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解读第23章太极思维 [复制链接]

1#
尖锐湿疣专家刘*连 http://m.39.net/pf/a_9392465.html

第二章

第一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二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第三段: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四段: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第五段: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一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看似简单,却至少有四种解读方式。

第一种解读:天下人热衷于分别什么是美,所以已经显出丑恶。天下人热衷于分别什么是善,所以已经显出不善。

这种解读在于引导世人察觉分别之心,进而放下评判。

第二种解读:天下只有一种美的标准,这已经是丑恶。只有一种善的标准,这已经是不善。

这种解读在于引导世人察觉善恶、美丑没有恒常的标准。

第三种解读:天下都认同美而刻意塑造美,这样就埋下了恶的祸根。都认同善而刻意表现善,这样就派生了不善的行为。

这种解读让世人察觉有为的美与善,往往会带来相反的结果。

第四种解读: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

这种解读让世人明白我们对于“是”的感知,正是因为“非“的存在。

从字面上,每种解读都说得通!每种解读都可以给人带来启迪!但如果我们无法真正理解老子,我们就只能停留在应用的层面解读,无法理解老子向我们揭示的宇宙奥义!

从第一章的解读中,我们已经感受到《道德经》是一套理论体系。《道德经》原本是不分章的,所以在学习《道德经》时,比解读更为重要的是搞清楚前后章节的关联性。

在上一章中,老子向我们揭示了宇宙创生的历程,如何从无名到有名,如何从妙到徼,这是宇宙的始,是道生一的过程!一又如何生二呢?让我们先来讲个故事!

从前有个灵*,它认识到它自身便是光。它是个新的灵*,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经验。“我是光,”它说,“我是光。”然而,它所有的认识、所有的诉说都不能够代替它的经验。在这个灵*所出现的领域中,除了光一无所有。每个灵*都是最好的,每个灵*都是最美的,每个灵*都闪耀着那可敬可畏之光的辉煌。所以那个小小的灵*就像阳光中的烛火。在最灿烂的光芒——它是这光芒的组成部分——中,它无法看到自身,也无法经验到它的真实身份和本质。

后来这个灵*越来越渴望认识其自身。它的渴望十分强烈,于是在某天,神对它说:“小东西,你知道若要满足你的这种欲望,你必须做些什么吗?”

“神啊,那是什么呢?是什么呢?我什么都愿意做!”这小小的灵*说。

“你必须使你自己与我们大家分开,”神回答说,“然后你必须忘记你是谁,让自己处身黑暗之中。”

“神啊,黑暗是什么呀?”这小小的灵*问。“那就是非你,”神回答说。

于是这灵*便这么做了,让它自身与大家分开,并忘记了自己是光。

然而在黑暗中央,它却哭喊起来:“神啊,你为何遗弃我?”就在这时,它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光明,而那正是它自己。

这就是一生二的过程!

为了认识我是谁,必须有一个“非我”的存在!于是,太极产生了。阴与阳从来不是对立的两极,它们是不二的。这就是老子在这一段向我们揭示的宇宙奥义!这时,我们才能明白第四种解读可能更接近老子的本意!而且这种解读也更能连接后文。

第二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比较,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老子举出了六个相对的概念,阐述太极原理。太极原理有五层境界:

第一层:相对的一方与另一方是共生关系,只有从相对的一方,才能认识另一方。

第二层:一正一反、一阴一阳才可以玄同,没有玄同就不会生生不息。

第三层:相对的概念都是来源于相对,没有绝对的长,也没有绝对的短。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第四层:是否可以取舍相对呢?是否可以在相对中有所爱憎呢?立有则无生,立无则有生,不立有无,立难则易生,立易则难生。这就是徼心!

第五层:不住相对,才生妙心!

举个例子说说太极的五层境界!

我们都希望获得快乐,逃避痛苦。可是快乐与痛苦原本就是为了相互认识而产生的。因此,它们是共生关系。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便不会执着于短时的快乐而无法自拔。面临痛苦时,也更容易发现痛苦包装下的礼物。这就领悟了太极的第一层境界。

得失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只想得,往往在算计中失去更多。主动失,就是舍,也意味着得到更多!这就领悟了太极的第二层境界。

有时我们会感受到自己身处不幸,当我们愿意帮助那些更为不幸的人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原来如此幸运!这就是太极的第三层境界!

在恋爱中的男女,都希望获得对方更多的爱。往往会发现,越希望获得对方的爱,越容易产生恨意。最后,在患得患失中迷失自己。这就是徼心!领悟到此,就是太极的第四层境界!

