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治人事天,莫若啬”,治理人事在於天下人之心,爱惜老百姓心里最珍惜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劳动果实,便可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爱护他们的劳动果实,最好是吝啬一些,不随便浪费、破坏,这就治到人民的心坎上了。
有人说这是当领导需要做的事。其实《道德经》这里告诉我们,日常为人处事也应该珍惜缘分和人家的劳动果实,我们平时交往朋友,也要真心待人。比如,朋友有所进步,替他高兴。朋友有困难,急他人所急,尽自己能力帮忙,朋友珍惜的东西,我们绝不浪费,这才是真正的待人之道。
《道德经》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在感慨人心不古的时候,不妨自己先真心待人,珍惜别人的成果,这样身边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史健靖媛
《道德经》:治人要治心
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最终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当地民众兴高采烈的推翻了萨达姆的雕像,但是到了今天,民众们为什么又开始怀念起当时的生活了呢?
本课讲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就是说国家有了国王,就可以长治久安,有了国王的领导,就能够统一,不会出现无政府主义,军阀混战的情况,现在的伊拉克就是各种势力争夺利益,人们每天都在担心炮弹落在自己头上,人们开始怀念当时安稳的生活了。但当时的伊拉克民众为什么看到萨达姆政权被推翻而高兴呢?因为当时萨达姆的生活极尽奢华,20多个住所装修的富丽堂皇,更是拥有由纯金打造的AK47,手枪弹药等,作为一个独裁统治者,过着奢华的生活,浪费民众的劳动成果,强权统治,就会引发民众的不满。
所以本课中讲,治人事天,莫若啬。治理人事在于天下人之心,就是说治人的关键是治心,最好是吝啬一些,就是对自己要吝啬一些,吝啬自然资源,吝啬社会财富和人民的劳动果实,不铺张浪费,你不奢侈浪费,这样就治到人民的心坎上了,人民就喜欢你,拥护你,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了,江山也就稳固了。
杨腾锡樽
《道德经》:失民心者失天下
治人事天,莫若啬。治理人事在於天下人之心,老百姓心里最珍惜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劳动果实,如农民最珍惜的是粮食,工人最珍惜的是机器。你爱护他们的劳动果实,最好是吝啬一些,不随便浪费、破坏,这就治到人民的心坎上了,人民就喜欢你,拥护你。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隋朝为什么灭亡,还不是因隋炀帝残暴奢侈,他劳民伤财修建大运河,花费了太多的财力和人力。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所以治理国家,就在于治理天下人民的心。失去了民心,那就失天下了。
清静无为胡
“重积德,则无不克”,如果你重视积累功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是为什么呢?你造福于人民就是积德,人民自然愿意拥护你。有了人民的拥护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共产党又穷又没装备,但是深得民心。所以最后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初期虽然一穷二白,但是大家团结起来为了国家强盛而奋斗。能出体力的出体力,能出脑力的出脑力。还有海外游子放弃外国的舒适生活回到这个还什么都没有的祖国,用学来的知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前辈们的努力为现在的富强打下了基础。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不知道功德的终极了。如果你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说明你积的德很深很厚了,搞不清楚积德的终极了。所以说克服困难就是检验功德多少的标准。如果克服不了困难,就说明功德还不够。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不知道你积的功德的终极,那就可以统治一个国家了。这就叫以德治国。国家被托付给一个积德深厚的人才能长治久安。
《道德经》是春秋时代老子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全文五千字,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内容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警醒,以下是小编根据书资料总结的5句经典名句,有不全面之处,请多包涵。
1、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译文:德是什么,就是凭良心做事,失去德之后,大家对良心不再相信,就开始讲仁。
仁是什么,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考虑,但是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然后就讲义,义是什么?就是你做的事情要合理,不合理就不行。不合理就是不义,比如说不义之财,就是用不合理的方法赚到的钱。
最后义都丢失了,就只剩下礼了,礼是什么?
