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的本体是什么道是混沌无极的状态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m.39.net/disease/a_m2i2zp0.html

01‘中’即是‘道’

今天接着前面的内容来讲讲道的本体,前面说到心之本体也就是‘道’,它是处于如如不动的定中,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不会因为私欲少就增加什么,也不糊因为私欲多就减少什么。

我们经常说‘存天理、去人欲’,因为天理与人欲不能共存,只要去掉一分人欲,就存得一份天理。

这样就导致天理看上去,好像会因为私欲的多少而有增有减。但其实天理是不增不减的,是因为私欲遮蔽了而已。

就好像太阳类乌云遮挡了一样,如果乌云少,阳光就充足,如果乌云多,阳光就少。

看上去太阳的光是否充足,好像跟乌云的多少有关,但实际我们都知道,太阳的光始终没有变多变少,只是因为乌云多少的关系而已。

但是乌云它也一直存在,就像人的身上存在‘喜怒哀乐’一样,但只要‘喜怒哀乐’没有发出来,就是‘中’,也就是道。

其实只要认真翻看《道德经》里面很多地方都在讲‘中’,比如老子说:‘不如守中’。守‘中’就是守‘道’,就是守天理。

如果说‘道’就是‘中’,很多人不认同,甚至反对。认为中庸不过就是墙头草,儒家的东西。这是大误,这个观点不纠正,将一辈子与道无缘。

‘中’是没有对立分别的情况,只是混沌一气,所以中是无善无恶,不过不及,不偏不倚。这不正符合天地的特质吗?所以才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道体啊!

我们都知道《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所以‘中’是“未发之中”,未发出来的就是中,而一旦发出来之后,就有了偏颇,失去了中。于是就要用未发时的那个‘中’来节制它,所以‘发以中节’就是‘和’。

吕祖解道德经时说:到了用‘中’的地步就是‘和’了,因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看来,吕祖也常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道德经》。

就好比太极图,一阴一阳谓之道,所以当太极定的状态就是阴阳平衡,也就是中,也可以说是‘无极’,也有人说是混沌一气。

因为未发,所以不分阴阳。而当太极动的时候,要么是阴盛阳衰,要么是阳盛阴衰。

道家的传统武术太极拳,最核心的关键就是中定,杨氏太极拳的开创者杨露禅说:“守住中定往开打”。其背后的原理正是来自‘中即是道’,‘往开打’就是动静、虚实变化,但背后一定要有一个中定劲才行。

在中医里面,就是要把阴阳调整到平衡,也就是调整到中的状态,有中这样一个标准,所以出来了阳盛阴衰、阴盛阳衰,就‘以中节之’,按照中的状态来调整,使得阴阳平衡。

古人常说“不知易不可为医”,意思就是说不懂《易经》就做不好中医,《易经》是群经之首,讲的都是“中正之道”,也因此才有了中医的阴阳平衡。

02明白了儒释道三家修道的原理,更容易看懂《道德经》!

前面讲过‘心即道’,所以才说大道至简。简而言之,儒家的修身功夫无外乎‘格物致知、审查、慎独、戒惧、致良知、克己复礼’,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都是为了去除私欲,所说的都是“去人欲、存天理”,只要去掉一份人欲,就存得一份天理,等把人欲去除干净之后,纯然只有天理时,也就是开悟后的圣人了。

《菜根谭》里说:「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必须将心中所有私欲都去除干净,才能见到真我的本体,也就是明心见性了。

而在佛家看来,‘般若智慧’与‘妄想执着’不能共存。所以只要消除心中的‘妄想执着’,就能明心见性,证得般若智慧德相。

其实这里的智慧对应的就是儒家的天理,妄想对应的就是儒家的私欲,讲的都是一个东西,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佛家所以讲的一切法,无非都是要去除心中的妄想执着。

《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相、人像、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不住身香味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色即是空等等。

色、相都是在说私欲,说的都是心中不住私欲妄念,就能生出天理智慧。

而佛家所实证修行的方法则更多,有十万八千法门,浩瀚佛法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因为万法同宗,佛法其本质是不二法门。只是根据人的习性不同,所以设立了千万种法门。

但其背后的原理,都是要使人达到一心不乱,让自己心中不生私欲,从而降伏其心。所以常用的方法就是觉知观心,念佛,观慢动作,观呼吸等等,就是找个所缘,来牵住自己肆意妄动的心。

《了凡四训》里的云谷禅师说:「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

意思就是说,我们普通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只是因为自己的妄念缠绕。背后的意思就是,只要去掉心中的妄念私欲,也就是和开悟的圣人一样了。

《净名经》里有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这还是再说,只要去除心中的妄想执着,就能做到「即时豁然」,然后就能回归本心自如。

那道家呢?老子《道德经》里的很多地方,都是在说人欲与道的关系。

比如‘退其身、外其身、挫其锐、解其纷’等等,以后在解《道德经》的时候再详细解读。

所以圣人和佛陀教化人,其实都是在教我们‘去人欲,存天理’。

那么,当我们在看《道德经》的任何章句时,都要深究背后是在讲私欲,还是在讲道,如此就不会走偏。

只有这样,才能将儒释道三家串起来一起理解。如果这一点认知不打通,《道德经》可能就无法真正看懂。

常说大道至简,虽说简单,但要悟到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私欲实在是太难根除了。六根难净,五蕴难空,所以需要切实的在‘觉知、格物致知、审察克己’下用功啊!

例如,在判案时,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心生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心生高兴;不能因为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

不能因为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繁忙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

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生出了为己的私心,唯我们自己清楚,所以《六祖坛经》里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必须自己去仔细省察克治,别人无法帮忙。

在判别的过程中,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

只要去除了心中的私欲,自然就知道了断案的理,也就明白了断案的道,其它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