那如何才能获得真爱呢?就是跳脱爱的期许。不住于相对的爱恨之中,让自己成为滋养对方的生命能量。这就是妙心了!也就达到了太极的第五层境界。

第三段: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是老子第一次谈到“圣人”。什么是“圣人”呢?就是掌握了大道的王者(领导者)。

老子为什么在道德经中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圣人呢?这个涉及到老子对《道德经》的写作定位问题。

老子是一位了悟大道的修行者,在应缘留给后世的《道德经》中,他最想让人类了解的是什么呢?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宇宙的本源规则——就是网络小说里经常提到的,主角一旦领悟就牛逼到不得了的那个东西。这也是整部道德经中最难解的部分。如:第一章。创生宇宙的道是一种纯粹的思想能量,单单这一点就很难被人类理解!至今为止,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如果老子仅仅在《道德经》中揭示宇宙奥义,这将成为一本天书。所以,老子开篇第一句“道可道”,就是告诉人类这种创生宇宙的思想能量可以被人类践行。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送给人类的第二份礼物:道的践行思想!在《道德经》中多以“天之道”的行文方式呈现。这是《道德经》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老子在开篇时就告诉人类,这些可以践行的思想“非恒道”,要灵活运用,才不失“道”理。

这些道的践行思想有没有应用场景呢?有,这就是圣人之道!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时已经礼崩乐坏、时有战乱、民不聊生!老子怎能不希望自己的修道体悟能够带给当时欲称霸天下的侯王一些建议或指点,以正天下呢?圣人之道就是老子留给我们的领导者法则!这是老子送给人类的第三份礼物。

现在我们用太极原理解读这三份礼物的关系。第一份礼物宇宙奥义是妙境的传递,是太极中的阳,妙境本身是恒常的。也是具有真理性质的。但《道德经》的文字并不是明月,是指向明月的手指。

第三份礼物领导者法则是阴,具有时代性,是应用场景。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是徼境,有边界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第二份礼物践行思想是阳中阴、阴中阳,是二生的三。可以灵活运用。可以生化万物。但不能教条化!为什么我们在学习《道德经》中有那么多的领悟呢?如有人将之应用到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亲密关系,有人应用于职场、企业管理,甚至有人应用于股票市场,主要靠的就是践行思想的学习。这是三生万物的力量。

明确《道德经》的写作定位至关重要!有人认为《道德经》主要是给王者写的领导者法则,这就偏离了老子的主线。这只是基于老子生活的时代,给我们提供的应用场景。也是最需要与时俱进的。那种把这一部分作为不可改变的“圣经”去膜拜的做法,就未免本末倒置了!同时给解读《道德经》人为制造了障碍!在后文的解读中,这一点我们会有更深的体会。

在《道德经》的学习中,宇宙奥义部分,我们只能去领悟,没有任何资格去批评和质疑。当然,每个人的领悟也有不同,这部分我们可以开启更为广泛的交流与碰撞的空间,但却不可带着分别与执着之心!

践行思想部分的学习主要是践行的体会,而不是知见层面!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收获。

领导者法则部分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到这一部分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所以,我一直主张对《道德经》的学习,不是一种态度,而是需要三种态度。这才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体现!

下面我们来解第三段

第三段: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什么是“无为之事”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无为”不是不做事,否则老子就不会说“无为之事”。既然有“无为之事”,也一定有“有为之事”,两种事有什么不同呢?老子没说!别急,我们在后文中去找。

行不言之教。“行”又是需要做的。所以,那种把“无为”理解为“什么都不做”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老子首先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做事、要行教,是职责。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是做事和行教的方法。

第四段: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恃=(心)+(寺,"持",拥有),造字本义:心里有所依仗。

道创生了宇宙,又以太极的形态运化于万有之中。这种力量带来了万物的生长。这是宇宙奥义!是妙境!

从人类的角度,我们看到的是花开花落、月圆月缺,鸡生蛋、蛋生鸡,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却不知道这一切是从哪里、何时、又是如何开始的?道运化了万物的生长却不占有它;做了这一切,却不依仗;达成了结果也没有居功。

请问“道“有没有做事呢?有没有教育万事万物如何生长呢?

做了也教了,只是这种做与教都是不露痕迹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是在妙境上下功夫的。

这就是老子前文所说的“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

非常名BD顾问*师联盟是我创立的一家以培养BD(商务拓展)经理与顾问为主要业务的平台型企业!在BD顾问培养中,有一项内功训练叫商业范畴。商业范畴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以环境、语言、音乐、场景、产品、服务、工具等一切内容物为手段,建立的具有指向性的能量场!很多跟随我很长时间的顾问,还无法领悟透。这就是妙境上的功夫,需要顾问在与客户服务的过程中,用心体验与觉察的。

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一再告诫我的伙伴们“范畴不对,努力白费”,同时我也深知不易。没有一份道心的笃定,还真是把持不住!

第五段: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是因为无所住,所以也从未离开。

这是前文讲过的太极的第五层境界!