就是要礼貌,人与人之间就谈礼貌了,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又是另一种行为模式,这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忠诚已经没有了,人的信用也出现危机了,大家彼此都开始不信任了。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文:“反”在这里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返回原点,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第二个是相反,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一定是物极必反,一定会发展到事物的反面,互相转化。
第三个是相辅相成,两个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促成,就如车轮,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轮子需要相互配合,同时发生,车才能往前走。这是道的规律。
弱者道之用,则是说一个人自处柔弱,才是道最有效的运用。
比如钢铁很坚硬,我们怎么都没法把它弄弯曲,不能弯曲就没办法很好的运用,因此你要把它加热,弄柔软,这样才能做出你想要的形状,才能为你所用。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译文:最圆满的东西,里面似乎还是有欠缺的,就如月亮最圆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缺了,这样才有变化的余地。
在最充满的地方,总是会有点空隙,不可能全满,全满就没办法用了,就不能变化了。
如瓶子里的水装得太满,没多久就会气化蒸发掉了,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满了。
特别直的东西,看上去是弯曲的,比如很直的一条线,如果很长很长的往过去,就没那么直了,因为各种物理现象,就会看起来没那么直。
很灵巧的人,也会看上去很笨拙,因为有些东西的手就能很灵巧的做出来,而另外一些东西,他就没办法做好,因为人是各有所长的,他的灵巧是在他擅长的地方。而不擅长的地方就显得很笨拙。
真正善于辩论的人,看上去没有太多的漂亮的话,感觉很木讷,不会说话的样子,他们往往知道得太深入,知道凡事都没有绝对,所以不敢乱讲话,不敢乱保证,所以看上去没那么会说话。
4、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译文:这是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治理一个国家要像烹调小鱼一样。小鱼是什么样的呢?做过菜的朋友都知道,小鱼的肉很嫩,经不起折腾,所以要很小心,不要搅动的动静太大,否则小鱼就被搅烂了。
因此这里老子就是告诉我们,治理大国,就不要去打扰百姓,要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就是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让百姓安居乐业。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农忙的时候农忙。
5、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六十四章》
译文:这里的“无为”指的是不违反自然的规律,不违反大道的规律,圣人就永远不会失败。做事情能够不随心所欲,逞能勉强的去做,便也不会遭受到损失。
如果你不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控制不住内心的贪欲和求胜之心,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就很容易胡作非为,把事情做砸,遭到损失。
若觉人生迷茫,便来读一读《道德经》
世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但其实,读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经》智慧,就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
所以,它也是无数名人、大咖的“枕边书”:
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就读不懂中国文化、在中国社会生存的道理。
马云行商数十载,只有《道德经》从未离身,他说,古圣人完全能解读今天的人心。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更把《道德经》作为的生命之书,30岁后的处世参考。
确实值得一读再读。
《道德经》作者老子,一生从不说教,只实实在在告诉你,人生该往哪里走。
它是方法书、智慧书,更是一盏明灯,指引了中国人年的方向。
这一次,我们也希望,它能同样照见你的生命。
虽然道德经只有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伙伴都说看不太懂,所以,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
白话文图解版本的《道德经》,内容简单易懂,不但自己可以在书中寻找做人与处事的大智慧,还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文化。
书中注释完整,除却原文外,还有完整版的解析,不用担心看不懂懂得困扰,而且书中还有多副的彩图,所以不用担心会枯燥。只要静下心来看完,相信都会对你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复阅读,结合自身的情况,就能在无形中,给生活带来其他的出口。
这套书是一套四本,全精装的书,内容简单易懂,印刷清晰,读完还可以收藏。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亦或是在商场中拼搏,都建议读一读道德经。不仅仅是能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反而是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能把浮躁的情绪慢慢沉淀下来。
所以,不论是经商还是为人处世,或者是身在职场,想要过的好一些,可以读读这套《道德经》。一千人的心中,有一千种老子的《道德经》,读完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理解的。有时间能在这繁杂的社会沉淀下自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而且这套书并不贵,只需要59.9块钱,现在随意吃个工作餐都要几十块钱了,而这套书却能看很多年,终身受益。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