量子)的运动,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是:光年尺度下的宇宙时空。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爱因斯坦研究的这两样对象,都已经超出了人类感官感觉的范围,也就是说,用肉体、仪器都不可能进行观察。

那么,问题就来了……

爱因斯坦如何在无法用感官感觉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研究出了《相对论》?这个我们在后文中会继续介绍,在这里我们先要明白,《相对论》在搭建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知识背景”中的意义——超越感觉感官,超越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未知世界。

换言之,爱因斯坦在这个搭建“知识背景”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划时代意义,告诉我们:要认识更多的未知世界,必须摆脱“人类感官感觉”以及“已有知识”的束缚。

5、量子力学:“主体工程”顺利完成

量子力学从年诞生,到年“量子论”、“量子纠缠”得到实验的验证……

《量子力学》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代表着让普通大众认识“重叠结构世界”,而搭建‘知识背景’的主体工程的完成。

我们就从年得到实验验证的“量子论”与“量子纠缠”说起。

所谓“量子论”就是当科学家用观察“波”的形式观察“量子”的时候,“量子”就以“波”的形式出现;而用观察“粒子”的形式观察“量子”的时候,“量子”就以“粒子”的形式出现。

也就是说,观察者的观察方式,决定着“量子”的出现形式。

“量子”的这种特点,从“单一结构世界”的角度来看,等于是说,在人的意识之外,并不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因为在客观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不会因为观测方式的不同,而改变形态。

也就是说“量子”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因为人的观测而出现。而且这个并不客观存在的“量子”还拥有了很高程度的意识,能识别科学家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观察它,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反应从来都没有出过错。

于是,问题就来了……

“量子”本身是有某种高级意识的吗?

根据我们在“单一结构世界”中的经验、知识来看,高级意识必须要有一个复杂的生物或者物理结构,像“量子”这样最小单位的能量中,怎么可能拥有复杂的生物或者物理结构呢?而且,作为拥有复杂的生物或者物理结构在客观世界中,必须是一种客观不变的存在,而“量子”本身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会因观察方式的不同而改变。

那么,决定“量子”变化的意识在什么地方呢?

这一百年以来,西方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从“单一结构世界”的角度对“量子论”进行解释,其实,“量子论”的真正现实意义,就是揭示了“重叠结构世界”的存在。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看“量子”,“量子”的所有变化都是正常现象。

被观测的“量子”存在于“重叠结构世界”中,被科学家所观测的“量子”是“完整的量子”在显性世界中的部分,“完整的量子”还有隐性世界的部分,决定“量子”如何变化的主体就在“量子”的隐性世界部分中。

而观察“量子”的科学家,本身是“完整科学家”在显性世界中的部分,而且观察“量子”的意识,也不是在隐性世界中的“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而是在显性世界中的“最外面一层”与“中间一层”的意识层面。所以,科学家的意识根本认识不到“量子”的隐性世界部分。

我们借助“虚拟现实(VR)”模型来看“量子论”。

科学家(游戏角色)运用“游戏角色”的认知能力,依靠在“游戏环境”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去研究“游戏环境”中的“最基本像素(量子)”。

这个“最基本像素(量子)”受到整个“虚拟现实(VR)”的程序控制,所以,当“游戏角色(科学家)”在“游戏环境”中,用观察“波”的方式去观察“最基本像素(量子)”,“最基本像素(量子)”就以“波”的形式出现,如果用观察“粒子”的方式去观察“最基本像素(量子)”,“最基本像素(量子)”就以“粒子”的形式出现。

“最基本像素(量子)”的这种变化,就是程序的设定。

所以,“量子论”的现实意义就是在告诉我们——在人类感官能感觉到的显性世界之后,还存在着一个隐性世界,而这个隐性世界,是“完整世界”的主体。

“量子纠缠”同样在揭示着“重叠结构世界”的存在。

两个“量子”一旦进入“纠缠”的状态,不论这两个“量子”相隔多远,哪怕一个“量子”在宇宙的这边,另一个“量子”在宇宙对面的另一边,这两个处在“纠缠”状态中的“量子”也能保持同步。

用“单一结构世界”的视角来看,两个“量子”要保持同步状态,在这两个“量子”之间,就必须保持一种信息的传递,而要在宇宙尺度中保持同步,这就牵涉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光速,因为在显性世界的宇宙中,光速是最高的速度,而且是恒定的速度。如果在宇宙两边的“量子”也能保持同步纠缠,那么,它俩之间依靠什么来传递信息保持瞬间的同步呢?