与《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非常名顾问团队辅导的很多企业家已经涉及二代传承或者接班人问题。他们往往发现自己退不下来,为什么呢?做得有为之事太多了,无为之事太少了。能够在本质上理解老板创业思维与商业范畴的人,在企业中凤毛麟角。这就是很多老板的痛苦之处呀!

太极原理

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不上贤,使民不争。

老子第一句就让人大跌眼镜!这是话颠覆了春秋时代社会的认知。这就是老子的有趣之处。他乐于看到人们读他文章时,目瞪口呆的样子!

尚贤与德治价值观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有一千个理由相信尚贤是社会由乱到治的唯一途径。难道还有另一条道路吗?《礼记》是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是周公德治思想的继承。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认为,天下为公与尚贤是不可分离的,但老子认为天下为公必须有更高的境界。

老子为什么提出不上贤呢?

第一个层面:根据第二章破解的太极原理,立此则彼生!当推崇贤人时,不贤也就同时孕育了!

为什么是这样呢?企业家在团队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捧杀!

当一个员工表现很好时,企业家往往会夸大他的优点,给予表扬,以便树立榜样,号召全体员工向他学习!

这个初心并没有错,但结果往往差强人意!一是容易造成被推崇的贤人自我膨胀;二是人为地割裂了该贤人与团队的距离,这不仅为这个贤人下一步工作造成障碍,更重要的是:推崇贤人恰恰为团队“不贤”的思想,提供了土壤。

所以,有经验的儿童教育者会告诉家长,不要当着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你的哪一个同学表现多好”这类的话,道理是相通的!

那是不是我们一定要按老子教我们的做法:不上贤呢?当然不是!老子从来没有说过,你一定要按我说的做。老子一再告诫我们的是“道可道,非恒道”,这些践行思想要灵活运用。

合适的做法是:推崇“贤”的标准,而不是贤人,并且灵活变动贤的标准而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时代。

第二个层面:在现实层面上,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掌控力。诸侯国为了霸业时有战乱,致使民不聊生!而这一切往往从一个贤人辅国开始。因为这时贤人的标准就是帮助侯王成就霸业!这是老子提出“不上贤”的现实意义!

第三个层面:更为本质上,“贤与不贤”只是个名相问题。而名与实是否相符,往往见仁见智!上贤的结果,只是推动了民的争名之心。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明白了上一句,这一句就好解了。

难得之货就是珍宝,不是平常之物。世人都把珍宝当做最有价值的东西,老子却说这正是盗贼所起的原因。

难得之货开启了欲望之门,盗窃的根源在此。盗窃是表面问题表,本质是内心的欲望问题。难得之货一词点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欲望之门一开,世人都喜欢难得之货,为难得之货争得头破血流。

前一段时间时兴收藏,似乎没几件藏品或者对收藏通晓一二,就成了没有文化的体现。对此我大不以为然,其实除了真正具有考古价值的藏品,其他无非是已经死去的人的生活用品!

宋徽宗就是一个贵难得之货的代表人物。他喜欢奇石。于是徽宗时期,就有人将十艘船编为一组,将外地的各种奇石大宗运往京师,称为“花石纲”。宋徽宗十分喜欢这些奇奇怪怪的石头,哪块石头被他看中了,他就会封送他这块石头的人做官,这个举动使天下想做官的人纷纷效仿,于是全国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祸国殃民的运动—运送花石纲。有多少人为此倾家荡产,又有多少人为此逼上梁山。看看《水浒传》就能窥其一斑了!

如果说“不上贤”,老子说的是人的争名之心,“不贵难得之货”,老子说的就是人的求利之心。

名利就构成了人类的主要欲望!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这里面既有践行思想,又有领导者法则。

从践行思想的角度,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上两句的总结。世人被欲望所困,无法领略生命的无限喜悦。

从领导者法则角度,不见可欲,有告诫领导者不要显现自己的欲望的含义。

如果“见可欲”会怎么样呢?会使民乱!乱什么?乱心性!

前两年,有一个小品叫《投其所好》,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当你的爱好撞上领导的爱好,这是一个让你的祖上诈尸的机会。

《水浒传》中的大反派高俅不也是因为自己踢球的爱好,撞上了宋徽宗的爱好,才有机会成为一代奸相的吗?

这就是“见可欲”的恶果吧!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这一段字面并不难懂。因此圣人的治理,让人们没有名利的欲望,填饱自己的肚子,减弱士人的争心,强健人们的筋骨。使人无知无欲!

对这一段的解读,在历史上无非两种声音。多半受不同时代的影响。基本可以概括为:批评与辩护。我倒认为没那个必要。因为,这只是老子基于当时的应用场景给出的领导者法则。根本不是恒常不变的。所以,你认为是愚民*策也好,或者老子另有深意也罢,至少老子并不在意!

在这一段中,只有两个字需要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