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作为人,何为正确老子用21个字 [复制链接]

1#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作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

《道德经》第40章共21个字,就表达出了老子最核心的思想——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如何运动的?作为人,何为正确?

《道德经》中说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认为,大千世界、宇宙万物,不管如何纷繁复杂,统统源自一个叫“有”的东西。

老子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他对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探究,如果用西方哲学的框架看,是典型的本体论。

循环是道的运动;

柔弱是道的运用。

天下万物来自“有”

而“有”来自“无”。

“有”和“没有”是相对的,它们中间有明显的界限,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无。

“有”从哪里来?老子的答案是“有生于无”。有之前必须是无!道就是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先天地生。

既然道生出有,有生出万物,那么万物发展和运动的规律,应该是符合道的。这种规律是什么?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反”有两种意思,一是相反、对立;二是返回、循环。这两个意思都成立,老子即讲凡事都有对立面的辩证法,又讲事物发展循环往复的规律性。

古人对世界最主要的观察就是天地变化,一年四季寒暑交替是循环的,一天的日月升落也是循环的。而人和动植物的生命,经历生老病死的周期,死亡与新生互为循环。

无论是四季还是生命,在一个循环中都会经历“萌发、成长、熟壮、凋亡”这样的周期,越是强大越趋近死亡,所以老子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意思是凡气势壮盛的就会趋于衰败,这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就会很快消亡。

如果问老子《道德经》对世人有什么用的话,老子一定会说要学会“柔弱”!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别把运用“柔弱”理解为“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诡道。

关于道的柔弱之用,我能想到两点:

柔弱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给予而不索取,能包容、承载和养育一切,也能接纳一切变化;

抱朴守一:坚守初心,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和第一性原理,永远让自己处于DAY1的初创期状态;

《道德经》是一种勘破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的思考!围绕着“道”在转,同时老子并没有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很多人可能没有读过《道德经》,但是就在你的不经意之间,可能就暗合了它,在读道德经的时候,也是你跟自己和解,更了解自己的过程。

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充斥着教育行业,社会急功近利地想培养一个又一个天才的时候,翻开道德经,我们会看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当我们看到别的孩子都能言善辩、成绩优秀而自己的孩子却落后的时候,翻开道德经,我们会看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仅字,字数上看仅是一篇初级论文的长度,却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结晶。

中国文学的魅力,特别是对今人来说言简意赅的文言文的魅力就在于中国文字的笼统。

它不但是一本哲学书籍,还是一篇韵文,字字句句之间全是高度的浓缩,语言堪比艺术品,很是优美。

学习道德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领导力,任何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一以贯之”,每一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领导者。

读《道德经》,让你更好掌控,在对的时机做对的事,别逆天,顺应自然,你的人生不会差!

虽然道德经只有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人都还一脸懵逼,因此,我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

不但自己可以在其中寻找大智慧,还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文化。

关键是还有多副的彩图,可以跟孩子一起读,一点不会枯燥。

马云行商数十载,工作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这几本书总会不断更换,但是唯独一本没有注解的《道德经》一直都在。

有人说,《道德经》是老子写给后世的书。

经过全世界的验证,的确是这样的。

不管是买给自己还是孩子,只要静下心来看完,相信都会对你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