这个问题,在“单一结构世界”中,也是无法解答的,但是,在“重叠结构世界”中,这就非常容易解释。

我们还是用“虚拟现实(VR)”模型来解释。

在“游戏环境”中,不论这个“游戏环境”有多么的浩瀚、广袤,站在“游戏程序”的角度来看,都在“游戏程序”的控制范围中。

所以,只要在程序中设定“量子纠缠”这种变化,在“量子纠缠”发生时,程序就能控制这两个“量子”保持同步纠缠状态。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之间,根本不需要有信息传递,假设“量子”都有意识,它们也不知道自己处在“纠缠”的状态中,因为它们都受到“程序”的控制。

因此,不管是“量子论”、还是“量子纠缠”都是普通大众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知识背景”。

《量子力学》不仅发展出了“量子论”与“量子纠缠”,还发展出了其他的,用以认识、体验“重叠结构世界”的“知识背景”与“体验手段”。

——“平行宇宙”理论

在人们还未能真正理解“重叠结构世界”之前,科学家在研究“量子”的过程中,提出了“平行宇宙”的理论。

也就是说,在我们感观能感觉到的这个宇宙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世界,这些宇宙世界之间相互没有任何的关联。

“平行宇宙”为普通大众认识“重叠结构世界”又增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背景”——在我们感官能感觉到的这个宇宙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世界。“多世界”的概念,已经通过各种科幻小说、电影进入了普通大众的“知识背景”中。

——“虚拟现实(VR)”技术

“虚拟现实(VR)”是在《量子力学》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科学应用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是让普通大众直接体验“重叠结构世界”最为有效的手段。

“虚拟现实(VR)”的结构,就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的模型,在本专栏中,一直在用“虚拟现实(VR)”为大家介绍“重叠结构世界”。后续的文章中,依然会用“虚拟现实(VR)”为大家介绍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

——“人工智能(AI)”技术

“人工智能(AI)”也是在《量子力学》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科学应用技术。

本专栏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讲人有三层“意识层面”,我们在后面讲“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的时候,会为大家分析,一个人外面两层意识层面都不是“真正我们”的意识层面,而是类似“人工智能(AI)”一样的智能。

在没有“人工智能(AI)”之前,外面两层意识层面,我们很难讲明白,但是,有了“人工智能(AI)”技术以后,我们就可以非常直白地讲明白了。

四、“真正形而上学”的复兴

本文的上篇,我们在分析古希腊哲学那部分时,介绍过一个观点:柏拉图之前的形而上学是“真正形而上学”,从亚里士多德这里开始,《形而上学》成了一种用于传承而存在的形而上学,也就说,基于文字、逻辑分析的《形而上学》,并不是“真正形而上学”。

“真正形而上学”是“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对隐性世界的感知。“中间一层意识层面”用语言、逻辑进行分析,都不是“真正形而上学”。

但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真正形而上学”却更多的在哲学之外开始复兴了。

1、达芬奇——爱因斯坦——胡塞尔

“真正形而上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意识影像”。

用柏拉图的语言来说就是“理念(Idea)”,我们要再深入地认识一下Idea这个单词。

Idea的词根是ide,ide是“看”的意思,所以,柏拉图的“理念(Idea)”真正的含义就是: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意识影像”。

把Idea翻译成“理念”,用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从中文字面上根本看不出柏拉图“Idea”的真正内涵。所以,我们要还原柏拉图“理念(Idea)”的真正内涵。

我们拿“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意识影像’”这一特征,去看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明,发现“真正形而上学”更多的在哲学以外复兴了。

第一位复兴“真正形而上学”的人——达芬奇。

我们只要审视一下达芬奇的《画论》,就会发现:达芬奇的那些超越他那个时代的创造发明,都是他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意识影像”的结果,用达芬奇的话来说就是:在内心中再现人物与景物……

而且,达芬奇在《画论》中,还有关于如何守护自己“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的论述:要独身静处……把自己的内心培育成第二自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达芬奇既是“真正形而上学”的复兴者,也是战略、创新思维的开创者!

