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道德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和我们所有人是一样的。
读完这篇文章,或许能让你离《道德经》的真相更进一步。
大家好,这里是蝉大侠。
历史上注解《道德经》的人很多,但你会发现,他们注解的完全不像是同一本书。
在读了不少注解版本后,我终于发现:老子在世人的眼中,原来有3副面孔。
当然这不是老子的问题,老子本身是很单纯的,只是后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塑造了不同的老子罢了。
具体哪三副面孔呢?
第一副面孔:洞察世情的权谋家
咱们不要一看权谋,就把它和搞阴谋诡计划等号。权的本义是权衡,谋是谋划。所谓权谋,本质上是管理的学问。从这个意义理解,大到国家事务,小到个人生活,都需要管理,需要权谋。
老子作为权谋家的形象,最早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两篇就已经建立了,这是法家塑造的老子。而王弼的注解,根子上是儒家的东西。此外,注解过《道德经》的几位著名帝王,比如唐玄宗、宋徽宗、梁武帝、明太祖等等,他们理解的老子之道,不过是御民之术罢了。而学者们注解的《道德经》,大部分距离老子之道是比较远的。
诚然,老子有不少关于管理的名言,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尚贤,使民不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等等,但是这些话,绝不是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的。
只停留在老子的这一面,那么你读《道德经》,恐怕除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外,很难有更大的收获了,因为你把《道德经》降格了。
第二副面孔:登峰造极的丹道家
所谓丹道家,是指修内丹有一定成就的人。修内丹,得先天一炁,是道教里一门玄妙的功夫,很多人认为虚幻不实,其实不然,这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待解之谜。
既然老子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那么自然也成为丹道的始祖。
老子本人是不是丹道家?不好说。至少从《道德经》里,一般人看不出来。
但在一些丹道家的眼中,《道德经》明里是在谈人间事务,其实每一句话都是在隐喻修道的境界。比如谈“国家”,隐喻的是“身体”;谈君王,隐喻的是“心”,即元神。谈“民众”,隐喻的是“气”;谈“兵道”,隐喻的是“欲念”,等等等等。
其实这也是有传承的,咱们中医不就用“君臣佐使”,来指代发挥协同作用的中药吗。
以丹道解经,我认为最好的是《吕祖道德经释义》,吕洞宾写的,他会告诉我们,这话外在是怎么说,内在是怎么说的,既有深度,又不偏执,这一点我觉得很好。虽然一些地方显得牵强,但也足以自圆其说。唉,只能说老子的道,真的是无所不包啊。
第三副面孔:老子真面目?
如果我们在阅读《道德经》的时候,能尝试放弃自己的身份、意见,放弃一切有为的念头,只保留一颗最纯粹的心,那么我们会发现,老子其实是很难定义的。
他多数时候都处于静默状态,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一个冷眼的旁观者,他观察着自己内在的点点波动,也旁观着世人让自己不快乐的种种花招。
在《道德经》第二十章,他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是的,真实的老子,就是这样一个“怪老头”。
那这个“怪老头”成天都干些什么呢?
学者们可能会告诉你,老子作为东周的守藏史,除了管理图书,就是负责回答达官显贵们的各种问题。
但《道德经》第十五章,却提供了不一样的说法: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这章第一句话就是“古之善为士者”,这个“士”可以换成“道”。老子说善于为道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以,“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注意,这是老子在借“古之善为士者”的名义,设法定义自己,使我们得以一窥得道者的真面目。
然后,从“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开始,全都在描写老子本人最平常的状态。
这一连串的“兮”,老子到底在表达什么?很少有人说到点子上。
其实,这是老子描写内在闪现不同念头时,自己微妙的心理状态。
老子知道,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