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字经通篇解读新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313/4353615.html

本解读纯属个人理解,由于受到个人学识、能力的不足,会存在解读的误解,欢迎留言讨论。

《三字经》的作者是南宋王应麟,修订者是章太炎。三字一句的格式使得其文字通俗,朗朗上口;被认为是传统的启蒙教材。

但阅读《三字经》后,可以知道它前半部分是在讲解关于教育当中存在的客观事实以及教育的注意事项;而后半部分则是教育的摘要和目录,所以也可以认为《三字经》是一本学习目录和学习的注意事项摘要。

这个结论可能与以往对三字经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从内容上来看,确是如此。而且我有理由相信《三字经》不是纯粹给孩子启蒙用的,而是给教育工作者看的,它更像是一本教育大纲,作为老师可以按照《三字经》的教育原则、理念以及目录开展教育工作。

如果把《三字经》作为教学目录看待的话,依然不影响它的启蒙作用,刚上学读书的孩子自然也可以看,至少可以让孩子了解教育的客观事实以及将来要学的内容。

根据以上对《三字经》的定义,特解读如下:

第一部分:教育的原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查阅到这句话的解读为: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的。每个人的禀性本来是很接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生存和学习环境不同,差异也会越来越大。

对于这段解读,当我读完整篇《三字经》后,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要解读为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的?这样的解读更像是现代所谓的哲学问题,但对于整篇《三字经》的内容又有什么意义呢?

“初”的意思是“起始,开端”,那么人之初就是人开始的时候,应该包括人所有的起始情形,不仅仅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比如人刚上学的时候,人刚工作的时候,也包括人刚开始做作业的时候。这都是人之初啊。

再结合《三字经》内容里基本上就是读书学习的概括,所以我的结论是“人之初”指的是刚开始读书学习时候。

再看“性本善”,性的含义是人的本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何为阳气?阳气是人的生命活跃的源泉,有运行、向上之意。善的本义是吉祥。所以性本善的意思是说人如果要做事本来就是向着吉祥的方向去做。

比如我,每当要做一件事情时,我的本心都是希望抱着一个吉祥目的,我写一篇文章,我总希望能够把我的想法准确地传达给读者,我希望我的文采对读者来说是一种享受等。这大概就是我写作之初“性本善”的表现。

接着来看“性相近,习相远”,习的含义是小鸟反复扇动翅膀试飞。所以这里的“习”可以理解为训练的方法或者习惯。所以“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说,每个人做事的本心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能够做到的程度相差很大,也各不相同。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解读应该是这样的...

:当一个人刚开始读书学习,他的本心都是向着好的方向的,每个人的本心都差不多,只是由于生活环境及个体差异的不同,他们能够接受的训练方法以及学习习惯是各不相同的,甚至相差甚远。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个班三、四十个学生,学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教,但学习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的原因)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这句话普遍被理解为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那么人的善良禀性就会变坏。教育方法贵在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当这样解读之后,有前言不搭后语的问题。前半句是在说“不教”的后果,后半句却突然转折为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中间似乎缺了一段话。

而且“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在讲人刚出生时的本善论的话,那么这两句话之间依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似乎紧挨着的两句话并不是在讲同一个话题。

我们的古人写文章我认为绝不是乱写的,东一句西一句地写,我也不认为古人没有写作逻辑,逻辑是人的思维的基本方式,古人写东西不可能没有前后逻辑。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读为“当一个人刚开始读书学习,他的本心都是向着好的方向的,每个人的本心都差不多,只是由于生活环境及个体差异的不同,他们能够接受的训练方法以及学习习惯是各不相同的,甚至相差甚远”才是合理的。

而且“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应该也与“刚开始读书”这件事有关系,这才符合逻辑。

“苟不教”的“教”是“上所施下所效”的意思;“性乃迁”的“性”对应上一句中的“性相近”的“性”,是指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贵以专”的“专”是专心和针对性两层意思的集合,意思是说关于教育以及教书,除了要专心致志外还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去教育,这与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吻合的。

所以这句话的解读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不进行认真的教育和教导,任凭自身学习和练习,那么人本性层面就会发生变动,本来人的本性是向着良好的方向去运行的,但是因为没有教育和教导,而每个人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本心会发生改变而偏离向好的方向;对于教育来说,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是要根据个体的不同,要专心的且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法。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引用典故一:孟母对孟子的教导。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不惜大费周章,搬了三次家。

孟子小的时候,家住在一个墓场附近,经常有人在那里跪拜哭喊。孟子和小伙伴们也跟着学跪拜哭喊。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好,决定搬家。于是搬到了镇上市集。

市集上人潮涌动、商贩叫卖、讨教还价好一番市井气象,天性活泼好学的孟子还有小伙伴们又开始学商贩们叫卖生意。孟母仍觉得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这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每天学校的教堂里都会传出娓娓动听的朗读声,孟子也学着学校里的学生,经常拿着书朗读,变得非常喜欢读书。