第二位复兴“真正形而上学”的人——爱因斯坦。

从科学(Science)的角度来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价值在于,摆脱感官感觉以及已有知识去认识未知世界。

但是,爱因斯坦对于人类真正的价值,不是他的《相对论》,因为《相对论》与任何一种科学(Science)理论一样,最终都会被后来的科学(Science)理论所证伪、替代。

爱因斯坦对于世界真正的价值,是他发现《相对论》的认知方法,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爱因斯坦所研究的是:“最小单位的光”的运动,以及在“光年尺度下”的宇宙时空,这两样研究对象都已经超出了人的感觉感官范围。

那么,爱因斯坦是在哪里进行观察的呢?

根据爱因斯坦的描述,他是在他的想象力(Imagination)中观察的。我们不要把爱因斯坦所说的“Imagination”根据中文翻译,理解成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体验,爱因斯坦所说的“Imagination”,其实,就是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意识影像”。

上图,是爱因斯坦对他的“Imagination”的论述,非常明显,爱因斯坦的“Imagination”与我们所体验到的“想象力”不是一回事,“Imagination”在爱因斯坦的体验中,是一种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所说的“Imagination”,是他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意识影像”时体验到的“意识影像”。从字根的含义来看,把“Imagination”翻译成“意识影像”更为合理,与柏拉图的“Idea”是同一个内涵。

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必定会被时代所证伪,但是,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方式,却是永恒的,他告诉我们,对于超越感官感觉的真实世界的认识,只有在“意识影像(Imagination)”中才能认识到。

西方哲学中的“真正形而上学”都是对“意识影像”的感知,这个“意识影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隐性世界”的投影,所以,远比显性世界的表象更为全面、真实。

第三位复兴“真正形而上学”的人——胡塞尔(年—年)。

胡塞尔的《现象学》,与他之前哲学史上的《现象学》不是同一个概念,他所说的“现象”不是显性世界中的“表象”,而是独立于认知经验以外的,在意识中的“现象”。

所以,胡塞尔的“现象”,其实,就是本专栏所说的“意识影像”,而且,是造就达芬奇、爱因斯坦的那种“意识影像”,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的“意识影像”,是一种比显性世界的表象更为真实的存在。

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也是对这种“意识影像”的体验。

胡塞尔《现象学》的有趣之处在于,他不是在对前人哲学进行语言、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开创的《现象学》,而是在感知“意识影像”的体验上的发现。

所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与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显得与众不同,而与柏拉图的哲学高度相似。

达芬奇与爱因斯坦为普通大众体验“用‘最里面一层意识层面’看‘意识影像’”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实例,而胡塞尔又用西方哲学的方式,把这种方法转换成了能让更多普通大众理解的“知识背景”。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在“真正形而上学”复兴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人就是伟大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弗洛伊德,只是从《潜意识》理论的角度对他进行的认识,就和我们认识爱因斯坦一样,我们认识爱因斯坦是因为《相对论》,但是,爱因斯坦对人类的真正价值,是他发现《相对论》的认识方式。

同样,弗洛伊德对人类的真正价值也不是他的《潜意识》理论,而是弗洛伊德用他的理论语言,描绘了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完整的人”的轮廓,所以,弗洛伊德为普通大众认识“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知识背景”。

而且,弗洛伊德作品出现的时间,也暗合着某种历史的节点:

年,记载着“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甲骨文被学界发现了,同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了。《梦的解析》的真正价值在于:让世人了解到在人的“意识(TheConsciousMinds)”之外,还存在着“无意识(TheNonconsciousMinds)”,而“无意识”中还包含着“前意识(ThePreconscious)”与“潜意识(TheUnconscious)”。

第二年年,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终极“知识背景”——《量子力学》诞生了。

而在《量子力学》与甲骨文研究都走向成熟的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本我与自我》,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的概念。

弗洛伊德理论的本身并不一定正确,如果作为科学(Science)理论一定会被新的理论证伪,但是,弗洛伊德所提供的概念,为我们用现代语言解读“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语言”。

弗洛伊德的理论如何用于解读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中为大家解读。

3、贝塔朗菲——福瑞斯特

贝塔朗菲与福瑞斯特,这二位我们可能都不太熟悉,但是,在“真正形而上学”复兴的过程中,他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知识背景”。

贝塔朗菲开创了《系统学》,福瑞斯特开创了《系统动力学》。

虽然,这二位所创立的学说都是基于“显性世界”的,但是,却能够被应用到对“隐性世界”的解释。

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孔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意思是在隐性世界中的事物都是“道”,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

用“三维”、“四维”空间的概念来看,如果隐性世界是四维空间的,那么,人类根本就不可能认识四维空间,因为人类的思维根本无法想象四维空间的具体样子。

于是,就有了一个挑战,人类有没有可能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隐性世界中的“具象”呢?

