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里道尽人生真谛的封神名句 [复制链接]

1#

不论何时何地,老子在《道德经》里那些超越时空的经典名句,直达灵魂深处,总能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译:天地不感情用事,对待万事万物都一视同仁,圣人不感情用事,对待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一视同仁。

刍狗:古代百姓祭祀的时候,用草扎的狗代替真正的狗。祭祀前,大家都很重视它,碰都不敢去碰,但是祭祀之后,又将它随意丢弃。

“仁”有的人理解为慈爱,有的人理解为“人”,《中庸》和《孟子》里都有这样的观点,“仁者,人也。”

而人性最大特征就是慈爱、仁爱,所以,将两种理解相互结合。

就是说天地、圣人没有感情,对待万事万物都一视同仁,任由它们自生自灭、一切顺其自然。

它不偏爱谁,也不怠慢谁,亦不求万物对自己有所回报,一切看万物自己本身。

老子在这一句中表达自己对宇宙和人类的深刻思考,启示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的规律去生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章》

译: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水是世间最为柔软的所在,也是最为坚硬的所在,可以润物细无声,也可以水滴石穿。

水的胸襟宽广,对万物包容,你高时,它便退去,决不掩盖你的风华,你低时,它又覆盖,不让你的缺点暴露。

它悄然地滋润着万物,无私的帮助万物,但又从来不屑与万物争高下,亦不求万物的回报。

在老子看来,水的大爱、谦虚的品性最接近于“道”,是“道”很好的象征。

上善若水,也被形容那些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他们如水一样无私奉献,宽厚包容,泽被世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译:你所看到的灾祸,或许幸福就依存在其中,你所看到的幸福,也许其中又包藏着灾祸。

生活就是一门哲学,福祸相互依存,又会相互转化,福中有祸的萌芽,祸中又有福的因子,到底是福还是祸,没有人能说清!

其核心在于人们面对福祸的心态,是否清醒、理智、乐观、豁达。

遭遇磨难,跌入低谷时,不要过度悲观,浅笑安然,一任清风送白云,保持对生活的热情,静待转机的到来。

春风得意,幸福美满时,也不要过度自信,淡泊宁静,不畏浮云望遮眼,保持警醒和谦虚,幸福才会更加长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了解别人的人挺多算聪明,了解自己的才是真正的智慧。能战胜别人说明你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一句强调个人修养的两个核心,“自知”和“自胜”。

人们很容易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