孟子上学后不久,学会了逃学,逃学到家之后,孟母非常生气,但孟母很清楚,孟子从小活泼伶俐,学习体验能力很强,直接批评讲道理恐孟子敷衍听从,正好孟母正在织布,于是剪破了一片织好的布,对孟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如果从中剪断,所有之前的劳动都前功尽弃了,读书也需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成绩。”孟子听完母亲的教导,之后便发愤读书,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引用典故二: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他聘请名儒做儿子的老师,后来五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他本人对教育孩子也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名扬四海。

窦燕山能够把五个孩子都培养成才,可见他对孩子的教育的用心,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教育要有教无类,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教育原则,窦燕山的五个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性格,一模一样的天赋,所以教育要因材施教,

并且言传身教也非常重要,据传窦燕山最初为人名声不好,常做些以强欺弱的事。窦燕山直到三十岁还没有孩子,在那个时候,三十无子算是晚育了。窦燕山非常着急。

一晚,他梦见父亲说,无子是因为做坏事太多。窦燕山醒来后决定痛改前非,多做善事,接济穷苦人,还办个私塾,让穷人家的孩子免费上学。

后来窦燕山有了五个儿子,对孩子实行严格的家教,不仅是要求孩子,而且也严格自律,以身作则,以实际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孩子,塑造了孩子良好的品格。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养不教”的“养”指的供养,这里是指提供给孩子吃穿住;“教”的含义是上所施下所效也,也就是以身作则的教育以及循序渐进教导。

“父之过”的“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过错,过的含义是指超出正常的范围。“父之过”的意思是说:做父亲的做法超出了正常养育孩子的做法。

“教不严,师之惰”,这里的“严”并不是严厉的意思。假设老师很严厉,但从来不教东西,有什么用呢!

“师”的意思是教孩子的人,包括老师,也包括父母,不仅仅只是指老师。

“严”指的是进度急,紧密的意思;惰的意思懈怠,不恭敬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的解读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正常的父亲对于孩子除了要提供给孩子吃穿住以外,还要以身作则的教育以及循序渐进教导,如果一个父亲只是提供给孩子吃穿住而没用对孩子以身作则的教育以及循序渐进教导,那么这个父亲的做法就是一种过失。

如果教孩子读书或教孩子其他的方面,进度很慢的话,说明教孩子的人不够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说明教育的过程非常懈怠。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较为普遍的理解是: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单独拿出来这样解读是没问题的,但单独拿出来解释就不符合全文段落的意思了。

“子不学”的“子”是指孩子,也是特指接受教育的孩子,也就是弟子,而弟子是指通过读书接受教育的人的身份;学的意思是:识,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非所宜”的“所”:意思是什么?何?;“宜”的含义是合适,也指标准。

所以“子不学,非所宜”的意思是说,孩子不经过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对事物和事理不知道判定的标准;

“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年幼的时候不经过学习,即便是老了也没什么用,不会因为人老了就全懂了。这句话对应的说法是,人经过一生的历练,到老了会懂得更多,因为获得了很多的经验。

的确,一个人经过岁月的历练可以获得很多很多的人生经验,在更多的技术层面也可以得到较深的造诣,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经验和历练如果仅仅是个人的历练,就难以形成系统化,是支离破碎的。

紧接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进一步把人学习的道理进行了说明。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

孩子不经过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对事物和事理不知道判定的标准;

如果在年幼的时候不经过学习,即便是老了也没什么用,不会因为人老了就全懂了。这句话对应的说法是,人经过一生的历练,到老了会懂得更多,因为有了长时间的经历,获得了很多经验。

比如一块天然的玉石,不经过细心的推敲考虑、刻意求工的雕琢,是变不成一个成型的器型的;人也一样,如果不经过学习,是不会知道真正的含义的,这里的含义是指书上的智慧和知识,也是合乎“道”的含义。

(这句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就如同琢玉的过程,学习的过程要不断思索、刻意训练并不断实践。)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这句话普遍解读为:作为子女在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从他们那里学习礼节和仪式。

但这样解读似乎并不合乎《三字经》的基调。原因在于:如果从头开始读《三字经》,你会发觉它的内容是作者给父母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论述教育方面的总结,所以如果把“为人子”解读为身为父母的孩子,那么这句话就是讲给孩子的,这样的转折有些突然,而且跟后面两个具体故事无法衔接,所以这句话不应该这样解读。

这里的“为”应读四声,是“表目的”的意思,所以“为人子”的意思应该是:为教好人家的孩子。是讲给教育者的。“方少时”的“方”是“始,才”的意思,表示时间。

那么教什么呢?教学的内容就是指从这句话开始到《三字经》结束的通篇的内容了。通篇的内容比较多,用文字叙述总会有先后。

首先是“亲师友,习礼仪”。但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从他们那里学习礼节和仪式”,这仅仅是字面意思,更具体的含义却让我感动。“亲师友,习礼仪”的“亲”和“习”把古代教育工作者的那种对孩子细致入微的关怀和通达表达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只需把“亲”和“习”的含义搞清楚就明白了。“亲”在这里是一个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由远及近的过程,也就是亲近的过程。

对于刚要读书并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刚开始面临的人际环境是陌生的老师、还有陌生的同学,虽然是“师和友”,但在刚开始是陌生的。这里的“师”是指老师,教书的人;“友”是指学友,也就是一起读书的同学。

刚到陌生的环境,身边都是陌生的人,对于一个年少的人来说,他心里第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