这是有可能的!

有了贝塔朗菲的《系统学》与福瑞斯特的《系统动力学》,我们就能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隐性世界中的“具象”。

站在显性世界的角度来看,在显性世界中,能够通过“感官感觉”感受到的隐性世界中的事物,第一个就是“系统”。

因为“系统”的主体在隐性世界中,所以,在显性世界中所有系统的主体,都在隐性世界中,而且,二者是重叠、同步的。

第二个就是存在于“系统”主体内的“自动力”,决定“系统”主体发生运动、变化的动因、动机、动力都存在于系统主体内,但是,我们可以在显性世界中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自然的力量”。

有了“系统”、“系统自动力”的概念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解释“道”的概念,而且,“系统”、“系统自动力”的概念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的“源头甲骨文”的内涵,也是高度吻合的。

借助“系统”、“系统自动力”的概念,我们非常成功地解读了“道”字的真正内涵。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道”字的内涵,在源头甲骨文中,都属于“自”字的内涵,源头甲骨文“自”字就表示“系统自动力”的意思。

被后世误读为“道”的字,其实是“自”字衍生字,表示“感应、顺应系统自动力”的意思。

而源头甲骨文“道”字的本意,就是“人在系统中,离不开系统”的意思。

五、结语:

我们在本专栏的第三篇文章中,论述了学习战略、创新思维中的重要原理:“重叠结构世界”。为了帮助大家认识“重叠结构世界”,我们全面分析了中、西方文明,中、西方文明就是为了传承、解读“重叠结构世界”原理而存在的。

中华文明承担了开启、传承“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使命。

西方文明承担了搭建解读“重叠结构世界”的“知识背景”的使命。

我们在第四篇文章中,论述了中华文明部分。因为篇幅太长,我们在第五、六篇中,论述了西方文明部分。

通过这样的展现,相信大家一定会发现,真正的人类文明并不是我们以往认识的那样,人类文明之所以存在、发展,都是为了让普通大众能够认识“重叠结构世界”原理,并且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而在这其中,中华文明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开启、传承了“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由于本专栏的主题是:根据“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练习战略、创新思维,所以,只能对中、西方文明进行大轮廓式的论述,但是,即使是大轮廓式的论述,因为篇幅太长,远远超出了手机阅读的极限,我们依然没有完成完整的论述,比如,在广义“西方”概念上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在“广义的西方文明”解读中华文明的过程中,融入中华文明的时间最早,解读得也最为透彻。“狭义的西方文明”所搭建的“知识背景”,如果没有佛教文明的“知识背景”,那么,我们的解读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完整与透彻。

因为主题与篇幅的原因,我们就不在本文中论述佛教文化了,因为在后续的文章中,会大量运用到佛教文化,大家一定会了解到佛教文化的“知识背景”。

此外,西方文明中的经济、金融、资本、制造、贸易、市场、竞争的存在意义,其实,是为现代人类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学习、应用战略、创新思维的环境,而学习、应用战略、创新思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普通大众练习“心智系统转换”。

而西方文明之所以会在近代崛起,甚至到目前为止的世界格局的各种变化,其内在的历史推动力,其实,也是为了推广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知识背景”,让整个人类文明从“他信”走向“自信”。

这部分内容其实也属于西方文明完成其历史使命的部分,同样以为篇幅限制,我们会在专栏的后续文章中,继续与大家分享。

虽然,我们的论述还不够完整,但是,经过这样的展现,相信大家对“重叠结构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将介绍本专栏的第二个重要原理。

既然,“完整的世界”是重叠结构的,那么,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本专栏“下一个要点”预告: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

如果大家对本专栏感兴趣,建议把本专栏收入App的书架中。

本专栏可以看做是心智玩家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黄帝老子真经》的延续——通过战略、创新思维的角度,帮助大家学习《黄帝老子真经》中的用“意识影像”思考的方法。

专栏《黄帝老子真经》即将在心智玩家的专栏中上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